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世道如此斑斓 (第3/4页)
士了。 漓潇点了点头,将槐冬抱起来往二楼走去,刚刚上楼,一个醉醺醺的中年人摇摇晃晃走入游方客栈。 读书人一见桌上一碟灰菜,抄起筷子就吃,都没与刘清说话。 刘清苦笑道:“先生啊!学生在这儿站着呢,先瞅一眼成不?” 苏濡这才转头,故作惊讶,“咦?臭小子什么时候来的?” 装吧!我看你装到啥时候去。 “先生啊!我去了一趟书院,差点儿给那季农打了一顿,你得给我讨个公道。” 苏濡理都没理刘清,几口吃干净灰菜,打了个饱嗝儿,然后才转头,语重心长,笑盈盈道:“刘清啊!你师弟只是个文弱书生,以后要多照看他,得让他把你那座清漓山当做靠山啊!” 得嘞!有个师弟,自个儿就成了这没地位的了,差点儿给人打了,当先生的理都不理会。 结果苏濡伸手过来,一只手按住刘清肩头,另一手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皮夹子,递给刘清后笑着说道:“以前先生没钱,买不起好刻刀,如今还算混的过去,补给你的。” 话音刚落,刘清猛地转头,一下子就觉得眼睛干疼。 苏濡笑着说:“呦呦呦,我这是养了一闺女是么?” 刘清这才回头,沉声道:“多谢先生把那个不学好的刘清从岔路口拉回来。” 苏濡摇头道:“没走岔路,又怎能知道哪条路是正道?再说了,我们自以为的正道,对走在另一条路上的人来说,会不会也只是岔路?” 又将手中半壶酒水递给刘清,轻声道:“清儿,其实先生也觉得,人也好,神也罢,但凡心有人性,便是人。就如同将来你要帮着分封的山水神灵,哪个不是人?相比早先那次,不同之处在于,乔坤温讳之流,被封赏时,封神之人便自称是受命于天。只不过他们那所谓的天,与咱们头顶清清白白的天是两回事,不过是一些与你一般,有着古神血统的人,自立的天庭罢了。而这次,不会是什么受命于天了,而是受命于人。所以说,不必心中那么抵触,咱们封的,是人,而不是视人间生灵为蝼蚁的后世神灵。” 说着便咧嘴一笑,“给你个重担子,日后若是碰到极其喜欢的后辈,可以给自个儿寻个小师弟的。不过一定要说清楚啊!是学问一事的小师弟,与你那拳法剑术无关。” 漓潇从二楼走下来,十分别扭的施了个万福,面向苏濡,轻声道:“苏先生放心吧,我会看好他的。” 说完便落座于另一侧,与刘清面对面。 中年人喝着酒,有些开心,十分开心。 “一晃神儿的功夫,小家伙成了大剑客?还带个媳妇儿回来,真不错。” 刘清笑着说道:“亭声是哪儿人啊?家中诸事先生都可以与我说一说,日后能照拂的,尽量照顾些。” 也就这么一个师弟,能照顾自然要照顾些。 漓潇又给苏濡倒了一杯酒,一副贤惠儿媳妇模样。 苏濡摇头道:“亭声比不得你,自小就是苦命孩子,是越人,小时候爹娘给越国兵卒随手杀了,留下他一个人,一路往秦国逃难,跑了三年才到秦国边界,给我碰到了,就带回来了。” 刘清沉默了片刻,沉声道:“知道了。” 所有他人的不幸,不好去当面说,更不好背后说。自以为的直率言语,传去他人耳中,很可能会变做一柄两边儿开刃的刀子,伤人又伤己。 想着去同情他人时,得先想想,人家需不需要你的同情。 苏濡笑道:“没关系,亭声从没觉得这是不能说的,他就是觉得,以身为越人为耻。” 或许怕漓潇听不懂,苏濡又转头对着漓潇,轻声道:“人世间有那些偏执之人,瞧着心善面善,却偏偏觉得穷人就是过得不好,身有残疾之人就是没法儿在人前抬起头了。