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以和为贵好皇帝 (第2/2页)
再者说,经此一战过后,纵使将这万余俘虏交还给也先,王迪也不信这货敢在五年内寇掠大明边境。 就算真有胆子来寇边,王迪也定会叫其万分后悔心生此意。 最重要的是,用不了五年的时间,在王迪的眼中,草原上的寇虏,将彻彻底底的,无法再对中原大地构成任何威胁。 再考虑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点,如此之多的俘虏,想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彻底归化大明朝,恐怕也不是一件易事…… 至此,断了收服寇虏想法的王迪,准备拿他们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刷声望。 “陛下仁德!只不过……” 皇帝话音刚落,心中快速衡量过后,兵部侍郎邝埜,冒着被人诬陷见死不救没有同情心的风险继续进言道: “如今大汗脱脱不花已死,此战…宣府这一线上,也先麾下的瓦剌部,并未有太多的损兵折将。” “也先此人雄心勃勃,谋略胆识皆不在其祖辈马哈木之下。如若这万余名俘虏被其赎回,恐怕不出三五年的时间,此人必会再次一统草原,对我圣朝造成莫大的威胁。” “陛下,不可不防啊!” 万余名寇虏骑兵,可不是个小数目。 当然了,在邝埜看来,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占着大汗名义,能与瓦剌也先势均力敌的脱脱不花已经战死。 在无人制约也先的情况下,此人不出意料的,必定会再次一统大草原。 到了那个时候,是个人都能想象出其对大明朝的威胁,到底会有多么强大。 “无妨,对于此事,朕的心里已经有了对策,再加上朕也准备答应也先的和亲提议……” 王迪话还未说完呢,大殿内骤然响起一片劝谏声。 “陛下,祖制万万不可违啊!” “陛下,岂可因个人喜好更改祖制,此举实非明君所为,且恐遭天下人非议啊!” “陛下所言,于理不合,有悖祖制,还望陛下三思啊!” “陛下,太祖高皇帝亲自主持编撰《皇明祖训》有云: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还请陛下收回和亲之议!” “陛下……” 王迪没想到,自己只是想找个娘们玩玩而已,竟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对。 说到底,拥有后世思维的他,还是小瞧了古人对于维护礼制宗法所展现出来的十足默契。 “朕的意思是,也先愿意将他妹子嫁入大明朝,这不挺好的吗,有何不可为之?” “至于他想娶我大明朝的女人,那也不是不行……” 言语至此,见到不少人又想开口进言,王迪摆了摆手没有应允后,他继续言语道: “明日派出使者和也先说,只要他永远归顺我大明朝,成为我大明朝的子孙百姓,他想娶谁,仅需三媒六聘即可,此事无需再过问朕。” “诸位爱卿,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成为大明朝的人,遵循大明朝的法律制度,娶个大明朝的婆娘,这难道不行吗? 身为礼仪大邦,这点肚量还是要有的。 当然了,朱氏的皇亲贵族,肯定不能嫁给此人。其他人家的,就无所谓了。 “这……” 大殿内,没人能想到,皇帝竟然讲出此番话语。 送女人换取利益好处,那才叫和亲。 收别人送上门的女人,按照大明礼制,这应该可以算是番邦小国给天朝上国皇帝进献的特殊贡品。 只不过…… 皇帝此言虽然听起来很是霸气,不过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也先这等草原雄主,怎会答应这种荒唐条件。 “明日派出去的使者,给也先带句话,问问他,朕的兵马强劲乎?” “对了…顺便再告诉他,就说朕觉得,散落在这茫茫大草原上的各部族寇虏,才仅有区区几十万户而已……” “如此广袤之地,天天用来放牧有点可惜了。” “再加上北海以南的区域,自古便是我汉人领土,朕有意常年在此撒上个几万的精骑,帮助他们解决各部族之间经常出现的矛盾纷争。” “毕竟不管怎么说,草原上诸部族的寇虏,生而为人都是血脉相连之辈,哪能天天打打杀杀的,要以和为贵好好过日子嘛!” “作为天朝上国,出力帮自己的臣民调解一下矛盾,这应该没有错吧?” “诸位爱卿,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