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8 高祖武皇帝与他的七位夫人们(正文完结) (第2/3页)
…… 西域之地。 西域诸戎国,在张春华创立的影刹门推动下,纷纷主动投效大乾摄政王,成为大乾属国、年年朝贡、听王号令。 摄政王额外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立影刹门副门主凌龙为西域都护将军,招募军队、都护控制西域。 并通过西域,开辟了一条前往极西之地的商路,因为商队货物之中多有中原丝绸,故称之为。 无数大乾商队从燕北金陵等地出发,穿过河西走廊、走过西域诸国,直达极西之地。 在那里,仍有无数异国。 但也有更多的妖魔存在,其中有一条大量妖魔聚集的狭长蜿蜒的曲折秘境,称之为。 极西之地的异国,因为来自东方的商队,而了解得知在东方还有一幅员辽阔、强盛无比的王朝。 他们被东方的富饶所迷住,声称。 无数极西之地的人们开始向往这神秘强大的东方之王朝。 纷纷派遣商队使团,前往东方。 一时人来人往、繁荣无比。 为大乾带来关税与商税无数。 在一定程度为摄政王执政时期,减免百姓赋税之举措定下了经济基础。 …… 藩王之乱平定后。 大乾百废待兴。 摄政王在开疆拓土、稳固边境的同时,也致力于恢复民生、与民生息。 摄政王奉行之策。 在藩王之乱平定后,主动提出为天下万民减免了一年赋税。 而饱受战乱之苦的南方诸州,更是直接免除了三年劳役徭役。 摄政王知人善任,且用人唯贤,不问出身、不问性别。 其一手提拔扶持的女丞相秦婧,也是一代名相,有其父秦书正之风,实施了许多开明创新之举措。 朝堂上,户部尚书顾北橘,礼部尚书陈丹阳,刑部尚书来俊臣,工部尚书岑千绘等人皆是忠臣能吏。 军队中,柱国将军叶长天、李灭陵、南川越、诸珙祁、郭思远、燕骁等人也皆是一代名将。 对于边境附属之国的异族问题上, 摄政王将汉族与胡族一视同仁。 尊重边族风俗的同时,又加强王朝中央对附属国的控制与驻军,稳固边境,开放互市,甚至允许胡人入大乾为官。 附属国西金之王,更是奉大乾摄政王为。 史书记载—— 昭武年间。 摄政王统摄朝政,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四边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为。 …… 昭武中期。 大乾国力强盛。 已然满足不了愈发繁荣的商队贸易。 在摄政王的允许与支持下,无数大乾王朝支持的商队,开始把目光望向更南方、以及更东方。 他们决定开辟南洋、东海。 陆路商队从百越、云贵之地而南下。 航海家们又从东海蓬莱乘坐海船远航。 无数大乾王朝控制的陆路商队与南洋半岛上的国家建立了联系,航海家们发现了南洋、东海之上的诸多岛屿小型王国。 他们一边贸易的同时,一边宣扬大乾之国威、摄政王之威名。 无数南洋国家对大乾王朝、以及那位站于权力顶峰的年轻摄政王感到好奇与崇拜,纷纷前来朝拜。 极西之地的国家也有大量官方使团穿过,来到大乾国都燕北朝拜。 一时间,万国来朝。 达到了鼎盛时期。 摄政王更是在前来朝拜的诸国国王面前,亲自设置,以示友好。 …… 天下大定数年以后。 万民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 无数追随于摄政王的群臣,一方面出于为摄政王着想,一方面出于为自身前途着想,开始劝谏摄政王登基称帝。 而摄政王则是一直明确拒绝了臣子的这类建议。 后世史官们,多认为是因为摄政王世食大乾俸禄,不愿僭越称帝。 而只有摄政王的心腹、礼部尚书陈丹阳,在一次询问中才得知真正缘由。 当时, 摄政王否决了陈丹阳的一封言辞华丽至极的劝进文书,直言道—— 陈丹阳不解至极, 摄政王闻言,放下了手中的批阅奏疏,抬眼看了看陈丹阳。 摄政王的眼底常有阴霾,喜怒不形于色,且不怒而自威。 陈丹阳登时便只觉得自己后背的衣襟都湿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刚刚哪里来的胆子竟然敢追问摄政王的决策。 而摄政王,倒并没有生气。 他竟然还捏了捏自己的下巴,然后回道—— 摄政王说着,神色间对于王妃赵灵蕊的关心极为真切。 陈丹阳一脸懵逼…… 他没想到,王上竟还是……一个情种。 …… 昭武二十年。 统摄大乾朝政二十载的摄政王,忽然暴毙离世。 与之同时,摄政王的七位夫人竟是同一天相继逝世。 举国皆哀。 皇帝赵元宏亲自换下明黄龙袍,为叔父摄政王戴孝条、着素衣。 无数附属国、不征之国的国王,更是不远万里、亲自来到了燕北城吊唁。 而只有新王严政、大将军严战、郡主江容雅、严凝香等少数摄政王子嗣以及心腹知晓真相—— 堂堂摄政王,竟然是会想到用假死来摆脱繁忙朝政?! 这都是谁想到的馊主意! 多位成年的摄政王子嗣,此刻静静看着眼前一幕—— 平日里最为敬爱的父王,立于王宫大殿暗处,笑看着无数朝臣、异族国王为他的国葬而哭成一片。 自己参加了自己的葬礼,格外滑稽。 他们想去提醒父王,国不可一日无君。 可谁知,就连武道实力最强的严战,都还未有接近摄政王分毫。 后者便已经先行在一阵蔚蓝色水龙卷下挥手告别、消失不见,与他的七位王妃夫人们,同去游山玩水、环游四海。 徒留下了一枚严家权戒,以及一根玉锏。 严家权戒的力量,严政等人皆已知晓,那是藏于【忠魂阁】下的最终杀器。 不过这东西启动成本很大。 燕北城一役 ,为了剿灭魔族大军,几乎耗尽了权戒数十年来积蓄的全部力量,不到迫不得已之时还是不要使用为好。 而至于那根玉锏,则更像是信号感应的一类玉锏。 玉锏上还刻有八字——。 …… 昭武二十年。 摄政王后,嫡子严政承继王位。 以大将军李灭陵、礼部尚书陈丹阳为首的文武百官,***,劝谏皇帝赵元宏禅位于新王严政。 皇帝赵元宏非常识趣,当即主动发布退位诏书、禅让皇位于新王严政。 新王严政三次推辞。 赵元宏三次禅位。 终于,在赵元宏第四次提出禅位、百官劝谏之下,新王严政才地答允接过皇位。 昭武二十年。 十一月廿五日。 新王严政于燕北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改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