美其名曰是关心人家,事实上,不过是在人家面前显摆罢了。” 刘清接着说道:“以寻常眼观不寻常的人,才是最大的尊重。” 先生学生一齐点头,漓潇只得低下头。 其实心中叹了一口气,心说我就这么像个傻子么? 苏濡笑着起身,往二楼走去,未回头,只是轻声说道:“为何是伏龙而不是束龙,这个值得你多加思量。” 刘清灌了一口酒,也未转头,冷不丁开口问道:“先生,生而为人,我当如何?” 苏濡笑道:“当笑看人间。” 生而为人,自有诸多不幸。 有人三餐压倒脊梁柱,一文钱极可能救活一条命。有人锦衣玉食,躺在钱窝儿里,却夜夜难眠。 有人穷也不生jianian计,也有人富也不长良心。 有那踏入仙途的炼气士一刀切干净与俗世的诸多羁绊,也有明明已经破开十二境,扶摇九霄之上的山巅人,每逢那已经不晓得多少年没过的生辰时,十分想念家中一碗简简单单的臊子面。 有那游侠行走人间,剑虽无锋,但见不平,也要拔剑。有那武夫敢为不平事出拳,意气长鸣。 有和尚不愿成佛,不念佛号,不吃斋饭,却靠着双脚,要走出个众生平等。 更有那读书人,为着心中一点浩然,竭力治学,只想给人世间留下些教人不得不点头称是,如同明光大道的道理。 有一处渡口,一座小岛,两处牌林,三处战场。 虽无城墙,却有向死之心,坚不可摧。 有一场大战,死伤无数。 死了的恨自己未能多出一剑一拳,活着恨自己未能以身赴死。 人有三万六千思,人又何止三万六千种。 如此斑斓,善恶并存,故为世道。 那些个说死就死的,谁的心里还没住着个不会变老的姑娘,谁的心中还没有一处小院,几间屋子? 少一院亮光,却换天下万家灯火通明。 为的不过是聚起星星之火,澄清这天上地下。 漓潇笑问道:“想什么呢?” 刘清深吸一口气,“想着自己能做些什么?” …… 今年推迟的春闱,在五月初五,端午那天开始,连考三场,每场三日。中试者则与寻常惯例相同,于次月殿试,由皇帝亲自作为考官,点出头名状元,以及探花榜眼。 初五那天,众人起了个大早,天还未亮,那位薛掌柜便端来了粽子。 说是今年赶上了,吃了粽子,必中贡士,然后殿试一过,必是甲榜头名,以状元身份吃那琼林宴。 一句吉祥话而已,却令众人心情大好。 特别是溪盉,当时拉着杜亭声,笑着说道:“不说什么状元郎,师叔只要中了会元,我以后就也来考,做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状元。” 刘清倒是没开口就是会元状元,只是拍了拍杜亭声肩头,笑道:“大秦如今纵横九万里,日后还会更大,九万里挑一,考个什么都已经极其厉害了。你师兄都二十有一了,连个秀才都不是。” 苏濡轻咳一声,瞪眼过去,没好气道:“臭小子骂人是不是?” 待送杜亭声进去考场,刘清便跑去寻白骆。那家伙要立刻带兵南下平越,得去送送才行。 还是在那座销魂桥,数十万秦军就在东侧,刘清青衫背剑,拎着一壶酒来此。 “也不晓得送你个什么,这是我开的酒仙庐,自产的槐冬酒。” 白骆笑着接住,将酒壶挂在腰间,朗声道:“南下平越,也不晓得到猴年马月才能再见,酒我收下了,日后再喝。刘清,我白骆算是你的朋友吧?” 刘清笑道:“你不是谁是?” 白骆退后一步,抱拳道:“烦劳以剑气为我三军开路!” 一袭青衫瞬间拔出长剑,转身向南,左手持剑划向天幕。 一道青色剑光往南直下,沿途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