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难劝 (第3/4页)
一场瞧着声势浩大,其实对战二人都没伤筋动骨的打斗,将这个前不久才来天下渡的年轻人,推上了风口浪尖。就那些桥头铺子里,嘴没把门儿的,说的最多。 战事就没停歇过,但有规模的战事,估计两三个月内都不会有了。 结果刘清每天一大早就拎着酒葫芦出门,与趴在墙头的黄衣小姑娘说几句话,然后便去四处晃悠。黄昏时分回去做顿饭,黄衣小丫头会问着香味敲门,吃完之后还要恭恭敬敬抱拳,说多谢前辈赏饭吃,我可是又欠下一头妖了。 原本对米面都一视同仁的小丫头,此后直接将米饭打入冷宫。 一粒米一头妖?小丫头心说自个儿吃一碗米饭,就欠下一辈子还不完的债,还不如吃面呢。 刘清在外头四处乱晃,小半个月已经与本地人混的极其熟悉。 这天在一处小面摊儿坐着,要了一碗臊子面,吃得极香。 摊主是个瞧着年过六旬的老人,可其实,老人家已经有近千岁高龄了,只不过破境无望,也没本事南下杀了,就干脆支起面摊儿,看着那些儿郎来来去去。 这老者与刘清,算得上同乡一说。老者是爹娘死在了天下渡,然后被人接来,在天下渡长大的。可六岁之前,他其实活在胜神洲中北部,一个叫成纪的地方。 吃完面,刘清擦了擦嘴,笑问道:“不打算落叶归根?” 与将死之人说此类言语,有些不敬之嫌。可刘清觉得,该想远的就要想远点儿。 摊主笑道:“你倒是头一个问我这话的。先前是有人问过我,说好歹也是个活了上千年的老前辈,临了,还是光棍一人,不如乘着所剩日子,寻几个黄花闺女。” 刘清摇头一笑,老者继续说:“修士也是人啊!哪儿有什么宝刀不老?” 刘清眨了眨眼,心说这话我听不懂。 老者自言自语道:“家乡话都不会说,落哪门子叶,又归哪门子根?桃李林中,铁牌每日作响,他们的根又在哪儿?老头子我何来颜面。” 刘清微微一笑,“下次重回天下渡,我定予桃林李林各一捧土。” 丢下一枚贝化,年轻人瞬间消失。 摊主老头儿笑着摇头,轻声道:“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往东边儿,是十三洲的顶尖宗门扎堆之处,在这地方,出门溜个弯儿,指不定就碰到哪个宗的哪个大人物了。 刘清径直走去一处大宅院,那是瘦篙洲的万鞘宗常驻之处。 抬手敲门,有个少年人拉开门户,打量了一番,疑惑道:“你要找谁?” 刘清笑道:“你去禀报一下,就说是刘清来了。” 少年人将信将疑,往院里传音询问,片刻功夫而已,少年人收到准确回信,便将两扇门打开,请刘清进门。 关好门后,少年人才恭恭敬敬抱拳,低声道:“见过刘先生。” 刘清摆了摆手,笑道:“你们这里的主事人呢?” 少年人挠了挠头,指着里头一个屋子,苦笑道:“暮jiejie在洗澡。” 话音刚落,刘清顿时只觉得如遭雷劈,抱拳拱手道:“叨扰了,告辞。” 扭头儿便跑,恨不得御剑离开。 少年人再次挠头,心说这又是什么意思? 缓缓走回巷子,已经大半夜了,黄衣小姑娘眼皮子直打架,但还是把下巴架在墙头儿,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摆动不停。 刘清瞬身出现,小姑娘当即挥手,笑着说:“回来了?” 刘清点了点头,笑道:“明儿见。” 小姑娘点头如捣蒜,嗖一声跳下墙头儿,跑回屋子,钻被窝儿去了。 漓潇不喜欢这些繁琐事情,所以没跟着刘清四处瞎晃悠。可实在是一个人太过无聊,此刻一人坐在院中圆桌,伸出手臂,就这么半躺在桌子上。 