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太空电梯,线缆对接。  (第1/1页)
    “穿梭舰,前进四!”    来到起源星系的边缘,穿梭舰成功启动了跃迁引擎,进入到亚空间之中。    向着A57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系,出发勘察了。    起源星系便是现在暂时落脚的星系,命名很简单,寓意为这片星空诺希文明的起源。    虽然不太可能会把这样贫瘠的一个星系,当做自己文明未来的政治中心,但是纪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嘛。    等以后文明发展起来后,文明的老一辈人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子孙,来起源星系旅游。    老人牵着儿孙的手,指着这一片星空说:“看呀,我们的文明从这里起源!”    文明从这里出发,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踏足一片又一片的星空,这难道不是一种值得纪念的史诗吗?    当然现在想这些,对于林源来说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一个文明想要踏足星空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便是自己带有完整的科技体系,但是要建造一套能供给文明的工业体系。    难度不可谓不大。    维护人员赵佐穿着工程外骨骼,连接着一块又一块的合金板。    他觉得自己很兴奋,因为他参与了地表基地的建设,每一天地表基地都在大变样。    他很热衷于此,原本他觉得自己殖民生活,将会是乏味的。    现在,我们遇到了危机,而我自己挺身站出不怕劳累,建设着地表的基地。    他见证着文明的高度发展,从有到无的过程。    和赵佐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都在为了文明的复苏,默默付出着。    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有光芒,这是属于文明的光,是诺希文明在这片星空立足的力量。    本来林源制定的是985工作制,但是没有想到他们自己主动的进行了996工作。    林源清晰的体会到了现实和游戏的区别,而自己的身份,诺希帝国的皇帝,诺希文明的最高权力拥有者。    便更加不能辜负他们。    这是一种责任!    “我和我的子民,将会同我们的文明,一同前行!”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驾驶着穿梭舰的顾明,已经从亚空间之中脱离了出来,来到了A57星系的边缘地带。    当即他就打开星际雷达进行初步侦测。    星际雷达:“.......”    星际雷达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那么能够证明这片星系是安全的吗?并不能。    高级文明想要屏蔽星际雷达发射出来的波段,和喝水一般简单。    谨慎点,总是不会出错的。    隐匿了穿梭舰上的电子信号,向着第三行星那颗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出发。    与此同时,在荒星高轨道上,空港的基座已经修建完毕。    基座是类似于圆柱的建筑,直径1公里,用的全部都是真材实料。    换一句话来说就是足够重!    同时朝着地表的那一面还搭载着猛禽引擎【现役战舰引擎,能达到八分之一光速】,四周围绕了一圈姿态校准推进器。    可以随时调整基座的位置,同时对稳定空港起着很大的作用。    “陛下,太空电梯的线缆可以安装了。”负责空港工程的工程师祁御,在林源的身旁提醒道。    太空电梯,作为林源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庞大的建筑,他心里自然是想要前来过过眼瘾。    毕竟他还没有近距离的观察过太空电梯,就游戏里面的建模,谁能拉这么近啊说不定都糊了。    “嗯,开始吧。”    来了,来了,太空电梯的线缆正式开始连接了。    只要连接完毕,在接上电梯仓,太空电梯就可以正常运行了!    八艘尽最大努力,以求最快速度生产出来的工程船,拖拽着地面上的一头线缆,往高空之中飞去。    最开始用的还是反重力引擎,到后面有些力道不足,才启用了猛禽引擎。    这才将线缆顺利拉上高空。    大概500米的时候,五艘工程船全部停下,悬浮在这个高度不在移动。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简单,线缆是边生产边搭建的。    粗略估计地表到大气层的距离,有着40公里呢!    要是真的先把40公里长度的线缆生产完毕后,在进行安装工作。    先不说你怎么安装,储存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所以线缆的一头连接着工程船高悬于空,另一边连接着八台生产线缆的机器,随着材料一车一车的运入。    线缆的长度一节一节的往上涨。    按照现在的速度,大概需要个15天的时间完成线缆的连接。    林源自然不可能在这里看线缆,看上15天的。    返回殖民舰内的房间中。    科研中心那边已经完成了船坞的设计工作,现在处于闲暇的状态,正好可以用游戏面板给他们指派研究任务。    当即就下达了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命令。    与此同时,科研中心的研究人才看见全息屏幕突然全部亮起。    “滴,新的科研任务已下达,研究:人工智能技术。”    “滴,研究资料已下发,请注意接收。”    对于这种下达命令的方式,科研人员们表示真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以前在帝国研究中心内,每一次有新的可以任务,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下达的。    自己这边完成了技术的研究,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将技术运用在文明当中。    科研人员们接收过来研究资料,一个个都开始忙碌了起来,看样子是想要尽快攻破人工智能的技术。    其实科研人员们在以前都有些不解,那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停滞。    其他技术越点越高,而计算机技术除了硬件上的升级以外,软件上几乎没有过突破了。    而所谓的突破方向,正是人工智能技术。    虽然心中有所不解,但是帝国的命令不是他们能揣测的,也有人推测是害怕人工智能叛变。    但是科学家们内心都很清楚,以目前诺希文明的科技水平,远远达不到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机械生命。    即具有独立思维,意识,认知的人工智能。    他们现阶段研究出的人工智能,可以做到真正的思考学习,但那也是算法的堆积,你要是问他你是谁,你在哪,你想做什么。    在没有预设答案的情况下,可能思考一辈子,CPU占用率100%也想不出来。    这便是人工智能与智能生命之间的差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