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测谎:一首将进酒,盖压全网_第十五章 我想,这样的雄文,以我的学识根本没法评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我想,这样的雄文,以我的学识根本没法评价! (第1/1页)

    什么?玄国的对联文化被碾压了?所有人都神色一肃,在场众人都是当今文坛的重量级人物。尤其是,这话从最德高望重的周清源口中说出,那背后的含义,更是非比寻常。“对联文化”是什么?那可是四十二年前,自勇王墓现世之后,就一直被整个玄国奉为瑰宝的璀璨文化啊!多少年来。无数玄国文化界大能,为了研究这一文化,可谓是穷尽了毕生的精力。可绝妙的对联。本就属妙手偶得。就拿那幅勇王墓出土的上半阙残缺的对联来说,迄今为止,他们玄国都没人能对出下联。而就是这种被,所有人视作毕生难题的瑰宝。如今。却被一种叫“诗词”的文化,给碾压了?更可怖的是。做到这一切的,居然还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伙子?想到这。这些在玄国文坛个个都名望震天的巨头们呼吸都粗重几分,看向苏铭的眼神也明显热切了起来。一位性子最急的老院士,当下开口:“苏铭,能不能把那个所谓的诗词,给我们展示一下?”其余人纷纷点头。他们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学形式,竟能做到全方位碾压“对联”!苏铭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下一秒,一首气势恢宏的诗词长叹而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嘶!仅这开口三句一出,在场所有院士皆是一阵头皮发麻。瞬间就明白,周清源为什么要让他们连夜赶来面见苏铭了。没错!仅凭这三句。就已经把“对联”。不。应该说是整个玄国的所有文化,都碾压了!头四字的“北国风光”,看似是简单的陈述。但其中的气势,就已经远远不是任何一幅“对联”,可以仰望的了。尤其是配合着下一句。诗词意境更是将一幅千里雪国,无尽江山的画卷,直接铺展到所有人面前。这意蕴。这气魄。说一句吞天逐日,都绝不为过!而这,还仅仅只是这首诗的开场白而已!“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天呐!随着这一句“欲与天公试比高”吟诵而出。在场所有学者,全都是脊背生凉,一个个汗毛都倒竖了起来。这该是何等的豪情,才能创作出此等文盖天下的作品啊?就算是像周勇王那样,开创一代盛世的雄主。在这首诗词作者的气魄面前,怕不是也只能沦为蝼蚁一般的存在吧?然而。苏铭的诗词,还远没有迎来,真正的高潮。“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江山如此多娇……随着苏铭这气吞山河的话语落地,所有学者眼前。那原本只局限在一个朝代,万里江山的视角,就像是被一道雷鸣轰然击碎。下一刻。呈现在他们眼前的画卷,已然被扩展成了无数个时空,以及那繁如恒河沙数的岁月年轮!在这悠悠的时光长河中,数不尽的英雄豪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尽情的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壮丽诗篇!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首诗的气势,已经被苏铭推上了顶点。再也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上升空间时。下一刻。一道如流星撼地般重锤,却又自苍穹之上狠狠砸下。瞬间。便将那幅刻满了无数豪杰的雕像……碾成粉碎!!!“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sa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苏铭前世。诗词这两种文学载体,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意境深远大气的作品不胜枚举。到得唐代,更是出了一位光耀万古的诗仙,以一首气势磅礴的《将进酒》。将整个华夏的诗词文化,推到了一个后世怎么看,都或许永远也无法超越的高峰。即便是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在气势上看。也明显要稍逊“黄河之水天上来”一筹。然而!到了近代。这一文人学者的共识,却随着《沁园春·雪》的横空出世,被彻底的!打碎了!伟人那横压天下的气度,纵横捭阖的胸怀,桀骜却又充满大家之气的文风。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彻底把古人的格局,给碾压成渣。无论是秦皇汉武。亦或是唐宗宋祖。在时代的洪流面前,终究,是一抹尘土!这片土地上,唯有华夏儿女那生生不息,自强自立的精神。才是永恒的存在。而这。也正是这首诗词的,雄伟之处。一首诗完,所有人的嘴巴都大张着。而周清源更是眼中大放异彩。这首诗。可是苏铭在刚刚的节目中,完全没有展示的。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苏铭已经把他的所有才学,都施展在了舞台之上。可谁又能想到。他的才思就好像永远不会枯竭一样,时时刻刻,都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惊喜!“气势磅礴,恢弘大气!”“好诗,好诗啊!”“想不到,我有生之年,竟能一睹如此雄文之风采!”周清源连声称赞,激动的双眼,甚至都带上了泪花。他回过头,看向教科委的一名院士。“老崔,这首诗,你觉得如何?”那位院士听到周清源的话,先是一愣,随后长吐一口气道:“我想,这样的雄文,以我的学识……”沉吟许久,他才继续道:“根本,没有资格评价!”一首诗如何。大家都是有鉴赏水平的。像“诗词”这种复杂的文学体裁,本就已经是他们玄国再发展五十年,都未必能追得上的新颖文化了。更不要说,这样气势雄浑的高水准词作。怕是就连苏铭口中所谓的那个华夏,上千年都未必能出了的这么一篇。以他们玄国学者的言辞。真的很难。对这样的作品,进行评价。不。别说是评价了,就算是研究、参悟,怕是都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抱着这样高山仰止想法的。显然不只是老崔一人。此时此刻。所有人再看向苏铭的目光,都是璀璨发亮,纷纷觉得,玄国能出现这样一位文采斐然的天骄,是玄国文坛近百年来的,最大幸事。“诸位前辈,你们有所不知。”一旁的刘培君此时笑着站出来,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看着苏铭介绍道:“这位苏铭,他的诗作,可远不止刚才一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的其他诗词,虽然不如这首气势磅礴,但……”“同样也堪称是,首首精品!”此话落地。众皆惊骇。此等才情,莫非真是诗仙下凡?“不过。”就在这时,一位将苏铭诗作反复细品的老者,疑惑道:“刚才诗篇中。”“有很多人物和地名,我似乎都闻所未闻,比如说,那个北国,究竟是何方之土?”“再比如,那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又分别是哪个国家的英雄豪杰?”“我记忆力向来不错,可想遍了过去所有的文物古籍,也没能想出,这些到底在意指什么……”苏铭坦然道:“北国,乃是我前世故乡北方之领地,而唐宗宋祖这些,都是我华夏古代的帝王豪杰。”前世?故乡?华夏?“大家有所不知,这位苏铭,他在一档测谎节目中自称穿越者,他之所以念诵诗词,也是为了在那个节目中佐证自己的这一说法。”刘培君赶紧站起来,为一众院士当起了解说员。“测谎节目?”“自称穿越者?”“为了佐证自己的谎言,才念诵了这些诗词?”也就是说。这个年轻人……仅仅是为了参加一个节目,就一不小心,碾压了整个玄国文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