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内幕(求订阅) (第1/2页)
万年县县衙之中,李佑垂坐于大堂之上,身侧是长孙无忌,堂下跪着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此刻,衙堂之上安静无比。 早在半个时辰前,来郎就将万年县男陆承允押解到了大堂之上,谁知,李佑好似没看到一般,径直的从堂案上拿起一卷案宗看了起来。 在如此诡异的气氛下,即便是无限嚣张的陆承允也不由的感知到了一抹诡异,跪在大堂之上,浑身打着哆嗦,面色略显苍白。 即便是李佑也没有想到,被李渊敕封的万年县男竟然是个普通人。 按照李佑的猜测,能得到李渊的重用,此人最少也是一个武者吧,但这谁能想到居然是个普通人。 就是一个普通人在青石地上跪上一个小时,恐怕都受不了,更别说他了。 一个时辰消逝,李佑看了一眼天色,缓缓的放下案宗。 只见陆承允浑身颤栗,双膝跪于地面处隐隐的湿润,双眼无神,怕是有昏厥的可能。 “堂下何人?” 陆承允从呆滞无神中回过神来,抬头看了一眼李佑,急忙低下了身子。 “臣万年县男陆承允参见陛下。” “陆承允纵容手下欺辱百姓,强迫民女,罔顾国法,你可认罪?” “臣认罪!” 李佑:······ 眸中闪过一抹诧异,本以为这家伙还要狡辩几分,没想到竟然直接认罪了,这属实是没想到的。 “既然认罪,那你可知罪该如何?” “罪当流逐。” 李佑撇了一眼长孙无忌,只见长孙无忌不经意间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便将你流放蜀地去吧。” 陆承允浑身微颤,只见从怀中拿出一件皇带,带上绣着五爪金龙,烟云白雾,除此外,带上还有金线、明玉点缀,价值不凡,这等东西,恐怕也只有皇室才有吧。 而且此物与大唐之物不符,看其样式应该是前朝的东西。 “臣蒙太上皇不弃,特赐下锦腰玉带一条,****言,此带可挽救臣一命,还请陛下明鉴。” 李佑看了一眼玉带,眉头微皱。 锦腰玉带必然是皇族之物,只是为什么会是前朝的东西呢? 玉带看起来比普通人稍小,足以证明这穿着玉带的人年纪不是很大,身为皇室,年纪不是很大。 李佑陡然想到了什么,神色复杂的看着地上跪拜的陆承允。 倘若真的如他所想,那地上这个人也算是为李家背负着一段往事了。 “殿下!” “说。” “魏公回来了。” “让他进来吧。” “是,殿下。” 魏征进来后,手中拿着一卷锦书,而后匆匆的走到李佑身边,将锦书交到了李佑的手中。 魏征离去,正是李佑吩咐的。 毕竟事关李渊,有些事还需要知会李渊一声的。 李佑打开锦书,几息后抬起头,无奈的看了一眼地上的家伙,真的让自己猜对了。 只是,这事儿,为什么自己不知道呢? 李佑摇了摇头。 “陆承允于大唐有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罚其闭门思过三年,三年之内不得踏出陆府一步,若有违背,不必上奏,直接斩首!” “此事由万年县令监察。” 呼~ 陆承允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死一切都好说。 而后缓缓的收起了手中的玉带,这可是自己的保命之物。 “臣遵旨。” 陆承允与来郎一同俯身称道。 “下去吧。” “是。” 看着陆承允的背影,李佑脸上闪过一抹无奈。 有些时候就是这么的无奈,陆承允纵容手下,肆虐县地,按照李佑的脾气,那最小也是一个流放,但是这家伙恰恰极为特殊。 不过,即便是自己不处死他,也活不了多久了。 非但如此,此后他陆承允一脉怕是要绝种了。 “殿下,这···” 看着李佑竟然只是罚其闭门三年,魏征不由的一愣,这可不是自己认识陛下。 “你自己看吧。” 魏征接过李佑手中的锦书,几息后同样陷入了沉默。 锦书之上,记载着陆承允为何会被重用,而这一切还要从前朝说起。 隋炀帝死后,大隋并非直接覆没的,其中不说群雄割据,就说人家隋炀帝也是有子嗣的,免得天下恶言,即位不正。 李渊效仿三国曹cao,选择了扶持杨广的孙子杨侑即位,而后以国家大义使杨侑禅让给了他。 杨侑退位后,便被李渊囚禁了起来。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在武德二年,杨侑死了。 李佑脸上不禁浮现一抹苦笑。 身为前朝皇帝,留着也是一个祸害,而且当时天下兵锋四起,为了避免有人以杨侑为借口,李渊选择杀了他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杨侑当时可是人王,在这个世界杀一个人王终究是要承担因果的,若是当初是李渊亲手杀的杨侑,那大唐的天下怕是要少个几年了。 李渊身为唐国公,也不是傻子,所以就将此事交给了一个人,就是适才离开的陆承允,那玉带也是杨侑的。 陆承允为大唐李渊担下了因果,而李渊允许他一生富贵。 说起来是个交易,但是对李家来说可是赚大了。 这也是李佑没有选择直接将他杀了的原因。 杀了陆承允容易,但是难免这因果不会嫁接到大唐身上,毁了一国,他能活到现在也是一个奇迹,只是这奇迹延续不了多长时间了。 李佑暗暗一叹。 魏征将锦书收起,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苦笑,身为天界人曹,他可比李佑有见识,因此只看了几眼,就知道了前因后果。 这样一来,或许李佑的做法反而是最恰当的。 “此事不须管他,有朕严令,他恐怕此生都出不了陆府了。” 魏征点了点头。 “来郎。” “陛下。” “朕吩咐你的事儿,你办妥了?” “臣躬心竭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好,朕就看看你这两个月的成果,头前带路。” 在来郎的带领下,几人来到万年县下辖一个村子,村子靠山傍水,环境优美,十分伊人,而且,距离村子不远处都是片片农田,在这个秋收的日子里,农田中竟然闪烁着几分绿意盎然。 李佑眸子一亮,看着长势喜人的土豆,点了点头。 “陛下,此地乃是我万年县内较为富饶的土地,在臣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