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路上闲人少 (第2/4页)
与我结仇,我便让你们瞧瞧,我刘某人破境之时,何等景象。 龙丘桃溪取出一封信,一脸笑意,显得满不在乎。 “我想了痕久,有些事自欺欺人可不行,所以给你这封信。你破境之后,我就返回神鹿洲了。” 刘清接过信,点了点头,并未开口。 龙丘桃溪也没说什么,依旧是一脸笑意,只不过笑的有些僵硬。 “我其实觉得,漓潇漂亮的也就那样儿。” 刘清开口道:“反正在我这儿,漓潇就是最好看的。” 龙丘桃溪便再没话说,只是站在青衫剑客身旁,依旧是一脸笑意。 柴黄暗自叹了一口气,却被溪盉抬头问道:“跟你有啥关系,你叹个啥子气?” 柴黄板着脸,“大人的事儿,小孩子少管。” 溪盉只得吐了吐舌头,接着去抄书。 其实柴黄心中在想着,什么狗屁情情爱爱,耽误修行。 槐冬猛地跑来,到龙丘桃溪身旁,咧嘴一笑,轻声道:“桃溪jiejie,送你个东西,不许嫌弃啊!” 说着递去一个花环,是由先前路边儿采摘的桃枝所做成。 给龙丘桃溪戴在头上,槐冬哇了一声,说桃溪jiejie戴桃枝儿,可真好看。 刘清未曾回头,只是心里暖暖的。 自家的小丫头,都会给当师傅当哥哥的解围。 我清漓山,最有人情味。 好像我刘清,又最无情。 猛地御剑而起,悬停核舟之外,刘清轻声道:“你们在后面来,我先走,去一趟潼谷关城。” 溪盉扭过头,苦兮兮道:“师傅自个儿去玩儿玩,又不带我。” 刘清笑道:“你们在风陵渡等我,我去一趟潼谷关,立马儿折返回去。” 如今来说,御剑是比核舟要快的,当然说的是在陆地。 两万里而已,用不了多久。 一道剑光顺着河水西去,眨眼间便已经瞧不见,小溪盉撇了撇嘴,抬头道:“老柴,我要去练剑了,不许拦我知道吗?” 柴黄笑道:“你师傅才出去几百里,眨眼就又回来了,你可以试试。” 小丫头撇了撇嘴,苦兮兮道:“柴叔叔,你最好啦!” 结果龙丘桃溪转头,瞪眼道:“写不写,不写给你从船上丢下去。” 溪盉哼哼唧唧,嘟囔道:“师娘干娘,没一个脾气好的。” 早晨御剑,走走停停,尚未午时,刘清便已经走到了潼谷关。 如今御剑,比之寻常渡船,还是要快的。 当然了核舟只是钱没到位,要是大把大把往里头撒泉儿,刘清怎么都追不上的。 估计漓潇御剑,如今穿越胜神洲南北,也要不了几天。寻常渡船,十天起步。 若是一旦到达炼虚,就能赶上大渡船速度,破入登楼,便可跨洲御剑了。 不过还是极少人会选择只身跨洲,因为海水之凶险,向来没有什么定数。 过了渭水与河水汇集之处,瞬间便到了那城门之下。 按大师姐说的,师傅那柄佩剑,是开天辟地之后的第一柄剑,乃是那位剑神手中之剑。 古之天廷,杀力最高者,独剑神一人。 而那位剑神的转世之身,就在潼谷关,还与刘清同姓,叫做刘小北。 此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东进长安的重要关隘。 大师姐说了,能不能给漓潇分担过一些,就看去那座神女庙一趟之后会怎样了。 走入潼谷关,还没有走几步,迎面便走来一队黑甲,刘清见过,正是当年独自南下,在江北见着的那队黑甲。 有个年轻人翻身下马,走过来,抱拳笑道:“见过刘山主,在下白骆,在这儿等刘山主许久了。” 