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大人,时代变了! (第1/2页)
事态已经显出了几分刻不容缓的意味来……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即便是捕风捉影的一点消息,也足以让少数心思活跃的人嗅到点不一样的味道——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难以看清的深水区下转变、荡漾、扩散开来,恰如春分惊蛰之前,深深潜藏穹窿间那一道惊天动地的雷声! 而这其中又有相对的问题:一个能够近乎无损耗地直接轻易凭rou眼筛选出人群中“特殊人物”的能力者,放到全国范围内,这在至今各地特事局“随机抓宝”的整体过程中,据称都没有遇到过几例。 即便没有具体数据,但在因涉及“当地相关人员”俞虎的缘故,而得以被开放了一小部分消息的蜀分特厅内部,根据有关方面透露的那点蛛丝马迹来看,本土目前已发现的具备相似能力者估计不会超过二十之数! 算下来,怕是平均一个省级行政区都还分不到一个这样的宝贝疙瘩,这还是在单单上京方面就至少额外抽调聚集了数位此类能力者的前提下! 想想看,当别的队还在苦逼地对着海量线索,资料监控,实时观察等各种各样的情况下排查问题,大海捞针般的在城市巨大人口流动量中筛滤寻找涉及“非正常”的人或事物时,你却这里堂堂摆着个一眼就足以看穿面前来往人潮之中哪些人的外在“模样”有问题,真真正正的视觉过滤器…… 这其间的效率差距,简直大得让人心碎!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任意一个地区对应特事局得到这种人才,几乎都能够迅速借助这种便利初步拉起来一整个地方的特别保障机制建设! 此地非常之辈,尽入吾彀中矣! 毕竟,所有知情者但凡有点脑子都能看得出来,这些超乎常理的“进化者”,无疑是今后工作中难以绕开的一点重心! …… 更毋论上面的态度,实则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 其中唯独再度重申了基层事务跟进与“工作精神”,重点要求各级保密单位加大对本地治安管理力度、推动更广的人员信息调查,加速特调局建设投入,要事无巨细,公正、友善、无区别对待的深入到群众中去,发掘眼下已出现的“特殊人才”,严肃处理当前情况下的恶性突发事件。 ——有关单位应深入群众收集信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灵活把控地方秩序稳定。! 我们绝不姑息任何一个特殊犯罪行为分子!但也要保障这些身上发生了特殊情况的人们在无违法记录等前提下,作为公民的一应个人权利!地方理应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们的保留意愿,给予人才家的温暖与照料,避免广大群众间可能出现的孤立、排斥,乃至攻讦这些“与常人有别”的公民之情况…… 与以往不温不火,游移不定的通知不同,这一回,终于是口风明朗了几分。 即便仅仅是已然透露出来的这点东西,不由得某些爪子伸得太长的人不小心掂量一二,耐人寻味之余,连着国内外当前的整体形势,恐怕也要开始随之大变…… 一份份带有印戳的正式通告,任由有心者从各种角度去解读,去从千丝万缕中尝试剥离还原出隐含的“原意”,但有一点却是免不了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一二——官方这是在隐约暗示几分将来正式出手托底的打算。 就差直言告诉你:大胆放手去做了! 很明显,如此形式下,像俞虎这样时局所急需的重要人才,是不可能单单留在一个地区分属小队里的。 ………… 从那一天起,除了少数人员分配不同,蜀特调三组中,尚且显得有些名不副实的一、二队被抽调出来,整体工作几乎统一变成了轮班制度,开车巡查,陪着俞虎前往城市人流量较大的位置进行“观察”。 别看这个岗亭里就单单两个“警员”带着孩子,那是心理分析人员提了建议,单薄人力陪同,出于担心人多了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的格外考虑。 包括向明森自己,以及旁边这位恰巧有着一个还未上小学儿子的女同事,就是被内部推选出来的沟通“桥梁”,作为尽量确保俞虎与外界正常交流,健康成长的半教育、半给予关爱者。 他心里敞亮,现在岗亭外面停着那一排三四辆普通私家车,都是便装的同事坐在车里,等着一会儿他们警车先行出发就会继续跟上,时刻缀在后面,作为防止意外的保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