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张大哥归家 (第1/2页)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正文卷第426章:张大哥归家加把劲啊! 哎嘿!! 一起推啊! 哎嘿!! 雪过天晴。 阳光明媚。 一队数百人的官兵。 赶着骡马,推着大车,浩浩荡荡的往虎王镇来。 铛铛铛... 敲锣声,打鼓声。 有开路先锋在前面喊着:“虎王镇上的人都出来啊,朝廷的救济粮来了。” “粮食,哪有粮食?” 听到呼喊声。 家家户户出门,一脸期盼的看着官兵:“是啊官兵,朝廷的人来了。” “圣谕。” “大雪连天,灾害不绝。” “特令,地方府县开府放粮,以稳人心。” “再令,全国粮税减免一年,灾情重大之地,上报朝廷,酌情减免1一3年。” 师爷上前宣读朝廷旨意。 随后县兵排成两排,守着几百车粮食高声道:“大家的苦,朝廷是知道的,只是前几天大雪连绵,交通不便,实在是没办法向下运输。” “现在雪过天晴,官道也清理出来了。” “每家每户,由保长、里长、镇长出面,轻点人头。” “每人分米十斤,面五斤,豆五斤,盐五两,以解地方水火。” 听到这样的旨意。 众人热泪盈眶,纷纷嘀咕着:“陛下想着我们呢,这是多好的朝廷啊。” 米、面、豆。 合计二十斤。 说起来不多。 可这是每人都有的,省着点吃,坚持个一两个月并不难。 而且朝廷下旨,要减免明年的粮税。 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毕竟种一亩田,有两成是要作为粮税上缴的,也被称为十税二。 现在减免的这部分,就是落在百姓嘴里的好处。 如果你是自耕农。 去年养五个人的粮食,今年就能养七人。 如果你没有田地,是别人家的佃农。 分粮的时候,你与地主也能各自多分一成,比去年好过些。 “天下之粮。”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有了这二十斤粮食,再加上各家自备的过冬粮,哪怕因为雪灾,明年开春粮食欠收,百姓也不至于过不下日子。” 张恒走在街上,看着欢声笑语,背着粮食往家赶的村民们,回头向虎萌萌说道:“明年开春,我准备废除禁山令,允许山民进山打猎,采药,伐木,你觉得呢?” 虎萌萌一身黑衣。 打着哈切,牵着张恒的衣角:“会影响到我们吃猪猪吗?” 张恒摇头:“打猎与伐木,都是有计划的,平常,只允许上山采摘木耳,山菇,野菜,挖挖竹笋之类的,不会让他们破坏大山。” 虎萌萌头重脚轻,昏昏欲睡:“你决定吧,大不了我少吃点猪猪。” 张恒将虎萌萌抱起来:“大早上的,你怎么这么困,晚上去雪地里打滚了?” 虎萌萌不说话。 化为小老虎形态,趴在张恒怀里呼呼大睡。 见她睡着了。 张恒微微摇头,暗想道:“吃了睡,睡了吃,其他老虎也这样吗?” “老四...” 正想着。 远处突然传来呼喊声。 顺着声音看去,入眼,张二哥正气喘吁吁的往这边跑:“老四,大哥,大哥回来了。” “大哥?” 张恒愣了一下。 张家有兄弟姐妹四个,他最小。 张二哥上面还有个张大哥,今年应该二十出头。 但是两年前。 张大哥说要出去闯荡,这一走就音讯全无,再也没有回来过。 如今两年过去了。 大家都当他死在了外面,就连张恒都没有想到,张大哥还有回来的一天。 “难道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怀着这样的心思,张恒随张二哥往家里赶。 结果刚到门口。 就看到门外站着四个人。 张二哥的眼皮子浅,看不出这几人的高低。 张恒却不同。 只一眼便发现,这四人呼吸连绵,骨骼宽大,一看就是入了品的外练好手。 “老二,是不是四弟回来了。” 未进门。 院内便传来笑声,随后走出来一名穿着白衣,腰间佩着青玉的年轻人,一脸笑容的看着张恒:“四弟,还认得我吗?” 张恒抬头看去。 来人看着二十多岁,眉宇间,与张二哥有几分相似。 虽然在脑海中,他已经没有了对张家大哥的印象,可光从外表也不难看出,这肯定是自家亲戚。 “大哥...” 张恒叫了一声,随后有些不解的问道:“你这些年...” 张大哥笑道:“两年前,我本想去县城闯荡一二,没想到还没到县城,就在路边发现了我师父,他身受重伤,靠在树下,我就一直照顾他,然后等他好点了,就跟着他回山门学艺去了。” “这不,我修炼有成,又听闻人间遭了雪灾,放心不下你们,就跟师父打了招呼,入红尘来看看。” 说着。 张大哥又比了比张恒的身高:“我走时你还是个小不点,现在有车轮高了吧。” 张恒一脸疑惑。 门外看门的汉子,分明是外练入品的武者。 而他这个便宜大哥,也是一身的内练功夫,怎么看,怎么像加入了某个帮派,成了帮派中舵主,堂主一类的话事人。 可这人间与红尘的说法。 让他听起来又有些迟疑。 只有佛道两家的修行人,才会张口人间,闭口红尘。 问题是。 张大哥身上并无法力,而是内练武者,不像是仙门出身啊。 “先进屋吧。” 见张恒奇怪的看着自己。 张大哥也没在意,喊着众人进屋。 “爹,娘。” 进了屋。 张大哥坐在一旁:“我这两年,在山门内混的不错,而我师父,也是大权在握的一峰之主,对我多有照顾。” “所以我想着这次回来,就把你们接到师门中去,璃皇倒行逆施,这次的雪灾只是个开始,以后会越来越乱,下山村也不是久留之地。” 说着,张大哥又补充了一句:“我改名字了,现在叫张不休,名字是我师父帮我改的,取自一首诗:古路出云州,风沙两不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