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惊鸿一笔(四)妄魔 (第2/3页)
如何走出来的…… “是我母亲在一旁鼓舞。” 上官婉儿目光挪回武大人面容上,眼底流波清澈,却是坦坦荡荡。 她道:“正如大人所言,我当时只是一个孩童,虽初时惧怕了些,但等那般恐惧渐渐退却,也就渐渐适应了关外的生活。 只是云中苦寒,民风彪悍,母亲不让我随意出门走动。 第一次踏出家门时,已是我去云中的三年之后,也就是大概七年前。” …… 数前七年。 关外云中之地。 一直开了缝隙的窗台后,有双眼睛在好奇的打量着窗外的花圃。 云中多荒漠、少雨水,大部分区域人烟稀少,在这里圈一个大院子并不用多少钱财,但将院子布置成山水错落的景致,那自然是要花费些功夫。 观察小院的那双眼睛颇为灵动。 三年的闭门不出,这双眼睛的主人已恢复了大半的生气。 些许对话声自侧旁飘来,说的是近来的营生如何。 那位本是被前呼后拥宰相儿媳的妇人,如今也要东奔西走,维持着这个被流放大族最后的体面。 不过两三年,母亲原本精致的面容已平添了不少细纹。 “婉儿?” 母亲注意到了窗后的身影,示意一旁几人停下话语,略微有些惊喜地向前几步。 “想出来逛逛吗?你整日在屋里,可是憋坏了。” 窗台后的女孩‘嗯’了声,像是受惊的小猫般退了回去。 母亲轻轻叹了声,目中带着几分歉然,又很快收拾心情,转身继续忙正事。 他们所在的镇子早就传开了。 自长安而来的大户上官家,家中有个不出门的小千金,两三年都不出闺阁半步。 那叫一个安稳。 为此事,婉儿母亲身旁也总是有人反复劝说: “夫人,小姐总是把自己关在房中,长久下去怕是会出问题。” “这不晒太阳,娃娃咋长得高呢?” “上官小姐这是有心病了,上官夫人可不能听之任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 要不咱们去算一卦?我认识个卦师算的可准了!” 每次,婉儿母亲都是报以少许歉然的笑意,言说自家女儿不过是性子有些孤僻,并不碍事。 实际上,这位母亲也时常去劝说自家女儿,想让她外出走走,与人接触。 而每当母亲提起这些,已经懂事的上官婉儿都只是答应一声,目光挪向手中书籍或是一旁画作。 一晃三年而过,婉儿已长大了不少,性子比起初来云中也开朗了许多,却依旧将自己关在那小楼中,鲜少外出走动。 这让婉儿母亲越发担心。 不断有人出些看似不错的主意,最初婉儿母亲并未答应,怕让女儿好不容易舒缓过来的心情再次糟糕。 但随着上官家家产越发丰厚,凑到跟前出谋划策的人越来越多,婉儿母亲逐渐动摇,开始让自己信赖的家丁护卫试上一试。 “谁若是能引得我女儿自楼中出到院子,自有重谢。” 最先登场的,是家中几位虎背熊腰的护院。 这几位护院摆几个雄壮的造型,展露出各自发达的胸肌,古铜色的皮肤泛着淡淡的光亮。 护院队队长更是把自己胸口拍的砰砰作响: “夫人请放心,洒家来府上当差前,走南闯北、耍猴耍大枪,靠的就是杂耍这个行当混口饭吃! 今天小姐她要是不出来,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尽力而为。” 婉儿母亲轻叹了声,温声道:“劳烦各位。” “夫人客气,洒家去也!” 护院队长扭头招呼一声:“牵洒家猴来!” 有个年轻点的汉子小声提醒:“大哥,您的猴前两年不是就放了,咱们改行当护卫了。” “嗯?” 队长扭头看去,露出几分意味深长的微笑。 年轻点的汉子顿时虎躯一震。 片刻后。 布置典雅的院落,那座小楼往日的安静被一阵锣鼓打破。 体壮如熊的护卫队长牵着一条麻绳,麻绳另一端套着个披着黑熊皮的汉子;后者脸上写满颓然,真想找个地方把自己埋起来。 噹噹噹~ 霎时,院中锣鼓喧嚣,吆喝不断,引得路人翘着脖子朝墙里张望,也引来街上的不少孩童爬树扒墙。 可,任凭那扮猴的汉子累的满头大汗,任那护院队长喉咙喊到冒烟,那小楼全无响动。 婉儿母亲面露不忍,向前道: “她应当是不想出来,我看不如就这般算了。” 护卫队长大手一挥:“男儿立世岂能畏缩不前!” “这是给几位的犒赏。” “多谢夫人!我们这就去外院巡逻!” 护卫队长淡定地接过了那鼓鼓的荷包,露出了几分真挚的笑容: “夫人您放心,由我们几个兄弟在,什么毛贼盗匪来了,都给他们打成猴!” 婉儿母亲微笑颔首,几名护院低头匆匆溜走。 但这几个护院也给了这位夫人少许启发,依靠动静吸引上官婉儿出门的思路,倒是保留了下来。 于是,又过了两天。 方圆数十里,但凡有点名气的文人墨客,今日大多聚在了上官府中,被请来参加一场文宴。 在长安城中,人们一提起云中,往往就会提到云中荒漠的苦寒,谈到云中各处潜藏的古老遗迹。 可真正在这里生活一段时日,会发现这里其实…… 也挺普通。 在云中的宜居之地,不会有什么吞人的黄沙,各处也都被前人栽种了防沙的林木。 上官家选择的落脚之地也是离长安最近的大榛,来往商旅颇多,是西边的人们想去长安的必经之途。 虽然这里的文人数量着实不多,但多少也是有些的。 婉儿母亲拿出了几件长安城较为常见的机关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