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出走 (第2/2页)
的,便是圆满。有些事,看淡了就好。” 步香辰望了一眼说此话的景元子,脸上现出了彻底的绝望,十分沮丧地说道:“您不会因为万心安的死,而杀了施孝颜的,这个道观,既然有她,那么,也就没有我的位置了。”说罢,步香辰脱掉了身上的道袍,叠放整齐,恭恭敬敬地给陈清堂磕了三个头,嘴里说道:“此时的落枫观,再不是我心中曾经的那座落枫观了。师父,感谢这么多年,您老人家的照顾和厚爱,徒弟没齿难忘,将来有一日,师父用到弟子的地方,尽管开口,弟子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说罢,站起身,飘然而去。只留下一众道士,立在院中,面面相觑,默不作声。 祖人山凑到陈清堂的身边,小声地说道:“师兄,就这样让他走了?要不要将他追回来?” 陈清堂回头,望了一眼景元子,略带幽怨地说道:“算了,儿大不由爷,随他去吧。人心散了,强留住他的人,也是没有用的。” 陈清堂走到花白露的近前,面色冷峻地盯着她的双目,把个花白露瞅了直发毛,颤抖着声音问道:“道长要如何处置我?” 陈清堂面无表情地说道:“我的三徒弟,直接死在你的手中,我的大徒弟,因为你,离观出走。我要如何处置你,才能消我的心头之恨呢?” 花白露跪在地上,不住地哀求道:“我愿献上胭脂林的全部宝物,只求道长放我一条生路。” 胡启川用手帕捂着受伤的鼻子,瓮声瓮气地问道:“你们胭脂林有什么宝物?” 花白露说道:“胭脂林的地下,藏着七八座唐末宋初的古坟,珍宝、古董还是有一些的。只要各位放我一条生路,我愿全部双手奉上。” 胡启川听闻此言,对陈清堂说道:“师兄,心安侄女的死,你也不要太难过,人死不能复生,我看不如让这个花白露交一笔赎金,就此放她一条生路。” “多谢师弟替我出谋划策。”陈清堂的语气中充满了讽刺。 站在一旁的景元子忽然间开口说道:“把这个花白露,先关到后院柴房,派人严加看管。孝颜、清堂,你们二人随我来,我有话要说。” “遵命。”其他人各自散去,景元子带着大徒弟和四徒弟回到自己的茅草屋。老观主盘腿坐在蒲团之上,目光如炬,望着眼前的两个徒弟。陈清堂情绪有些低落,垂着头,不去与师父的目光接触。施孝颜心中有鬼,被师父瞧得浑身不自在,她忍不住开口说道:“师父,您老人家饿了吗?不然,徒儿去给您做碗面条,如何?” “不忙。”景元子开口说道:“孝颜,我且问你,可想过自己最终的结局?” 施孝颜微微一愣,小声地问道:“师父的话,是何用意?” 景元子一声叹息,嘴里说道:“今日,有为师在,幻海没有出手伤你,若是有一日,为师不在这个人世间,幻海上门寻仇,你逃得了吗?” “……”施孝颜默不作声,良久才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师父,您要相信我,我真的没有勾结花白露,害死万心安。” 景元子望着施孝颜,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好半天,嘴里说道:“人生好似一场旅途,虽然最终的结局都是离世、死亡,可是从生到死,每个人看到的风景是不同的。你选择了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愿你好自为之,当最终的结局来临之时,能够坦然面对,就好了。” “师父,您是要责罚我吗?”施孝颜惴惴不安地问道。 景元子摇摇头,缓缓说道:“你刚来落枫观的时候,还是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一转眼,你已人到中年,为师与你有几十年的感情,怎么忍心伤你,天道昭昭,自有因果,我只是一个将死的凡人,没有惩戒你的权力,你的结局还是留给小幻海吧。” “……”施孝颜默不作声,一脸茫然地望着景元子。 老观主摆摆手,对施孝颜说道:“你出去吧,我跟你大师兄还有要事相商。” “是。”施孝颜答应一声,站起身,离开了茅草屋,从外面,将屋门关好,转身离开了。 景元子望着陈清堂,缓缓地说道:“在你的心中,一定怨恨为师吧。” “徒儿不敢。”陈清堂垂着头,说道。 “短短三日,一个徒弟丧命,一个徒弟出走,这个事情放在哪个当师父的身上,都是重大的打击吧。” “师父……”陈清堂忽然间老泪纵横,哽咽着说道:“十几年的心血,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学,心安被师妹联合狐妖杀了,我的心好似被刀子扎了无数次,香辰离开了落枫观,我的心里像是被人扯去了心肝肺,一下子空落落的。” “为师理解你的感受。”景元子轻轻拍打着大徒弟的肩膀,以示安慰,嘴里说道:“这两个孩子,都是极好的苗子,哎,可惜了。” “师父,咱们的落枫观,为何会变成今日这般模样?”陈清堂一脸茫然地问道。 “这个事情,全都怪我。”景元子十分愧疚地说道:“为师读了一辈子的《道德经》,到头来,却不懂得激流勇退的道理,我在这个观主的位置,呆得时间太久了。导致你这个代理观主,名不正,言不顺,在师弟师妹的眼中,是个十分尴尬的角色。这件事情,为师错得离谱。” “师父,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陈清堂问道。 景元子说道:“为师有一个问题,若是让你做了落枫观的正式观主,你要怎么处理与三个师弟、师妹的关系?” 陈清堂一时间没明白景元子的真实意图,小心翼翼地问道:“师父,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景元子直视大徒弟的眼睛,嘴里说道:“太祖爷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在庆功楼,设下酒宴,宴请功臣,之后,炮打庆功楼,所有的功臣,灰飞烟灭。宋太祖赵匡胤,在得了江山之后,宴请群臣,问与他一起造反的武将:将来有一日,你们的手下,将黄袍披在你们的身上,你们会怎么处理?吓得这些武将第二日纷纷交出兵权,告病回乡。赵匡胤赏赐这些武将大量的金银,让他们安享富贵。唐太宗李世民在坐稳江山之后,建一座凌烟阁,将随他出生入死打江山的二十四位功臣供于高堂之上。这是三种截然不同地处理方式,清堂,为师问你,你要选择哪一种方式,对待你的三个师兄妹?” “这个……”陈清堂抬起头,与师父的目光相对,依旧十分谨慎地问道:“师父,这是最后的考验吗?” “是的。”景元子点点头,说道:“这个事情,是你能否坐稳观主之位的最大考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