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预言成真  (第1/2页)
    朱佑樘问的很严肃语气也不似刚才那般随意。    “十成。”    方羽也斩钉截铁。    “最后一个问题。”    “你说。”    “这个沙盘你卖吗?”    “咳咳......”    方羽一愣,他还以为这家伙要问什么技术性的问题。    结果就这……    “不卖!”    “我出一百两银子。”朱佑樘比刚刚还阔绰。    一旁的刘健差点想找块豆腐直接撞死,还一百两银子。    陛下,别玩了好么?    就是把我卖了也没有一百两啊。    “不卖。”    “嫌钱少了,要不一千两?”    “走走,这个东西不能卖……”方羽连忙赶人,要不然就禁不住诱惑了。    大明地图可是属于朝廷机密的,严禁交易。    这种详细的地图连朝廷都没有几份,更何况是3D沙盘。    要是被人揭发,诛九族都不过分。    他还不想死。    刘健忽然看着方羽顺眼起来,感觉他是个善良正直的好人哩。    不为利益所动。    一千两银子可是他好几年的俸禄,这要是买了,不得砸锅卖铁。    你肯定谁说,这种开支皇帝应该报销吧。    呵呵,哪次出门报销过。    再说,皇帝敢给,他也不敢要。    脑袋还要不要了?    被赶出小院的朱佑樘还想回去,却被刘健死死的拦着。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来报,“老爷,有八百里加急。”    这话让朱佑樘脸一黑,甩手转身离去。    刘健走之前又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这座小院,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不会真是黄河决堤了吧?    ……    三天后,紫禁城,太和殿外。    寅时三刻,此时刚到上朝的时间,但已经有不少官员等候在这里。    户部尚书王轼眉头紧锁,不断往太和殿入口的方向张望,当看到内阁首辅刘吉的身影时,赶忙迎了上去。    “恩师,大事不好,救救学生……”王轼慌忙的拦住刘吉,把他拉到一旁。    刘吉皱了皱眉,甩开王轼的手,抖了抖袖子,沉声道:“你也是六部大臣了,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王轼赶紧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恩师,今夜子时接到开封加急文书,黄河决堤,开封遭了水灾,百姓伤亡惨重,开封知府黄岐请求朝廷拨款赈灾!    上一次治理黄河河道之时,学生正任户部左侍郎,提出过治理方案,如今黄河决堤,一旦陛下龙颜大怒,迁怒与我……”    王轼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焦急的看着刘吉,期待恩师能给他出出主意。    “别慌,让本阁想想……”    刘吉听到黄河决堤,开封水灾,也是一惊,顾不得继续怪罪王轼失礼,内心思索起来。    刘吉非常清楚陛下的性情,他知道陛下不是那种心胸狭隘多疑之人,想要平息陛下的怒火,只有尽快拿出赈灾治理方案。    方案好说,黄河几乎每隔几年就治理一次,相信自己的这个学生肯定可以拿出来,但治理人选可就需要好好斟酌了……    这次开封可是发生了严重的水灾,不光要治河还要赈灾,都需要大量银子,如今国库紧张,这可是块烫手山芋……    “言之,如今的户部左侍郎是不是叫白昂?”    言之是王轼的字,他见恩师并没有慌乱,也松了口气,平静下来,“是,这个白昂能力确实不错,是刘健刘大人向陛下推举的,与我素来不和……”    “言之,怎么能嫉贤妒能呢,我看白大人就是这次治理赈灾的最佳人选。    知人善用一直是本阁为官之道,早朝之时,你可向陛下推荐此人……”    “谨遵恩师教诲,是学生狭隘了,白大人确实是最佳人选!”    王轼躬身行礼,面露喜色,他其实早就想好了治理方案和人选,只是需要恩师的支持而已,毕竟白昂也是有靠山的人!    ……    卯时,大殿之上,皇帝朱佑樘端坐龙椅之上,下面文臣武将分班而列。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要事要奏?”    刘健目不斜视,他其实也收到了白昂传来的消息,知道黄河决堤了,但他可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所以一言不发。    刘吉转头和王轼对视一眼,王轼瞬间会意,赶忙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事启奏,子时传来开封加急文书,黄河决堤,开封发生水患,百姓死伤无数……”    轰!    朱佑樘感觉脑袋有点懵,一时间愣在那里。    黄河……决堤了?    朱佑樘接过加急奏章,翻开仔细一看,后背立马冷汗直冒。    随即呼吸急促,脑子一片空白,整个人摇摇欲坠。    “陛下。”    “父皇!”    “快,传太医……”    朱佑樘瘫在了龙椅上,吓得一众大臣慌乱起来。    朱厚照冲了上去,太监拿来参茶,给喂了几口。    “不必了,朕没事!”    朱佑樘只是昨天批阅奏折太晚,一时急火攻心,现在已经平复下来。    如今的大明看似国泰民安,可他知道,其实早已经内忧外患了,朱佑樘不能休息,他也不敢休息,硬挺着身体,开始和大臣们商议。    “奏章你们也看了,黄河决堤,开封府遭难,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