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落山河碎_第六十五章 一山热心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一山热心肠 (第4/4页)

教书先生。

    当时那位一国状元出身的年轻人,二话不说就选了去瘦篙洲,因为和尚说了,救他们的那位年轻剑仙,最早是打算将他们送去那处山村的。

    结果布衣和尚思量了片刻,还是让他们二人去了金乌洲。

    布衣和尚从牛贺洲返回,却有个一身黑衣,游侠儿装扮,背后长剑无鞘亦无锋的中年人,等着布衣和尚。

    布衣和尚与那人坐在一处山巅,喝了几杯茶才笑着开口:“你们墨家不是不愿管么?老和尚我帮忙管,还不高兴了?”

    黑衣中年人抿了一口茶,笑道:“管不管的,都无所谓,只是想来问一问佛爷,是不是打算将这羁縻国,当做一处试验之地?”

    布衣和尚摇了摇头,轻声道:“和尚我没那么大心气,这烂摊子是留给某个人,让他来看看,究竟要如何办。”

    黑衣中年人神色凝重,沉声道:“你是想让他瞧一瞧,有个高高在上,却时不时插手人间事,帮着行云布雨,抵挡天灾的存在。与一个同样高高在上,却好也不插手,坏也不插手的存在,有什么区别?”

    和尚双手合十,口念啊弥陀佛。

    “何故,有人想要在这其中寻个答案,你觉得可能吗?”

    这位墨家侠客摇了摇头,苦笑道:“诸子百家研究数万年,来来回回也只能给出一个答案。我们又能如何?”

    布衣和尚摇了摇头,笑道:“不一定的,最起码也要敢想敢做嘛!”

    ……

    长安城里,苏濡领着杜亭声去到一处客栈,极其悠久,起码祖上三十代就在经营这座客栈。不过这些年来,生意却愈加不好。

    走进游方客栈,苏濡笑着招呼来一位小厮,轻声道:“备两间上房,烫两壶好酒,我的弟子走了数万里前来赶考,怎么都得好吃好喝的。”

    一整天没来客人,都要愁死这伙计了,万一客栈关门,自个儿也没什么手艺,喝西北风去?

    怕是觉得旁人都要睡着了,这小厮大喊一声:“两位客爷,要两间上房,再烫两壶好酒。”

    说完才笑咪咪走去,招呼二人落座,笑问道:“酒倒是能喝饱,可不顶饿啊!两位就这么干喝?”

    苏濡笑道:“我记得你家那凉拌灰菜不错,还有吗?”

    年轻伙计笑了笑,轻声道:“呦!这位先生还是老主顾呢?我都在这客栈干了七年了,许是眼拙愣是想不起来您了。灰菜倒是有,可那是去年摘出来晾干的,泡好之后端上来,虽说与时兴的没什么区别,不过还是得跟您说清楚。”

    苏濡摇了摇头,笑道:“晓得晓得,快去准备吧。另外再来两碗花面,一碟儿土豆丝儿。”

    年轻伙计说了句得嘞,救跑去后厨了。

    杜亭声询问道:“先生,曾经来过这个客栈?”

    苏濡笑了笑,随口道:“来的时候有些早,这伙计才干了七年,自然没见过我,估计他要是干个七十年,就认得我了。”

    杜亭声眼神古怪,憨笑一声,扭扭捏捏问道:“先生?你到底多大岁数?神仙岁数都很大,且能驻颜,你是不是也已经活了几千年了?”

    苏濡瞪眼道:“你家先生有那么老,我还年轻呢,别把我说老了。”

    不一会儿两碗热腾腾的花面便端了上来,土豆丝与酒也来了。

    年轻伙计说灰菜得泡一会儿,两位先吃着,待会儿就上来。

    还没吃几口,有个发须皆白,但精神抖擞的老者缓缓走来。

    苏濡并未起身,杜亭声却赶忙起身,对着那位老者作揖。

    老人笑着走来,拱手抱拳,恭恭敬敬喊了句苏先生。

    远处年轻伙计面色古怪,心说怎么一个老头儿,对个中年人如此恭敬?还叫苏先生?

