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重生晁天王_第十七间 神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间 神医 (第1/2页)

    “先生,小子此番前来,不仅是为了偿还药钱,更有事相求。”晁盖直奔主题道。

    先生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晁盖答应得这么爽快,他便知他有事要说。

    接着吴用便把母亲的病情大致叙述了一番。

    先生听到病人已卧床多年,沉吟了一番说道:“从你们的描述来看,也不是什么顽疾,只是耽搁了这么久,恐怕也不是那么好医治了。”

    他见俩少年面色难看,又继续道:“当然,话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一切都要等仔细探查了病情后才有定论。这样吧,这阵子城里很多人感染了疟疾,我暂时抽不开身,病人卧病在床,又相距甚远,舟车劳顿,送过来也极为不便,对病人也是一种折磨,等我忙过这段时间,亲自登门医治,如何?”

    原来是感染了疟疾,难怪这些日子医馆门前门庭若市。晁盖心道。

    见先生愿意亲自上门治疗,两人也是打心底里高兴,吴用甚至要跪下来感谢先生,不过被他拉住了。

    “治病救人是郎中的职责,何须言谢?不过倘若真要想谢,等医好了你母亲的病再谢不迟。”

    说着微笑起来,众人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吴用当然能从他话里的意思听出来他大概是有把握医好母亲的病的,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

    不知为何,晁盖觉却得先生的这个笑有些意味深长。特别是他看吴用的那个眼神,像极了自己第一次来时他要求自己给他当弟子的眼神。

    难道……

    唉,恐怕先生又要失望了。他在心里哀叹了一声。

    怎么这先生抓到谁都想收为弟子?他是不是有弟子收集癖?

    可也不见他招其他人呀,难道说他就专盯我身边的人……

    还是说我身边的人对他有种莫名的吸引力?

    晁盖心里不免疯狂臆测。

    用餐完毕,两人告辞离去,晁盖走到一半才突然想起竟一直忘了问先生的高姓大名了,于是开口道:“小子两次打搅先生,竟还不知道先生的名讳,实在该死。”

    “我与你是同乡,也是郓城人氏,本姓钱,名乙,字仲阳。”先生淡淡道。

    钱乙?

    这两个字却如一声惊雷轰在晁盖两耳边。

    熟读《水浒》的他对宋史当然也颇有研究。

    钱乙是谁?

    那可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神医啊!

    曾为皇亲国戚治好病,后任宫中的太医院丞,特别是一手儿科造诣极高,留下数本医学著作,被后人誉为“儿科之圣”。

    只可惜那些著作大部分都遗失了,只留下一本关于儿科的传世。

    儿科之圣!

    这个名头实在响亮。

    他的名声虽不如张仲景,李时诊一类的拔得高,但也绝对是北宋医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他一见面便诊断出了晁敏的病,并且对症下药,治好了她,也治好了全村的瘟疫,可见他不仅儿科造诣极高,其他方面也一样能打。

    也难怪,宋时的医学可不像今天这么发达,细分成这么多种类,那时的郎中大都是复合型人才,老百姓对他们的要求就两个,是这也能治,那也能治,所以说钱乙实际上是个全才才对,只不过儿科方面的造诣更深,遮掩了他其他方面的光芒。

    神医!

    晁盖瞬间就起了招募的心思。

    有了他,以后的梁山必将如虎添翼,后勤医疗得到极大的保障。

    可现在自己只是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凭什么招募人家呢?拿什么招募人家呢?

    晁盖想想,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过他倒也并不灰心。

    钱乙如今还在市井里行医,那就是还没被皇室发现他的才能。

    而历史上的钱乙也是郓城县人氏,所以说这个钱乙绝对就是历史上那个货真价实的钱神医,不会弄错。

    自己已经和他建立了友谊,而且不知为何,他对自己极为看重,想必将来起事,凭着这份交情去招募他也不是难事。

    想到这里,他不禁又放松下来。

    “仲阳先生,我和二郎在东溪村随时恭候您的大驾。”

    晁盖说完便和吴用离去了,没想到百薇追了出来,手里还拎着一小包药。

    “百薇姑娘有何指教?”晁盖微笑问道,他对这位极为细心的姑娘还是很有好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