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可怜的戴维斯 (第2/2页)
为了一颗止痛药,竟然半夜偷偷盗窃收缴的非法药物。” 他身体上的痛苦消失了,却又开始饱受心灵上痛苦的折磨。 不过这大半夜的往返拿药,折腾了半宿,之前又一直没睡好,实在是太累了。 所以没过多久,摆脱了膝盖疼痛的他,很快就陷入沉睡之中。 似乎是释放了心中某种积蓄已久的情绪,又抑或是放下包袱豁出去了。 总之,这一晚,他睡得香极了。 第二天起来,神清气爽,膝盖依然感觉不到疼痛。 “简直妙极了!辉瑞这帮废物,为什么就造不出这么好的药!” 戴维斯日常辱骂完药企,精神抖擞地驱车去上班。 他走进总部大楼,看向迎面走来的职员,露出了一丝微笑。 对面的职员浑身一哆嗦,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颤声打着招呼:“局长,早…早上好。” 戴维斯和蔼可亲地拍着对方的肩膀,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走廊里。 “亲爱的汤姆,你今天看起来很棒,我记住你了,希望你的工作也干得这么漂亮。” 汤姆哭丧着脸,不敢动弹:“噢,谢谢老板,这是我的荣幸。” 戴维斯满意地点点头,大步流星地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身后的人们在窃窃私语,纷纷揣测着发生了什么,竟然让局长大人一夜之间从暴躁魔鬼变成亲切的天使。 ****** 于此同时,在华夏,出现了大批海外患者前来治病的奇观。 他们一脸好奇地出现在一线城市的各大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等到病情好转之后再飞回去。 各大医院则靠着这帮海外病人都挣得盆满钵满。 鹰国的病人过来治疗都是由保险公司买单,一个个钱给的非常大方,什么都要最好的,而且治疗方案早都准备好,压根不用医院费太多心,还能跟海外同行交流治疗经验,简直美滋滋。 鹰国的保险公司也很满意,因为华夏的医疗费用比鹰国低多了,就算包了病人的往返机票,他们也大幅削减了成本。 病人也很满意,他们经济条件都还不错,比较注重治疗体验,吃了止痛药以后,疼痛大减,比在鹰国治病舒服多了,而且治疗之余还能顺便在华夏旅旅游。 三方都可谓是赢麻了。 卫康并不知道华夏医院里所发生的这一切。 他更加不知道FdA的戴维斯局长因为三清止痛药而饱受折磨。 他只知道,三清止痛药销量一直在飞速增长。 止痛药卖得太好了,三清药业的生产线也变得十分忙碌。 现在国内的药品销售公司都不停地打来电话,希望能提前给他们发货。 所有人都没想到,一款只是简单在网上公布了一下的止痛药,竟然会卖得这么好。 之前他们代理销售的一些止痛药,尤其是阿片类的,几乎都卖不动了。 三清止痛药上市以后,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这些阿片类止痛药了,也就是那些有成瘾性的神经麻醉类止痛药。 很多人都对这类药物有一定的恐惧心里,特别是在国内的管制环境下。 之前是没办法,因为疼起来的时候,不用这类止痛药根本扛不住。 现在有了三清止痛药,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许多医生一开始还比较谨慎,毕竟三清的止痛药才刚上市,还处在临床四期实验的阶段,他们也担心会有什么未知的副作用。 但是至少从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短期少量服用,是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和成瘾性的,而且应用的症状广泛,几乎能适应各种疼痛感。 国内市场的销售比国外还要好。 因为在国内,三清已经树立起民族企业的品牌形象了。 卫康也成为年轻人的新一代偶像。 卫康的粉丝团队也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死忠。 他们都在网上呼吁,在卫康的主页留言,希望他能够研发出更多更好的特效药。 甚至还列了个当前急需解决的疾病清单。 希望三清能够为自己尽快研发特效药。 卫康看到这些留言,也都惊呆了,边笑边摇头。 这是把他当叮当猫了吗? 还是许愿的菩萨? 特效药哪有那么好研发的? 虽然他有系统,但是也不是想要什么药就有什么药的。 而且有些网友的提议就很离谱。 什么基因强化药剂,什么长生不老药,什么不做人的变身药物。 听听这些话,这是他目前能搞定的药吗? 不过那个当前急需特效药的疾病清单还是有点意思。 以后未尝不可照着这个方向研发新药。 毕竟三清研发新药的目标是满足社会需求,也就是满足病人的需求。 卫康看着清单,若有所思。 忽然,有人敲门。 抬头一看,闻人龙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他抱着一沓文件,一脸得意洋洋的表情,仿佛邀功似地走了进来。 “老板,男性避孕药的临床实验非常顺利,现在已经进入临床三期了。” “诺,这是之前临床一期和二期实验的报告,请您查看。” 卫康顿时大为惊讶,这个男性避孕药在国内的临床试验一直都不是很顺利。 毕竟在华夏的文化环境下,有这个需求的国内男性还是比较少的。 一般都是女性服用避孕药比较多,男性在这方面没有太主动的想法。 华夏男性对后代的渴望和家庭责任感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 除非年纪太小,条件太差,一般女朋友怀孕之后,大部分男人都会担负起责任来。 就算是情场浪子,也经常做出奉子成婚这种事。 所以他之前都担心国内上市了没人买,还打算主攻海外市场。 毕竟外国男人自由不羁,不负责任的恋爱作风是出了名的。 这个男性避孕药应该很对他们的胃口,能极大满足他们不付赡养费的需求。 所以临床一期实验的时候,三清花了不少钱才招募来几十个试药人。 临床二期需要的人数更多,大概要两三百人,结果一直都没凑够人数。 导致这款新药的临床进展一直处于拖延状态。 没想到忽然就突飞猛进,完成了临床二期试验,还快进到了临床三期? 他心里疑惑着,脸上却不动声色,接过临床试验数据,仔细看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