    结果接下来的对话,更让这小伙计嘴角抽搐不停。

    只见那读书人转头说了句再来一碗花面,重新看向老者时,语重心长,叹气道:“小白啊!一晃多年不见,咋个长得这么老了?”

    杜亭声不敢落座,便在一旁倒酒。

    白老将军缓缓落座,苦笑道:“也差不多一甲子没见了,我老成这样是没法子的事情,可苏先生却与当年没有半点儿变化啊!”

    苏濡摆了摆手,笑道:“老了老了,瞧着不老,可年龄还是比你大的。”

    读书人漫不经心道:“说吧,所为何事?”

    白老将军苦笑一声,叹气道:“苏先生来长安,所为何事?”

    读书人淡然道:“大弟子光顾着学拳学剑,不好好做学问,我这好不容易收了个二弟子,打算让他考个状元回去。”

    说着瞪眼过去,“小白,别给我学生穿小鞋啊!他的状元郎,得堂堂正正考出来,要是给你们硬塞进来,我可就不高兴了。”

    一旁的杜亭声面色愈加古怪,怎么先生口中的穿小鞋,像是这位白先生会帮着自个儿作弊似的?

    白老将军叹了一口气,沉声道:“天下渡新任的那人,也是苏先生的弟子?”

    这话一出,苏濡满脸笑意,摆手道:“唉!别提了,大弟子没出息,修道资质与武道资质都差的不行,二十一的人了,才是个武道归元,炼气士的凝神境界。唉,丢人啊,不说了不说了。”

    说是丢人,你倒是别笑啊!

    二十一岁,已经是归元武夫,凝神修士了,还要怎样?非得一步踏入武道九境之上,或是那十二境之上的传说三境吗?

    白老将军苦笑道:“苏先生,秦国无意跟清漓山有什么争执,我们也不会由着蒲黄山之流坐大的,能不能转告刘清,让他收一收性子,待过些年头儿,他哪怕把蒲黄山连根拔起,秦国也不会说个不字。”

    苏濡放下筷子,耷拉着眼皮,问道:“是那皇帝让你当说客?还是张戬让你来的?”

    有个同是青衫的中年人,缓缓走来,满脸苦笑,作揖道:“苏先生,人间为重啊!”

    不知为何,苏濡一肚子气。可他也知道,气归气,就是不能朝着这些人出气。

    谁让那傻小子拳头大,剑气长呢?

    谁让那傻小子偏偏是我的弟子?

    ……

    龙丘桃溪与柴黄,领着溪盉与槐冬,启程望东去,打算去那观水书院。

    溪盉想见师傅师娘,可一想到要去书院,脑袋就大了。

    临走前,清漓山北麓已经梨花盛开,南麓的茶花也开了,半边儿山上白茫茫,半边儿山上粉嘟嘟的。

    可惜了,师傅师娘又不在,都看不见自家山头儿的花开嘞。

    寸锦峰那边儿,多了两个人,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

    钟灵儿早先在那成王府,就是在炼丹炉边儿上打下手,如今在紫珠身边做事,可谓是得心应手,而且再也没有先前那种言语苛责了。

    紫珠一口一个灵儿jiejie,全然没把钟灵儿当做什么下属,就连研制药方时,只要钟灵儿想看,紫珠是半点儿不会藏拙的。

    钟繇就有些闲了,本想着能帮忙干点儿什么,可紫珠跟钟灵儿都嫌弃他笨手笨脚的,一天就只能拎着水桶,一趟趟从井里打水,提去给田里的仙苗浇水。

    这天乔恒走上了寸锦峰,抛给钟繇一壶酒,老人在寸锦峰走了一会儿。

    乔恒笑着问道:“我们这山头儿,与旁的不一样吧?别家山头儿再如何,也得你帮着做些什么才给你供奉钱,咱家山头儿可不一样。”

    钟繇也笑着说:“山主是个热心肠,所以清漓山有一山的热心肠。”

    乔恒摇了摇头,没有接话,反倒是问道:“我已经破境神桥,愿意当我徒弟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