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6章:兴儒武,灭佛道 (第1/2页)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正文卷第416章:兴儒武,灭佛道“当家的,家里已经没米了。” “没了?我前几天不刚背回来半袋米吗?” “那都是七八天前的事了,再说那一小口袋,多说着能有六七斤,咱家可是五口人啊,六七斤米,七八天,要不是我死命的掺野菜跟榆树叶,恐怕连两天都撑不住。” “行了行了,我在想想办法吧。” 昏暗中。 张恒勉强睁开双眼。 入眼。 自己躺在土炕上,天蒙蒙亮。 往两边看看。 左边睡着一个女孩,右边则睡着个打鼾的少年。 再看看自己。 他躺在二人中间,小胳膊小腿,看着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当家的,你说能不能再想想办法,从王庙祝家借点粮食回来。” “听村东的鲁木匠说,王庙祝家里的粮食多的都快装不下了,要是能借到,多给两分利息也好呀。” 细细碎碎的说话时。 从隔壁房间传来。 张恒闭着眼睛,搜索着前身的记忆。 前身也叫张恒。 八岁。 出生于虎王镇,山下村。 隔壁说话的是前身的父母。 二人是虎王庙王庙祝家的佃农。 而躺在他身边的两个人,一个是他二哥,一个是他三姐。 说起来。 他们上面还有个大哥。 大哥心气高。 前两年,说要出去闯荡一番,自此一去不回,没了音信。 往下。 二哥游手好闲。 按理说今年也不小了,十五六,可干啥都叫苦。 去年年底的时候,镇上的铁匠铺招学徒,本想让他去试试。 结果两天就回来了,说吃不了那份苦。 三姐倒是还好。 张恒往少女脸上看了看。 在前身的记忆中,三姐在村里有个青梅竹马,叫朱二哥。 朱家是有田地的自耕农,日子比他们好过不少。 二人两小无猜,朱二哥经常偷偷给三姐送吃的。 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些饼子,米糕之类的,可三姐平时没少偷偷给他吃,生怕把他给饿死了。 话说回来。 要是没这些饼子和米糕,前身恐怕早就饿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 张恒摸着肚子。 前身八九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是很饿。 破屋偏逢连夜雨。 去年闹蝗灾,粮食欠收。 给庙祝家交了粮食后,根本就没落几口嚼用。 这些天。 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 老两口找找借借,饭里混着野菜团子和榆树叶子,这才勉强度日。 要是他没猜错的话。 他之所以能降灵下来,就是因为前身夜里饿死了。 他要是不来。 早上起来,一家老小看到的便是一具冰凉尸体。 “想看jiejie出嫁...” 搜罗下小张恒的记忆。 张恒发现他心心念念,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对他最好的jiejie。 察觉到这一点。 张恒心下叹息,半是宽慰,半是允诺的想道:“我就是你,你也是我,我不会亏待她的。” 想法一起。 心中瞬间一松。 不过张恒却笑不出来。 因为这方世界很怪。 这里的寺庙不供奉仙佛,而是供奉着各种妖魔。 佛道两家被打为叛逆。 律法规定。 接济僧道者,杖五十,全家流三千里。 要是你家出了和尚或者道士。 那就更惨了,直接诛灭三族。 别说当和尚跟道士,就是信都不行,一人信奉,全村有责。 灭佛,灭道。 与之相比的则是兴武,兴儒。 前身因为年纪太小。 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对佛道两家赶尽杀绝。 只知道官府的宣传口号是:一人读书,全族光荣,一人习武,一村安宁。 “有灵气,而且灵气充裕。” “虽然达不到大千世界的标准,却也比一般的中千世界更高。” “有佛道两家,但是遭到了驱逐,眼下官府重视儒武。” “至于文明进程...” “类似于五代十国结束后的宋朝初期吧,刚结束连年征战,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样子。” 想到这。 张恒目光远眺,又看向窗外的大山。 入眼。 山顶之处有座庙宇。 前身被告知,绝对不能上山,因为山上供奉着山君老爷。 而在张恒的目光下。 此山妖气冲天,血光凝结。 不出意外。 所谓的虎王庙,还有山君老爷,必定是一只吃人无数的猛虎才对。 可现在。 这只吃人的猛虎,居然堂而皇之的住进了庙宇,被官方封为了山神。 由此可见。 天下初定,朝廷并不稳固,甚至没有力量来清缴天下妖魔,只能以安抚为主。 “只是很奇怪。” “朝廷连妖魔都能安抚,却要对佛道两家赶尽杀绝。” “怎么会这样,难道说官府对佛道两家的厌恶,还要超过这些妖魔不成?” “又或者,妖魔也是朝廷一方的,与那儒武两家一样,在定鼎天下的过程中出过大力?” 情报太少。 张恒也想不明白。 可他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说不得。 王朝逐鹿时,佛道两家本就是作为敌人而出现的。 儒道,武道支撑着的王朝。 灭掉了佛门,道门支持的王朝。 所以天下一统之后,才会对佛道两家赶尽杀绝。 “小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