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老妇人 (第2/2页)
招呼?” 摆摊儿老者见状,咧嘴问道:“再来一碗羊羹?” 刘清点了点头,指着杜亭声,“状元郎掏钱吧。” 同是以心声与杜亭声说道:“你自个儿要小心,不能只做个文人,能成为儒家炼气士最好,要是不行,起码也得是炼气士。” 刘清是没法子以儒家炼气法门修行的,他入门的炼气法子,其实就是路边摊的那种,还是栾溪给的。 无论刘清自己承认与否,有几件事情,他饿了如何都没法儿改变。 他刘清是半神之身,与那后世天庭的掌权者,无异。 他刘清,天然要更亲近道门一些。 冷不丁开口道:“亭声,你觉得,家与教,区别在哪儿?” 杜亭声满脸疑惑,笑着摇头,吃了一块儿羊rou。 刘清接着说道:“一家之见,你们两人也都不是外人,说出来倒是不怕贻笑大方。” 颜敬辞笑道:“伏龙大人有何高见?” 杜亭声也说道:“还请师兄指点一二。” 一袭灰衫翻起白眼,没好气瞥眼向二人,心说到底是世风日下,一个个都学什么去了?学着溜须拍马么? 抿了一口酒,刘清轻声道:“我觉得,诸如道家儒家,是个派别,是做学问的地方。而教,如同字义,教也。” 颜敬辞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杜亭声则恭恭敬敬起身,作揖行礼,轻声道:“谢师兄指点,亭声懂了。” 年轻人又抿了一口酒,随口道:“懂了就快吃,吃完了回去忙去。要是谁敢欺负你,就喊师兄,如今师兄身边可有一位颜如玉。” 杜亭声满面疑惑,“颜如玉?” 刘清指向身边白衣,摊开双手。 少年状元,脸皮抽搐不停,只觉得读书这么些年,白读了。 好颜如玉,早知道颜如玉这样儿,我读个屁的圣贤书。 当个泥瓦匠不好么? …… 小槐冬自个儿去跑去杨婆婆家里,老妇人独坐在小院儿树下,正走神儿呢,连槐冬推门进来都不晓得。 小丫头嗖一声跑过去,站在杨婆婆身前,大声说道:“杨婆婆!我饿了!” 其实只要在梨茶镇,每天槐冬都要来看看杨婆婆的。 老妇人这才被惊醒,看向槐冬是一脸笑意,可瞧见小丫头穿的极其单薄,忍不住说道:“都十月份了,还穿这么少?你这不长个儿的毛病,多半是动出来的。” 槐冬闻言,有些埋怨,“杨婆婆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杨婆婆笑了笑,问道:“想吃啥?” 小丫头暗自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杨婆婆的儿子儿媳,最喜欢吃什么,今天我就要吃什么。” 老妇人一愣,她心里清楚,这帮孩子从来不在自己面前提儿子儿媳,今个儿是怎么啦? 槐冬撒娇道:“我就想吃嘛!杨婆婆做是不做?” 老妇人挤出个笑容,“想吃,我就给你做。” 说完便转身去了小厨房,留下小丫头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脸上笑意不断。 杨婆婆身子一天比一天差,撑着一口气,是想给黄椿主持婚事。可黄椿也不晓得为什么,婚事一推再推,原本九月份就要成亲,硬生生拖到了现在,结果又说,明年开春才成亲。 杨婆婆心里清楚,黄椿与高柚儿,是硬逼着自个儿多活些日子。 老妇人一个人在厨房,边摘菜边掉眼泪。 儿子杨生木,活着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那槐花疙瘩,她每年等槐花开的时候,都要去摘上好多,晒干留着。 可往往今年摘时,去年的已经留不住了。 儿媳妇叫柳河,名字跟个男子似的,却是温柔至极,持家有方。柳河最爱吃的,是山上成熟的梨子,掏出梨核,灌进去蜂蜜川贝,说是既好吃又能治咳嗽呢。 槐冬爱吃rou,便做了一碗红烧rou。 如今家里又不缺钱,几个丫头隔三差五来,偷偷摸摸要放下许多银钱才走。 老妇人依次将吃食端出来,摸了摸槐冬脑袋,笑着说:“好些年没做这个,手艺生疏了,凑活着吃啊。” 槐冬轻轻低下头,她当然知道杨婆婆为什么会手生。 离开的的人是实实在在的离开了,可这小院儿,四处都是他们的痕迹。杨婆婆又怕自己连这最后一点儿痕迹都见不到了,又每天都在这种煎熬中,过了好些年了。 槐冬猛地抬头,擦了擦眼泪,咧嘴笑道:“杨婆婆,我送你个大礼物。” 话说完,院子门吱呀一声被推来,一对夫妇站在门口,两人手掌不知不觉就合在一起,浑身颤抖不停。 老妇人忽然就瘫软下来,瘫坐在凳子上,看着门口两道身影,嘴巴开合不断,可愣是发不出一丁点儿声音。 最后还是没说出话,只是老眼浑浊,又笑又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