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你这是要建诸侯国啊 (第2/2页)
修好,可容纳四五万人居住,目前空地很多。 咱家的封地,这几年我用前世的方法养的很肥沃了。 稻种如今已育出第五代,今年咱家的封地是第一年全部播种第五代。 我用建城堡剩下的钱,买了大片荒地,还把齐郡有矿的山差不多都买下来了。 这里离朝廷远,贼便宜。 咱家现在相当于齐郡三县的大地主。 明年所有荒地一起种植第五代。 一亩地产量八百多斤,相当于过去的四倍。 山岭周围的地种植棉花和花生。 就是一直没有找到土豆地瓜玉米这些种子。 到年底若无天灾,必将大丰收,粮仓我都建好了。” 邱小兵皱着眉没说话。 真心讲,老爸已经做的很好了,可他心里就是急。 眼下大邱还没大乱,若皇上一败,祸乱必起,齐郡就不再是安全之地。 邱小兵把形势详细的给他老爸讲了一遍。 邱大兵的大脑飞快的转起来。 喝光了一壶茶,又烧了一壶。 邱大兵严肃的说道: “儿咂,老爸给你说说看。 目前咱家的封地加上荒地一共五万多亩,佃户加流民共二千多人。 但这远远不够。 现在只要年底粮食丰收,养活人没问题。 关键是如何将三县三十万人归拢到一块,形成一个整体。” 邱大兵喝了口茶继续道: “乱世还得自身硬。 以前老爸没想那么多,总想守着城堡就很知足。 听了你说的,就情况不妙了。 那四国要趁乱肢解大邱,咱家这一亩三分地还不够人家千军万马走一回的。 当务之急,就是把三县统一起来,但不能来硬的。 我琢磨还得从吃饱肚子入手。 齐地土地不肥,农具落户,平均亩产不到二百斤,百姓很苦。 我想召集三县农户,用咱家第五代种粮招商,收成四六分成,免税。 这样他们一亩地分红就是三百二十斤,能吃饱饭,会拥护我们的。” 邱小兵看着老爸侃侃而谈,很有大地主的范儿了。 “老爸,别抠抠嗖嗖的,做好人就要做彻底。 再说,你是庄家你怕啥,多一百多斤不吸引眼球。 五五分成更吸引人,四百斤分红,等于让他们亩产翻了一倍。 必要时甚至可六四分成,咱家只拿四成,照样是最大的赢家。 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好名望,才能有强大的号召力。” 邱大兵眼睛翻了翻,还是儿咂格局高。 自己怎么真进入了大地主模式,前世也是优秀党员来着,觉悟咋变低了。 “另外,我会找人尽快搜寻土豆地瓜和玉米这些高产作物的种子。 老爸你要将你的特长发挥出来,就是把三县的民众民心收拢起来。 要大胆启用干部,我给你的钱是让你招公务员的。 老爸,这一套玩法你最在行了。 官府别指望,你就以亲王府的名义,设立官衙。 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建立农会组织啥的,将民众收编起来。” 要不怎么说两个脑袋碰对碰,火花闪电滋滋亮。 邱大兵的思路豁然开朗,前世关于土地和农民的一系列想法涌现出来。 “老爸,啥朝代科技都是生产力。 我打算设立科研所之类的机构,满天下收集人才。 将咱俩前世的知识有多少用多少,就是要提前这个时代一小步。 只有提前科技化,才能把齐郡打造成富裕的根据地。 矿要开采,制造要有,人才要多,商业必须做起来,这些你拿手。 我负责咱家的武装力量,将齐郡保卫起来。 王府的护卫都是道宗的,咱必须有自己的武装。 老爸,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古今明理。” 邱小兵越说越兴奋: “你研究一下流民政策,派人去外地引流,越远越好。 人口是齐郡未来的希望,人口少,齐郡就是死地。 二三年内,先达到一百万,咱就定这个小目标。” 邱大兵眼睛又瞪得溜圆: “特么你这是要建诸侯国的节奏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