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城隍庙 (第1/2页)
蒯通身前乃是沛国国史上有名的贤臣、仁臣、能臣,不然四百三十年前沛泽王室也犯不着动用国运祭天告地,替他塑造一尊城隍之位。 “此次蒯城隍亲自前来,恐怕也是因为那道剑意吧?” 活了几百年的蒯通自然清楚李修儒的言外之意,身为临沅城城隍,他来此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实不相瞒,李将军,此次本城隍亲自来此,本来是打算见一见这名剑修前辈。但很可惜,对方离开的速度太快。” 闻言,眉头一挑的李修儒也是个妙人,既然蒯通已经这么说了,那么继续追问也没什么意思。 就眼下的这个时间点而言,灵潮大祭近在眼前,容不得他浪费时间去寻找一个“不知去向的剑修前辈”上。 “既如此,那李某就不再叨扰,等下还要返回沛都禀明王上。” 在临沅城隍的相送下,李修儒率领三百沛甲军即刻返回沛都。 “李将军,珍重!” …… 临沅城乃是沛国有数的大城,也是沛国西边的枢纽所在。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它西接千里苍山,北靠黑沼,南通淝水,东临平沧关,乃是货真价实的四通八达之地。 也正因为如此,往来临沅城的散修不计其数,水路商船更是昼夜不息。就连像西、北两侧这种险地,也多有散修、商客踏足。 在临沅城城南,矗立着一座香火旺盛的城隍庙。 数人合抱的古朴青铜鼎内,插满了城中百姓进献的香烛。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在日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七彩琉璃之色。 偌大的庙宇红墙泥瓦,从第二道仪门往内,依次设有大殿、城隍殿、娘娘殿、文昌殿。而在这些殿堂之后,便是城隍庙的后院,也就是庙祝等人的起居修行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临沅城的庙祝和住持都是同一人,乃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 因为无人知晓其姓名,时间一长,信徒香众皆称呼她为“银花婆婆”。 说起来,这银花婆婆也是个奇人,一手独门医术活人无数。 若是问起这临沅城庙祝的医术如何,城中百姓十个有九个都会赞不绝口。再加上其庙祝的身份,无疑是给她披上了一层“可通鬼神”的神秘面纱。 可就是这么一座城隍庙,其名下人丁却是寥寥无几。算上几名打杂的童子、下人,满打满算也就十个人不到。 而这种“节俭”的风格,和城隍庙供奉的蒯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身前为国为民、为人勤俭的蒯通即便是成了一方城隍,也保留了这一习惯。不喜欢铺张浪费的他死前是一方清廉的父母官,死后也能成为德被四方的高洁之神。 这对于临沅城的百姓而言,无疑是一桩幸事。 …… 深夜,临沅城城隍庙,后院静室。 浓郁的药香,混合着玄奇的香火之气充斥其间。 在这不大的静室之中,浑身散发威严正气的蒯通一脸正色,目光如炬地盯着躺在床榻上的陆玄。 此刻的陆玄静静地躺在床上,眉目紧闭。 “如此说来,因为他神魂损耗过渡,所以才依旧昏迷不醒?” “是,也不是。” 循着声音向房内的另一侧看去,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仪态从容,慢慢用手中药杵研磨着某种芬芳灵药。 “他是扶风外门的锦袍弟子,不能平白无故死在我的地界上。” 在给陆玄上药的过程中,他身上的物件自然也被取了下来,这其中就包含了一枚能够证明他身份的鎏金玉令。 从某种角度讲,陆玄要是有什么闪失,扶风定然会派人彻查。 而作为此地的城隍,蒯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别想清净了。 “这一点不用大人您吩咐,老身心里有数。再等几天,这小家伙定然可以醒过来。” “那就有劳了。” 有意思的是,蒯通在离开前的那个眼神,反而带着些许尊敬。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双方的关系似乎并不想庙祝和城隍这么简单。 …… 这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 漂浮在识海深处的陆玄双目紧闭,“灵根·神霄雷琅树”的加持似乎引动了某个存在。 他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像是回忆,又像是一种诉说。 梦里的那个世界庞大而瑰丽! 游荡在这其间的陆玄浑浑噩噩,他已经无法分辨眼前事物到底是真是假。 断断续续、承接突兀的画面中,他犹豫提线木偶,走马观花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幕。 这里,有人一肩担山,只身逐日而去! 这里,有人一声长啸,斩落四方! 这里,有人一箭贯空,连落九轮烈日! 这里,有人一步登天,手掌无尽星河! 心神激荡的陆玄沉浸其中,那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