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让曹cao急去吧 (第1/2页)
三国:我败成最强猛将正文卷第二百一十四章让曹cao急去吧一时之间,举州皆动。 徐州各处高宅大院火光冲天。 豪富之家早早得到消息者,只带上家人和家财逃跑,不愿舍家离开者,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房屋被烧,钱粮被收,反抗者甚至被兵士砍死。 有人惨哭有人笑,豪富之人惨哭,而种田百姓皆笑。 豪富之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家许多代人积攒下来的东西,包括买来的田地,一朝之间就全部没了。 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错,买来田地然后租给农人耕种,收取一半田租,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会有何错! 田地都是买来的,又不是强抢,潘凤为何要将自己的田地夺走,为何要将自己赶离徐州。 他们想不通,但是想不通也没办法,只能带着家人向西行,去找刘备和曹cao,或者去冀州找袁绍,请他们来主持公道,为自己夺回田地。 种田百姓则是欣喜万分,不但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种,还免去了许多赋钱,重租重赋日食不饱的日子过去了,他们岂能不欢呼雀跃。 自从潘凤的告徐州百姓书发出后,许多县令县长弃官而走,还有许多郡吏县吏家中田地多者自行离开,各地人手比较紧张。 潘凤为此下令,提高诸吏俸禄,毕竟没有田了,得要给他们多一些钱粮,才能让他们尽心做事。 同时令各郡各县,凡识字者,皆可量才而用,不拘出身,表现优异者可升职,甚至可任县令。 虽然那时候底层百姓很少有人读书,但也不是没有,不少人读了一些书,却因为出身不好,不能被郡县任用而已。 潘凤贫家子的出身,被一番宣扬之后,他成为各地寒门士子奋斗的理想目标。 所谓寒门士子,是祖上曾经有人为官,无奈家道中落,沦落到只剩几亩薄田,甚至是租种豪族之地来生活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一般都会有书简相传,他们也都会读书,而且,他们会更加明白百姓生活之艰难。 潘凤正是想要利用这些人来代替那些世家之子,虽然能力上或许不如世家子,但很多东西都是历练出来的,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同样可以大放光彩。 另外还有一些大族之家,也会出一些读书人。 大族与豪族略有不同,豪族是一家强,大族则是数百甚至数千上万同姓之人聚居,形成一个宗族势力。 他们可能没有哪一家特别富有,大家生活过得都差不多,平时有宗族长管理族中之事。而因为同宗同姓,也比较团结,容易形成一股凝聚力量。 潘凤此次行动算是比较顺利,没有遇到大规模的反抗。 豪族之所以强大,主要是租种他们田地的百姓较多,平时很容易就组织起一两千人甚至更多的队伍。 但这一次,潘凤夺了他们的田地,是要拿来分给那些租种他们家田地的百姓,这些百姓不可能会再帮着他们来反抗。 各地收缴的钱粮都是私留一半上交一半,这点潘凤可以理解,让人干活总得让人捞点好处。 不过书简却是明令,必须全部上交,不得私留。 潘凤目前最重视的只有三个方面:军事、农业、教育。 军事不用说,这是保命之本,也是进击之本。 农业同样重要,没有税收就不能养兵。 教育虽然排在军事和农业之后,但对于潘凤来说却是同等重要。 因为各级官吏,都需要识字的人来担任。 而要推翻世家,就必须要培养出一批能够与之相抗的人才。 接下来是分田,分田之事仍然有很多问题,但潘凤并不太关心,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曹cao和袁绍的反应。 现在已经是建安元年八月,曹cao正在领兵去洛阳迎接汉帝。 以潘凤的了解和猜测,曹cao仍然会将汉帝迁到颖川许县,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月,曹cao也不会向徐州出兵。 曹cao将汉帝迁到许县,他当前最要紧的是将许县附近的势力消灭。 比如屯兵在河南梁县的杨奉和屯兵南阳的张绣。 只有解决了这两个,使许县无后顾之忧,曹cao才会向徐州出兵。 而袁绍冀州方面似乎也没有出兵的意思。 事实上,袁绍是想出兵的,因为潘凤的行为已经伤到了他的根本。 袁绍身为世家翘楚,麾下聚拢着一大批世家豪族之士,自然要为世家豪族挺身而出。 “潘凤如此行为,比谋逆更甚,竟然强夺田地散于贱民,将军,咱们应该起兵,去徐州将潘凤剿灭,平定徐州之乱。” 审配家大族大,田地甚多,如果是在徐州,他们家将会是潘凤所要清算的首要对象。 “正是,将军,潘凤不但分了田地,竟然还免了徐州百姓口钱,算赋也减为一百钱,若让他如此下去,冀州的百姓,只怕也要跟着他反了。” 郭图紧跟说道。 “此事勿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