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修行与尝试!【求推荐票!】 (第2/2页)
蠢蠢欲动,似乎也在呼吸,渐有壮大之势。但这种壮大的速度很缓慢,按着孟南的修行进度,得半个月才能有小小松动,这是他有‘信息面板’能看到的。 旁人并无信息面板,难以将内息数据化,就看不到。 孟南不管内息进度,有‘娑罗子’,他随时可以提升。 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行气图’上。 在这种状态中,孟南观想一副‘行气图’—— 状如雷神,一手持鞭,一手持印,甚是雄武。 雷神降临。 由虚变实。 在这雷神身上,就渐渐有一副‘行气图’若隐若现,只见开头,不见前路。须得让人引导气息灌入其中,不断试探,不断尝试,最终摸索出一副完整的‘行气图’,内息方才能发生蜕变,境界才能提升。 过程精细。 稍有不慎,就有错误。 孟南修行上有四类笔记—— 一是术法类,主要是‘游神步’跟‘松风剑法’。 二是修行进度,何年何月达到何种层次,这是记录,好让孟南此时对比。 三是错题集,这是许多不必要的错误的集合,对修行没有任何好处,得不到什么经验教训,反而耽搁时间。这些被孟南记下来,好让自己从一开始就不要再犯这些错误。 四是心得体悟。 这是要在孟南修炼某个阶段某个层次才能去看相应的内容,里面记录着许多心得体会,但这些心得这些体会最好是孟南在修行中自行体会出来感悟出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 自行感悟才深刻。 此时感悟一重,再有这些心得体悟查缺补漏,印象兴许会更深刻,事后也能省掉一些整理梳理的功夫,能加快修炼进程。 这样几方面综合—— 追赶进度! 少走错路! 多重体会! 种种相加起来,让孟南修行速度终于快起来。 特别是跟自己前面十二年的修行进度一对比,一日快过一日,成就感更是油然而生,知道自己到底超前多少,追回了多少时间。 如此修行。 等回到现实又会重修一遍,就又巩固一重,孟南的根基又能更加扎实更加通透。 …… 时间流逝。 孟南沉浸在这样的修行当中,每一天都有进步,修为正在迅速提升。 赵小霜在修行方面也没落下。 她经历一遭生离死别后,心境似乎受到淬炼,修为小有精进,居然一步踏入‘内气小周天’。 这是意外之喜。 在修炼方面,论资质,赵小霜是高于孟南的。 同样从十六岁开始修行,成亲时,赵小霜是气感境,孟南却只是入静境。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 十二年前,孟南仗着自己八年修行经验超过赵小霜一截。但往后十二年早就被追上,被反超。 现在赵小霜一次能修行‘三十五息’,而孟南在临死前只有‘三十三息’。 一个从‘十六息’开始,一个从‘二十四息’开始。 两人的差距不用赘述。 赵小霜即使也不算天才,但至少比孟南厉害。 “比我厉害才好!” 孟南被比下去反而高兴。 他有‘信息面板’,往来现在与未来,修行肯定不会慢。 但赵小霜就不行。 资源方面孟南还能帮点忙,其他的,更多还是要看赵小霜自己。 修行! 别人很难插手。 例如天霖洞,天霖仙师高高在上数十年,期间也收了不少弟子,但直到两年后门下才出现第一位练气仙师。 说明堂堂仙师也很难提携后进。 修行还是得靠自己。 当然,孟南还有一桩作弊的法子。 他让赵小霜跟他一样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这些笔记积攒,就是赵小霜的修行历程修仙路。 将这些看完、背诵。 等回到现时时空,再明里暗里教给赵小霜。 前面十二年。 往后又八年。 赵小霜可以从孟南这里得到她后面整整二十年的修行经验,少走弯路,多重心得感悟。 这就跟孟南现在一样,修行进度定会有所提升。 孟南背诵用心,修行也用心。 《雷照经》。 ‘游神步’。 ‘松风剑法’。 修为在提升。 后面两门术法也在修炼,这也有修炼心得各种记录,循着自己的经验再度修行,进度同样不凡。 唯独‘血箭秘术’,这是新到手的,没有经验,上手难,修炼难。 但八年后想来也能有一定成就。 时间如水。 在这一世的底蕴尚未耗完之前,孟南打定主意就一直宅在寨子里,整日去找其他内气期交流经验。 这样修行,一般人许会觉得枯燥。 但孟南每天都在进步,乐在其中。 又有妻子、孩子陪伴,领略时光的痕迹跟伟力,又在尝试跟精进自己的‘育儿经’。 前一世,八年间,在三个孩子的品质方面,孟南教导的还算不错,至少三个孩子都是好人。 小缺点也有,那个没法苛求。 但在修炼方面,前面两个大的都没什么天赋,白瞎了他们这么好的名字。 当初孟南第一世结束的时候,老大孟行者十八岁,还停留在‘气感境’,这差太多。 孟南这一次就尝试能不能在不改变他们本性的情况下,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具有修炼思维。 小孩子尚未定型,更好塑造。 正如前世地球有些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有科学思维,于是后来当了科学家。有些人具有艺术细胞,就成了艺术家。 这方面有先天因素,但应该也有后天培养的影响。 先天因素正如‘根骨’。 后天培养兴许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他们的‘悟性’。 实践中出真知。 孟南这一次就在这上面做出尝试。 都说兴趣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孟南一开始的尝试就是给他们说一些自己胡编乱造的一些励志修仙故事。 再配合各种神话、神通、法宝,总之说的天花乱坠,勾起他们对修行的兴趣,对仙道的向往。 这样成长起来,等到十六岁,一个个对修行多少会有兴趣。 有这样的兴趣作为支撑,即使修行枯燥,想来也能支撑一段时间。等他们从修炼中找到成就感,再反补回来,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 这是理论上。 真正如何,还得往后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