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佛门求身名(求订阅) (第1/2页)
它的使命完成了。 三皇见事不可为,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将大唐的位格暂时提升了。 只见崆峒山内,气运消散后,人道金龙被七彩锁链再度捆缚,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而后吐出一枚大印,陷入了沉寂。 看起来似乎人道并没有收获,但是却让整个周天都知道了人道的存在。 泰山之巅, 在人道应允之后,人族的气运也rou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气运金龙身上最后一片逆鳞也化为了实质。 而后嗷啸九天之上,重新隐于大唐。 李佑消失的人王之气并没有恢复,但是仅剩的一道人王之气由于加入了人道之力,更加之,大唐位格提升,化为了一道人族龙气。 相较于之前人王龙运,强了不知多少倍。 一时间,大唐之内气运升腾, 凤凰齐鸣,金龙吐珠。 闪烁整个人间界。 后土见此一幕,脸上露出一抹微笑,缓缓消散。 魏征同样不禁的潸然泪下。 眼下大唐王朝可以称之为大唐帝国了。 大秦,大汉,亦是如此。 吾人族后辈,同样不弱于前人。 只是经此一役,也让李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儿,没有十足的把握还需慎重考虑。 火云洞, 三皇满脸的疲惫,最后还是相视一眼露出了一抹微笑。 “此后,一切就看那小子自己了。” 三皇点了点头望向青衣。 “妮子,你去吧,我等三人也要休息一段时日了。” “多谢父皇,两位伯父。” 三皇微笑的点了点头。 青衣离开后,火云洞陷入了尘封。 ··· 大唐, 长安城, 距离泰山封禅已是一月,大唐的气运蒸蒸日上,一时无两。 而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佛门了。 沉迷西游大劫之中不可自拔,依旧幻想着西游之后,佛门兴盛的场景。 殊不知,西游大劫,已然在大唐这个起点,发生了变故。 太极宫, 杨宿恭敬的走了进来。 “陛下。” “何事?” 门外一位小和尚求见。 小和尚? 李佑眸子微动:“让他进来吧。” “诺。” 几息后,一个小和尚面露微笑,庄严宝象的缓步走了进来。 看起来犹如一个佛门大能一般。 尤为是身后的功德金光。 李佑微微侧目,略有些惊讶。 “贫僧三藏参见陛下。” 三藏? 这个法号不是观音赐下的吗? “平身吧。” “多日不见,倒是变了许多。” “承陛下之恩,贫僧如今已是西天佛子。” 迦叶魔身,或许现在应该叫三藏了,三藏朝李佑神秘的一笑。 “未知佛子驾临,可是有事?” “索要身名。” 三藏话音刚落,一道戏虐的目光便落在了他的身上,同时一股神威压在了他的身上。 不但是来自大帝的皇道威压,还有李佑实力带来的威压。 武道生死劫境,堪比仙道的太乙金仙之境。 三藏脸色一沉。 现如今的李佑恐怕就是他全盛时期也不是对手。 “陛下,身名只是为了给佛门所示,并非为真。” “朕告诉过你,此事没有和谈的可能,你的身名朕不会给,你与大唐更不会有关系,这与你体内的元神并没有任何关系,即便是如来来了,朕也不会松口,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李佑的话,让三藏眉头微皱,而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贫僧知晓了。” “去吧。” “贫僧告辞。” 三藏离开之后,陈玉起身望向他离开的背影。 眸子一道精光闪过。 被发现了? 还是这家伙决定归入佛门了? 呵呵,不管如何,都不重要了。 本来也只是自己为佛门设下的一个绊子而已。https:// 但在这个世界,终究要以实力为重的。 李佑看向系统空间, 在大唐位格提升之后,大唐气运不但突破了最后的一,更是达到了恐怖的六十万。 即便是现在也足够自己签到六次。 在位格提升之后,签到也相应的变成了十万一次,而签到最高更是可以签到出金仙修士,亦或武道踏天境的武者。 想必,大乾之中玉虚圣地也要复苏了吧。 现在也只有大渊,有些捉襟见肘。 【系统,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武道踏天境强者尚妃女帝】 女帝? 李佑微微侧目。 虽然不是第一次签到出武道强者,但却是第一次签到出如此修为的武道强者,而且还是女帝。 李佑念头微动,只见殿内陡然出现一道身影。 与他一般身着龙袍,一身皇道气运虽不能与李佑相比,但却也差不了多少。 柳眉星目,英气十足。 不但不影响美感,反而有一股特别的气质。 在李佑的打量下,她缓缓的睁开了眸子。 清冷,无情,冷漠··· 一双眸子彷佛凝聚了天地之间的至冷至傲。 李佑不由的露出一抹哭笑,与她比起来,自己反而不像是一个帝王。 不过,帝王百象,有仁帝,有霸帝,有皇帝,亦有屠戮众生的魔帝,对此,李佑反而并没有在乎。 “参见陛下。” 尚妃朝他执了一礼。 “起来吧。” “持朕之令去大渊吧。” “遵旨。” 以这般气势,留在大唐恐怕是没有她的用武之地,其乃武道出身,去大渊,无疑是最合适的。 有她在,想必大渊也将是大唐的囊中之物。 如今归入大唐的亦有的两个王朝了。 十年, 西游之时,朕要佛门见到一个不一样的大唐。 西游之劫,想要以我人族为踏脚石,可没有那般容易。 而李佑并没有再次签到, 非是不签,而是不能。 在位格提升之后,一月之内之能签到一次。 也算是限制吧。 时间飞逝, 一日,一月,一年, 岁月如梭,正言。 在这段时间,大唐的气运稳步上升,万民安泰,乐足。 而与大乾和大渊之地贸易也逐渐互通起来。 同时,无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在三国之地落地生根,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像。 金山寺, 两道身影立于山头,望着雨后的勃勃生机,一人眉间泛起苦涩,而另一人则是波澜不惊。 “眼下任由大唐发展,也不知是对是错?” “焉能翻天?” 一个老者轻捋着胡须,气定神闲的开口道。 在他看来,即便大唐再兴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