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仙历五百年!【求月票!】 (第2/2页)
更是连新晋真境都不惧,更别说同阶道基。 无敌虽好。 但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孟南缺少足够强横的对手,缺少能让他感到危机、濒临生死的体验。 缺少这些体验、磨炼,孟南在道心方面的修持,自是远远不如同阶。 这是他的短板。 也是‘信息面板’所带来的副作用。 孟南觉出根底,但也无可奈何。 坐拥‘信息面板’,在修行上有诸多便利,能稳稳当当成就九禁道基,谁又甘愿去冒险? 即便刻意去四处找寻恶煞、元阳,在心知、明知有退路,明知自己身家巨万的情况下,这也是假模假式,难起作用。 故此。 综上。 “我若要证道真境,‘未来身’须得在九禁道基后,去进行一次次的生死磨砺,打磨道心。” “但‘未来身’证道真境,与我无关,我在现实中不可能去进行这种生死拼搏,而在‘未来时空’的生死拼搏不会威胁到我真实性命,隔着一重,终归无用。” “我自身要证道真境,须得多管齐下——” 结丹三法—— 下法倚仗前人虚丹、实丹亦或金丹,来亦步亦趋,取巧结丹。一旦成就,前途限定,难脱桎梏。 上法磨砺道心,坚定道路,最终水到渠成。说来简单,实则知易行难。例如孟南,明知道心重要,但却难以提升。倒是金檀,心境纯粹,修行刻苦,又有孟南刻意营造、设定路线,才能道心如铁石,不动不移。 孟南自己却没这个好处,也没有这样的好师父。 于是。 即使有‘未来时空’,似乎也只能走‘中法’。 即,借助高人一等的道行,明悟‘阴阳’、‘天人’,再以道行为枢纽,借助‘火灾’,将自身精气神三宝强行融合,相拥相抱。 最终也能成就真境,只比上法稍逊而已。 孟南欲行此法,需要绕过几道弯,过程复杂许多。 “在‘未来时空’走‘极道’、行‘下法’,借助‘金丹’,下法结丹,绕开‘道心’这一重关隘。当下法证道后,再去逆推‘阴阳’、‘天人’,将道行提升上来,然后在现实中,以‘法道’证道,虽因道心难成上法,但也是中法成就,前途不差。” 例如第一步就是要借助真境内丹取巧证道,这是下法,但也不是百分百能成,怕是还得多次尝试,撞大运一般。 仅此一步,就不容易。 倒是后续,只要结丹成功,哪怕是下法证道,再去领悟‘阴阳之变’、‘天人之道’,想来就简单的多。 “一步步来!” “我有‘未来时空’,有利有弊,无法割舍,就只能扬长避短。” …… 修行。 证道。 这是老大难的问题。 孟南从这一世的‘死因’出发,散发思维,想了很多,又将自己的路线确定,然后才有心思查看这一世的种种记录。 说实话。 他有些期待。 上一世历经第一次、第二次仙路开启,在仙路中获得过不少好处。 坐拥这些信息,也不知这一世的孟南,包括都幽宗,能从中擢取多少利益。 多的不说。 只谈‘青石令’。 “这是第一次进入‘云间仙路’以及闯过三十关的信物。” “第一次仙路是仙历三百一十年开启。” “开启前三四十年,‘青石令’才有异动。” “而我这一世在仙历四十多年左右就提前知道‘青石令’的作用。” “足足二百年的时间优势,我能在城墟中提前搜集多少‘青石令’?” 即使想想,都令人一阵激动。 孟南不再墨迹,迅速翻看。 …… 这一世。 孟南的经营轨迹其实跟第二十二世差不多,都是早早进入乌山境,早早整合乌山四部。 但还是有很大不同。 一方面,孟南经过第二十二世,对乌山四部、对乌山境,甚至周边墟境的情况,都有更多更细致的了解。 因此在经营乌山四部时愈发得心应手。 甚至。 上一世因为人手短缺的因素,孟南分明能提前将近百年进入乌山境,但最终掌握的却仅有一处乌山境,而且还不算稳固,需要耍很多阴谋手段,包括境内还有玄阴教派等不少仙道修士匿藏,仍在捣乱。 并不是一言九鼎的地位。 但这一世不同。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不同的点。 这一世,孟南对南海仙盟境内的情况更加了解,特别是在仙历四十多年到仙历四百八十年间,八百海域有哪些新晋真境,主要是散修真境,一份名单极为详尽。 上一世。 数百年。 不算仙盟在十万城墟中晋升的真境,单单仙盟本部境内八百海域,平均每年大约有三四位真境新晋。 而这其中,又有八成是仙盟各大真境级势力,本就隶属仙盟。 这部分都有传承,都有根底,按道理来说,孟南是不好下手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 上一世时间跨度太长。 如今现实中才仅仙历四十六年,而第二十二世,孟南却已经活到仙历四百八十年。 这么长的时间跨度,足够孟南进行太多cao作。 例如。 即使是曾经拜入各门各派修行,一步步成为真传、嫡系,最终的证道的那些新晋真境,在这一世,孟南仍可以在他们尚未加入某门某派,又或是压根还未出生时,孟南就去截胡。 虽然没有了相应环境、法门、资源,但毕竟一个个都是曾经在未来切切实实证道成功过的,是证明过自己有真境之姿的。 这种人物当然比孟南满天撒网,满大街去收弟子来的稳当。 于是。 孟南时而在乌山境中苦心经营,时而又在南海四处收徒。 上一世截止仙历四百八十年,自仙历四十六年起始,都幽宗一共查到的,明确可以知道的新晋真境共计一千八百六十一人。 而这其中,又有大半不好追查真正根底。 能彻查到出生日期、出生地这种详细信息的,仅有四百二十五人。 而这其中,又有部分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或许是时空变动,又或是上一世的调查存在差错。 总之。 最终被孟南找到,并收为弟子的,一共仅有三百七十七人。 皆为未来真境! 而且至少都是在仙历四百八十年之前证道成功。 但这只是过往,是前世。 这一世拜入孟南门下,有人一如既往,强势证道。 却也有人时运不济,或半道横死,或困顿不前,或人品不行不受孟南信任。 最终。 截止仙历五百年,三百七十七人中,已证道真境的,一共—— “七十四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