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梁灭 (第2/3页)
王琳!” 许孝敬低头不置一词,此事不可言。萧察对王琳的态度很反复,记恨他侍奉伪朝,却又真心喜欢他的才干。 “行了,你下去吧。” “陛下,臣有事禀报。” “说。” “王琳遣使者而来求兵。” “怎么又是他,还没完了。不见,不见!”萧察不耐烦的挥手。 许孝敬恭敬退下。 “等等,让他上来。” 使者向萧察行礼而后阐明来意,表明愿向西梁称藩,请求出兵相助。 “孤凭什么要答应你们,杀了孤的兄弟,还指望孤帮你们吗!” “西梁皇帝陛下,我们虽是二国并立但同祭昭穆,仍旧为一家。若我南梁为陈所迫,必定唇亡齿寒。望西梁皇帝陛下三思。” 萧察内心烦躁,他知道此时应该帮助王琳,昨夜本就为此事而出,但受到欺侮又念及兄长为萧绎所杀,心中怒火中烧,实在是难以理智。 “明日早朝再议。” “西梁皇帝陛下——” “行了,下去吧。” 楚剑向师父楚衡禀告昨夜萧察遇袭之事。 “我知道了。师父时日无多,萧察之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后还要多靠你了。” 楚剑沉默片刻说:“孩儿知道。” “我也不多留你,等南国局势明朗些了,你就遵循你母亲的遗愿回家好好孝顺父亲。扶我出去走走。” 楚剑扶楚衡在田垄间慢慢的走着。夕阳西下,天际赤霞万丈。 “师父你看今日的晚霞多美啊。” 楚衡咳嗽,道“虽则美矣,已是末时。” “师父,孩儿以为虽然日暮后是黑夜,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一时的美丽。” 楚衡笑,“是我拘泥了。日暮之时亦是天地至美之时。无忌,待为师去后,你将我送回茅山,与师父和师兄师妹长伴。” “好。”楚剑低着头说。 楚衡看见楚剑眼中的哀伤,说:“无忌,不必伤感。有些事情是必定要经历的,人生天地间,修短无常,但只要是合乎自然,何必为它悲哀呢。” “可师父要离开,无忌还是很伤心。” 楚衡摸了摸楚剑的头 “师父,孩儿有疑惑,望师父解答。” “孩子,你问吧。” “师父,师叔曾占卜梁国气数将尽,那为何师父还要我尽力帮助萧察?” “孩子,在气运的面前,你我的努力不过是螳臂当车,但我们绝不能听天由命,若是如此便是违背心中的道义。天无绝人之路,人有逆天之时。人生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便是自己的道心。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不会放弃。无忌,我知道你对萧梁无感,我本不该强求你和我一道挣扎,但萧梁于你有恩。你现在所做的是在偿还萧梁对你的恩泽,当你此事了了,你与萧梁便无羁绊。孩子你明白吗?” “师父我知道了,多谢师父解惑。” “无忌啊,你在北国两年有何感悟?” “师父,孩儿归家后,终日与父兄相处一室,始觉兄弟手足之情。以前在江湖,从没有这样全心信任的感觉。而后与父亲出使突厥,遇到公主,方知何为良辰美景。” 楚衡笑着捻胡须,“好好好,不知是哪位公主竟能得我麒麟儿的看重?” “突厥公主,阿史那云。”楚剑笑着说。 “竟是那位。”楚衡正色,从原本的命理来看楚剑岁三十又六,孤寡一生。若是借萧梁国运改命,可长命百岁子孙绵延。但现在与突厥公主相识,在天命之外,能否改命前途未卜。 “师父怎么了?” “楚剑,你真的确定了?” “师父,我的心意您还不懂吗。” “罢了,一切都是命。”楚衡长叹,“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师父,现在我有一事难以忘怀。我与公主,有些观念并不一致。她认为正确的事情,在我看来确是十恶不赦。每当我看见她,我就想到这件事情,可要是见不到她,我又无时无刻不去想她。” 楚衡思虑片刻,说:“无忌,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你可明白?” “这句话是说应当依据时代特点而制定法律,针对社会现实而制定礼仪。” “书你都读过,可其中的道理你可明白?你生于南国钟鸣鼎食之家,她生于草原塞雁高飞之帐。南国的礼法怎能在北国施行,你若是不能明白这一点,你们之间的分歧只会越来越大,年轻时,因为欲望不假思索的在一起,年老后只会互生怨怼之情。若是你没有想清楚,就将这份真心藏于底心,迟暮之时还可回望。” “我知道我们的文化不一样,但是每当她理所当然的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就想起我曾经亲眼目睹的骇人场景。她说不是她的错也不是我的错,让我不要提这些事情了。可一昧回避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我,相信她也是这样,在一起的时候心中总是有一根刺。” 楚衡笑,“公主看得比你明白,孩子,好好想想吧。” 楚衡轻拍楚剑的肩膀。 第二日,西梁朝廷上群臣会集商讨是否要出兵相助,众说纷纭。 萧察听了内心烦躁不已,本以为这些大臣大多会愿意出兵,没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