刘清抱拳回礼,轻声道:“将军可能不记得我,我倒是记得将军,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白骆哈哈一笑,“刘山主真会说笑,咱俩怎么可能见过?” 刘清笑了笑,轻声道:“现在说起来,已经是近六年前了,冬月前后,在大江北侧见过将军。” 那时的白骆,曾经转头,与刘清对视一眼。 只不过时隔多年,只是南下路上匆匆打了个照面而已,不记得也正常。刘清记得,是因为当时太过小心谨慎了。 白骆想了又想,还是想不起来,只得抱歉一声。 “苏先生在长安城,与陛下商议了某些事情,拟了一道圣旨,我拿来给刘先生。” 是拿不是传。 说着便将手中圣旨递过来,然后小声说道:“我打小儿就想把赵桥的腿打折,可君臣有别,没法子下手,刘山主此举,大快人心。若是不嫌弃,交个朋友如何?” 刘清笑道:“白兄可是白老将军的孙子?” 如同冶卢的齐远父子,秦国白家三代,均是虎将。眼前白骆最多也就是二十五六,已经是一身三品将军甲。 白骆笑道:“刘兄交朋友,还得看家世?” 刘清也笑了笑,“生为秦人,哪个不敬仰白老将军?” 没去看那道圣旨,刘清笑着递去一壶酒,轻声道:“我要去一趟神女庙,估计得耽误个把时辰,白兄若是不忙,安顿好兄弟们,寻个酒楼等我,到时我再找你便是。” 白骆笑道:“不忙,忙个球,歇小半个月就要南下去打越国了。” 刘清点了点头,抱拳离去。 神女庙在潼谷关西头儿,倚着渭水而建,据当地传说,是这位神女护佑一方平安,极其灵验。 不大不小的一间庙宇,与小浊天那青艾山的山神庙差不了多少。 一步踏入,并无异常。 这庙宇尚未荒废,香火极好,只不过并无庙祝在旁。 刘清先是取出一柱香,点燃后手持作揖,然后插进香炉。 退后三步,青衫背剑的年轻人拱手道:“刘清见过前辈。” 一声落下,未见响动。 刘清再此拱手,大声道:“晚辈刘清,见过前辈。” 依旧没什么动静,刘清苦笑一声,抱拳道:“木秋山关门弟子,见过前辈。” 猛地一阵光华,熟悉的感觉,如同被一只大手拉扯离开,刘清瞬间消失不见。 再看清时,已经身在一处玄妙之地。 东南西北,依次是春夏秋冬。 正东边儿花香四溢,万物生发。南边儿是那大片林子,树木郁郁葱葱,蝉鸣不止。西边叶落枝枯,地上野草都是枯黄无比。北边儿是茫茫雪原,除却白色,再无旁的。 唯独一条小河贯穿四方,划了一个圆,处处是源头,处处是结尾。 正中间有一座巨大石台,占地方圆三百丈,高九十九丈。石台之上有个裸足白衣的女子,懒洋洋趴在一张木桌上,只不过身形虚幻。 刘清在南方,往前跨出一步,便已经在那石台底下。 “晚辈刘清,见过前辈。” 话音刚落,一股子巨力便将刘清拉扯至石台之上。那懒洋洋趴着的绝美女子,微微抬眼,笑问道:“你是小家伙的徒弟?见过小红豆没有?” 刘清一脸疑惑,心说什么小红豆?师傅在这位前辈嘴里,都是小家伙了? 还不等刘清作答,那女子猛地皱起眉头,“你是她的儿子?” 刘清只得苦笑道:“我娘亲叫何雅茹,我也没见过她,我大师姐说你们应该相识的。” 白衣女子缓缓起身,身形高大,足足比刘清高半个头。 “认识是认识,只不过算不得朋友。” 刘清苦笑不停,不是朋友,估计就是仇人了。 谁知那女子又是微微一笑,轻声道:“来,叫句小姨听听。” 刘清皱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