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阵法玄妙  (第1/2页)
    日光阳和,打在身上,让人自心底感觉到一股暖意。    马车外,凉风习习,麦苗拔节抽穗,一片青青绿色,不知名的鸟儿鸣叫,声音清脆,让人郁郁的心情不自觉舒展少去。    林雅透过窗户四下观望,玉林国周边的天气是真的好,她五年来从未听过这里有天灾发生。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玉林国赋税也不高,只要不懒,都能靠双手养活自己。    看了一会风景,觉得有些厌了,林雅向老道士询问起接下来该怎么办。    老道士沉吟片刻,道:“接下来先找城隍算账。”    他语气不善:“阴兵巡视周边乡镇,柳家村的异常按理说他应该早就有所察觉,但现在却丝毫不知,导致柳家村覆灭。”    除魔有功,但放任魔头在自家坐大,导致一村数百人死亡同样有过。    功过不相抵,也不知道宗会降下什么处罚来。    老道士继续道:“阳水道院挂靠在大胤太府名下,等回去还要去一趟大胤,将发现魔道踪迹告知大胤太府。”    “哦!”    林雅点头,她对这些不甚了解,全看老道士怎么做。    她想了想,说道:“那接下来柳家村该怎么处置?就那么荒凉下去吗?”    老道士道:“应当会再迁一些人过去,毕竟都是熟地良田,又没有赋税徭役,想来不会有人顾忌那里死过人啊吧!”    “不会有人去柳家村的。”    青年嘶哑的声音传出,让老道士和林雅都不禁一愣。    青年看着眼前一老一少两位贵人,眼中说不出是什么情绪:“柳家村赋税徭役很重,人活得都很苦,周边村子都不愿将女儿嫁进来。”    “不会有人去柳家村的!”    他又重复了一遍。    林雅面色惊愕,下意识看向老道士,据她所知,自打柳家村划为她的封地时,所有的赋税徭役都被减免了。    为何现在听柳家村人说,赋税徭役会很重?    她没有怀疑老道士骗她。    就那一个村子的收入,一年下来都买不了一瓶百参丸,老道士也根本看不上那些钱财!    转瞬间,她就明白了,肯定是王莫欺上瞒下,背着他们收取柳家村人的钱财。    世上怎会有这般无耻恶毒之人?    老道士脸也变得黑沉,闷声回道:“早在柳家村划到雅儿名下时,柳家村的赋税徭役就全部被免除了。”    青年沉默着,也不回话,就这样呆呆的看着外面。    一路上,气氛有些沉闷。    路过村庄时,老道士下车买了些吃食,和青年分分吃了。    林雅吃不下,就水服下一颗百参丸顶着。    估计今后几天时间,她都有点缓不过劲来,每次看到吃的就想起血rou魔窟那令人恶心呕吐的场景。    半路,柳家二叔也醒了,他不言不语,一动不动,失神的望着眼前,不时流下两行浊泪,低声抽噎着。    这气氛,当真让人受不了。    林雅她找了个小软垫,出了马车,坐在车厢前方,将软垫垫在身后,靠在马车车厢上,眯起眼睛,不知不觉间便沉沉睡去。    马儿拉着马车,也不用人指引方向,用一种不紧不慢的速度往回赶。    ……    柳家村二人被老道士安置在道院中,他然后又气势汹汹的去了城隍庙兴师问罪。    林雅回到小院,见樱花、迎春盛开,粉白簇簇,娇嫩杏黄,清香淡雅。    林雅忽然有种不真实、恍若隔世的感觉。    坐在凉亭中,风吹樱花纷纷。    她沉下心来,闭上眼睛入静,仔细梳理一番修行。    周身xue窍,三百六十五,合周天之数,其中又以气海、绛宫、泥丸为核心,分别代表精气神。    内气网络贯通其中,又以xue窍为核心衍生经脉链接,玄奥繁杂的令人眼花缭乱,摸不着头绪。    林雅轻车熟路的梳理着,内气网络与生命脉动、精气流转互为表里,随着内气网络的繁杂,生命脉动愈发有力,精气流转细腻入微,体魄的纯净与完善近乎完美无缺。    自从林雅现在体貌特征便能看出不凡,皮肤白皙、面色红润,眼神灵动,呼吸悠长,体态轻盈,脉搏有力,任哪个名医都看不出她曾经的病态娇弱,还有先天心疾这种不治之症。    这就是修行的好处,以后天弥补先天不足,让生命趋向于完美。    周身xue窍好似一根根钉子,让内气网络与生命脉动的连接愈发深入深刻。    丝丝缕缕内气流转其中,蕴养xue窍,调节周身,又随着内气流动前往下一个xue窍。    好似有源头的活水,活泼灵动,清澈无暇,连绵不绝。    这段时间xue窍蕴养的颇具神异。    点石成金、移山填海这种大神通没有,但耳聪目明,视夜如昼,体生馨香这种小神异却数不胜数。    这不是修行所得,更像是人体原本就有的能力,只是随着身体逐步趋向完美而显露出来。    天地烘炉妙法这一根本秘法初具雏形,不断牵引、炼化细微天地灵机哺育林雅修行。    林雅现在虽然感知不到天地灵机,但依仗对内气细致入微的把握,她能感觉出来,每日炼化出来的内气要比身体产出的精气要多上少许,内气品质也隐隐约约更上一层楼。    “还得是水磨功夫啊。”    林雅睁开眼睛,对蕴窍这种水磨功夫的修行无可奈何。    任你天资聪颖,内气高绝,要想打好修行根基,也得老老实实、仔仔细细的将xue窍蕴养的通透圆满,半点捷径都走不得。    老道士晚上才回来,饭桌上,他语气叹息道:“李少君已经彻底堕落了。”    林雅放下碗筷,擦了擦嘴角:“李少君?就是那位和初代国主一同开辟玉林国的圣贤。”    “对啊!”    老道士感怀道:“百年前,我初见他时,是那般风华无双,现在却变得蝇营狗苟,时间当真如此可怕啊?”    林雅心想着,或许人家原本就是如此呢,只是曾经距离太过遥远,不自觉的将印象中的人不断美化,现在不过是面对现实而已。    叶子衿老老实实埋头吃饭,不敢接这个话茬,她只是一个普通商贾家的女儿,胡乱说话会死人的。    第二天一大早,老道士收拾好行囊,装进乾坤袋中,然后又告知严隽一声,就出了阳水城门,独自一人前往大胤。    林雅做完早课,给天庭三位大神上三柱香,然后跑去啃天庭神仙谱系、地府鬼神录。    这是老道士要求的,不要求有多精通,最起码要都认识,万一遇到和祂们牵扯上的难题时,知道走哪条门路能够解决。    林雅也觉得自己空闲时间充裕,多对这个世界有一点了解,没有不好的地方。    半月后,老道士和一道披着羽衣,俊雅脱俗的中年道人乘坐白云兜从天穹落到道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