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惊鸿一笔(六)日久 (第2/3页)
院中奔跑的人影稍停,自是武行打扮的上官婉儿。 被汗水浸湿的长发垂在身前身后,此刻已是有些气喘吁吁,犹自走向了院外的磨盘前,继续熬打力气。 那门前坐着的小牧童迷迷糊糊地偷懒道: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西、南、北……” 咚! 一只旱烟袋轻轻砸在他脑壳,这小家伙浑身打了个激灵,捂着脑壳嘿嘿笑着,瞬间精神了起来。 老师父道:“把牛牵去河边,再摘些果子来。” “哦,”小牧童答应了声,跳起来时已没了睡意,一旁草棚下的老牛哞了声似是打招呼。 牧童骑牛渐行远,远山如黛近山暖。 老师父背着手逛到了院门前,看着那单手支撑、起起伏伏的少女,皱巴巴如树皮的脸上,扯了个难看的笑容。 “徒弟,你是觉得自己不够壮实吗?” “师父!” 少女婉儿抬头喊了声,又因此xiele气力,整个人趴倒在草地上,抬头喊了声:“弟子问安。” 老人走到磨盘旁坐下,缓声道:“回回力,给为师打套拳法,看看你底子如何。” “是,师父!” 婉儿吸了几口气,已是跳将起来,运气凝神、口中轻喝,拳影翻飞间打出阵阵霹雳声响。 一套拳脚耍下来,婉儿筋疲力尽; 站立都有些不稳,浑身都被汗湿透。 但这少女脸上带着几分得意,笑道:“师父,怎么样?” “嗯,不错,”老人含笑点头,“这拳脚,比隔壁老张头家打猎走丢的二狗蛋,强多了。” 上官婉儿眨眨眼,这是在夸自己吧? 这应该是在夸自己吧! “拳脚虽利,却终究是粗浅了,你娘让你留在为师这,也不是为了练这般拳脚。” 老人磕了磕手中烟袋,将其放在磨盘边缘,背着手向前走了两步。 他道:“打我试试。” 婉儿抿着小嘴,小声问:“师父,弟子……” “打就是了,用你最得意的招式。” “那,弟子冒犯了。” 婉儿轻轻吸了口气,摆了个标准的起手式,随后健步如风,身形向前,用自己最后一丝力气,用处了跟护院队长学来的最强一式! 横扫无敌一步前冲虚晃佯攻护院绝技撩阴腿! 砰! 老人嘴角的笑容瞬间凝固,面部皱纹微微颤抖,最初一瞬风轻云淡、下一瞬微微眯眼、再一瞬冷汗直冒、又一瞬缓缓躺倒。 “师——父——” “嗯!” 老人一只手抬起来,示意上官婉儿莫要向前。 “为师、没事!徒儿你很有习武的天分……你先在这里恢复恢复力气,为师去找村里的神医喝、喝茶……” 看着师父那有些艰难的步伐,婉儿禁不住抬手捂脸。 她还以为高人不怕这招的说。 一个时辰后。 “咳,我们跳过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老人背着手站在磨盘旁,并拢双腿,面色如常,淡然道:“婉儿啊,为师要教你的,是如何御气。你且来看。” 老师父右手前抵,缓缓推动,空气宛若透明的桌布,出现了层层涟漪。 在婉儿那略带震惊的目光注视下,一缕缕rou眼可见的气息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环绕在师父掌前。 这绝非师父此前旱烟袋冒出的烟雾,似是自天地间长存之气息,自己却从未注意到。 老师父打起了一套拳法,苍老的嗓音缓缓讲述着: “万物存气,天地存灵,御气之道,自古而存。 婉儿你要记住,万道相通,自有其束,万物互明,自有其助,御气之道不只是武之道。 此为天地众生共藏之道。” 上官婉儿目中带着几分亮光,下意识学着师父晃动手臂,但总是摸不到深邃。 老师父忽地对前打出一拳,一抹拳影绽出,转瞬化作一阵疾风,远处的几颗柳树高高的摆起枝丫。 老人含笑道:“这就是你接下来要学的东西。” 婉儿喜道:“师父,弟子该如何练习?” “为师自会教你,莫急,”老人摆摆手,走回磨台旁坐下,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招呼婉儿过去。 “你无论想学武还是想学笔法,为师能教你的就是这些,一样的东西。” 上官婉儿颇为认真地点点头,道:“弟子若能学有所成,定不忘师父教诲之恩!” “婉儿你要知道,这世上从来不缺奇人异士。” 老人缓声道: “有人能凭机关巧术以一敌百,有人天生神力万夫莫敌。 “有人以武入道一剑行天下,有人在文章之中读出了锦绣山河。 “有人更是偶然得了自然之灵气,有了种种特异之力。 “但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是在云中,还是在长安,御气之道都有它的天地,都有它光彩夺目的一面,因为此法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交融。 “你比如为师的这口烟。” 言说中,老人鼻尖冒出一溜儿烟雾,在老人面前聚成了一只巴掌大小的老虎,仰头发出一声虎啸,随之化归烟雾消散。 上官婉儿禁不住凑向前来,仔细看着那些旱烟袋,皱眉道:“弟子也要用这个吗?” “此物有害身体康健。” “那师父,弟子还要熬打力气吗?” 老人缓声道:“你底子已经不错了,若是你一个女子都不怕身段壮实如牛,自然也是可以继续熬打。” 上官婉儿看看自己的胳膊,又捏着袖子向上鼓了股,仔细思索了一阵。 “师父,弟子果然觉得御气之道更高明一些!” 老人顿时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