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短愁  (第1/2页)
    听到这名小兵发问,冯莫长已微笑着说道:“老夫是在燕山隐居的隐士,儒墨法兵皆通,这几个都是我门下弟子,这些年隐居静极思动,所以带弟子外出一番游历。”    被老冯这么半白不文地一忽悠,两个小兵立时肃然起敬。    “艹,明明平级好不好,我们咋就成老冯的学生了?”大力有些不满地咕哝。    这家伙总算还知道轻重,用东山市的方言说出来。没让两个秦兵听懂,否则一个欺师灭祖的帽子就扣上了。    小优一扭身体,用额头狠狠碰了大力,用方言骂道:“你不说废话会死啊,老冯可是有六个博士学位,给你当老师还委屈了?”    大力嘀咕着不做声了。    “……原来是高士大贤!我们兄弟失敬则个。”刀疤脸伤兵恭敬说道:“不知先生意欲投靠何国?不瞒先生,如今六国羸弱昏庸,先生不如来我秦国,我大秦识才敬才,断不会埋没先生。若先生有意,我们兄弟愿向国府推荐。”    “我去。”李宏有些费力地扭过身,惊讶地问道:“你不过是个斥候小兵,还有资格推荐人才?”    “什么斥候小兵的?”小眼睛听得不满意了:“我兄弟二人十五岁从军,至今三年,已是军功三转,有簪袅爵衔!”    “三豹子!”刀疤脸训斥一句后,正色说道:“国尉府明令,举贤有功,不分亲疏贵贱,但凡举荐有才,举荐者立奖军爵一级。”    饶是冯莫长的稳重,也不由叹息一声,扭头对小优说道:“你们看看,这就是秦国为什么能从战国群雄中独占鳌头了,所有奖惩都落在实处。”    听冯莫长这么一说,小优、大力、李宏和郑义同时深以为然。    小优想起后世一个著名段子手的名言......    跟现在的秦国制度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看着两个满脸严肃的伤兵,李宏微微摇头苦笑:“我以前看史书的时候还觉得商鞅变法不咋地呢,现在切身一体会,商鞅变法真是堪称恐怖。”    “天底下的事就这么简单。”冯莫长笑了笑说道:“只是人心变得复杂了而已。”    郑义插嘴说道:“其实要不是当初秦国面临灭顶之灾,秦孝公也不会痛下决心来变法。不经历灭顶之灾,切肤之痛,是不会做出蜕变的,这也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转折点。”    骤然听到“重大转折点”这句话时,小优怦然心动,脑海中似响起一声惊雷。    重大历史转折点?    难道要让自己也身处这个转折点上?    自己所处的时间段,能有什么转折点?    小优心中有些激动了,他扭头就对两个秦兵说话。    “哎哎,这位簪袅……兄弟。”小优有些不习惯地咬着字眼,问道:“现在是谁在位……不,就是丞相现在是谁?”    刀疤脸怪异地看着他:“你是从哪来的啊?天下谁不知道我大秦吕不韦丞相?”    “就算不知道吕不韦丞相,你好歹也知道‘奇货可居’这句话吧?”小眼睛伤兵像看大猩猩一样看着小优。    被两个小兵埋汰的小优顿时面红耳赤。    一旁大力李宏和郑义都幸灾乐祸地看着他。    “两位簪袅兄弟。”冯莫长笑着解围说道:“我这弟子平时痴迷读书,不识世故,有些呆气,让两位见笑了。”    战国时代的名士都是能白衣笑傲王侯的存在,被老冯这位名士说了一句“簪袅兄弟”,两个秦兵顿时受宠若惊,不知道东南西北。    不需要老冯的多忽悠,两个单纯的小兵就来了个竹筒倒豆子。    两伤兵是临洮守将阮翁仲麾下斥候骑兵。    如今秦王嬴政刚亲政没多久,国家权力握在丞相吕不韦、麻互和赵姬太后的手中。赵姬太后又宠信男宠嫪毐,将朝廷搅得乌烟瘴气。    但朝廷如今虽然动荡,但却并没有波及全国,所以他们现在身处的陇西临洮依旧如初。    “商鞅法制已深入朝野了。”冯莫长微微摇头说道。    看老冯依旧如此镇定,刀疤脸不禁佩服的说道:“这位先生定力当真了得,似乎并不担心当下安危。”    “没什么担心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冯莫长继续保持高深莫测的微笑。    小优和大力五人则对李莎那恐怖的身手极有信心,所以并不担心。    就在这时,不远处围着篝火吃rou的白狄人群忽然传来一声惊叫。紧接着一枚闪光弹在人群当中爆开。    正吃rou喝酒的白狄族人立时人仰马翻,惨叫一片。    “什么人?”    正祭祀犬神的几个白狄族人吃了一惊,扭头向后望去。    在这时,李莎已快速冲了过来,看到那几名白狄族人后,手枪微微一扬,噗噗几声,几个白狄人顿感胸口一痛。    没等他们拎刀扑过来,麻醉剂发作下,就被麻翻在地。    木架上的两个伤兵看得瞠目结舌。    两个伤兵也是久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