感知到某人站在门口不敢进来,一下子就来了气。 门户吱呀一声打开,刘清讪笑着推开门,关门又闩好门,转头是却见那双仿佛拢来漫天星辰的眸子,当即便是一愣。 刘清缓缓走去,半蹲在石桌前,两人四目相对,谁也不眨眼睛。 最终还是刘清率先认输,手指头从石桌爬到一只玉手,脑袋不停往前凑,直到鼻尖微碰,见漓潇面色有些泛红,这才开口道:“想什么呢?我不是在这儿嘛!” 漓潇实在是忍不了了,坐直身子收起手臂,板着脸说道:“刘清你能不能正经点儿?” 某人一脸疑惑,认真道:“喜欢漓潇,是我活了这么久,干的最正经的事儿。” 不知怎的,漓潇冷不丁说道:“人家洗澡了,你怕什么?又没当着你面洗。” 刘清面色尴尬,无奈道:“不带这样的啊!” 漓潇撇了撇嘴,“我才不在乎呢。” 转而问道:“你是想给你个摊主一份心气,让他知道,哪怕死,也能死得其所?” 刘清摇了摇头,轻声道:“没这么想过,就是觉得,一个父母死在战场,儿女也死在战场,妻子更是死在他面前的人,一生都在天下渡,不该没人听说过。” 有极多极多的前辈,都没人听说过。 且不说妖族诉求,只说一旦给那些大妖破开天下渡,两方征伐,就得有多少凡人被殃及。 所以这天下渡的修士,才是真正的戍边人。 漓潇又问道:“为什么始终不进去小丫头家那座宅子?” 那个黄衣小姑娘,两年多来,就最近时候,每天夜里会跑去刘清那处宅子吃一顿饭。 对她来说,出了宅子大门,就好像行走于刀山火海之中。 刘清轻声道:“我不希望,是有人拿着朝气蓬勃的花草栽去她家院子。我希望未来的花团锦簇、阳光明媚,是她自己一把一把抓来的。” 漓潇点点头,轻声道:“刘清,你记不记得我与你说过,不要觉得世上好人很多,可现在我发现,我可能想错了。” 还以为她要说个什么,谁知漓潇缓缓站起,神色严肃,轻声道:“原来傻子要比好人多。” …… 夜里,刘清打开一封信,刘清看后微微一笑,提笔只写了一句话。 之后翻出那枚玉简,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打开。等回乡之后,与槐冬一起翻看吧。 翻出梨茶镇周遭那张舆图,仔细看去,梨茶两山之间的雾江岸,应该已经起了一大片宅子,未来更会有百花阁入驻,现如今已经隐隐有了一些门派景象。 方圆三百里,最西北边儿,距离长安也就不到千里路程,真可谓是在大秦皇家眼前。 按乔恒的想法,是要把梨茶二山合为一山,搬去那九座山头儿正中间,形成九星拱卫之势。可刘清却不太想早做决定,还是要等回乡再看。 可若是不搬,扶舟县到梨茶镇才多远? 耳畔忽然有人言,刘清瞬身出门,传音漓潇让别担心。 瞬息到了南边海岸,有个短裤草鞋的邋遢汉子,抛了一壶酒过来,笑道:“别怕,就是找你聊聊天。” 刘清拧开壶盖,灌了一口,笑问道:“前辈想要聊些什么?” 汉子笑道:“少跟我抖你那机灵劲儿,我来就是想问问你。凭什么就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到?” 刘清有些不知所措,心说我怎么就抖机灵了?叫你一声前辈不应该么? 见草鞋汉子瞪来,刘清只好说道:“我从没觉得什么事情,自己一定能做到。可我知道,如果不去试试,一定做不到。” 草鞋汉子撇了撇嘴,没好气道:“你真不是个写那些话本小说出身?” 好嘛!瞧瞧这句话,若是配上什么琵琶古琴,先抑后扬,在那些舒坦楼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