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户部税收,皇权特许,大内龙符,许清宵又要开始搞事了! (第2/5页)
,可现在我发现,陛下的意图,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她想让你把户部的水搅浑来。” 张靖压着声音开口,这些话他本来不需要说,可欠了许清宵人情,所以他还是决定过来说一趟,让许清宵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守仁明白,多谢张尚书提醒。” 许清宵的神色也变得十分严肃起来了,收起了轻浮。 实际上在牢中时,许清宵就到了这一点。 自己大闹刑部,为的是周楠伸冤,但也为了宣泄,仗刑侍郎,这是天大的事情,可陛下只是让自己调查平丘府赈灾案。 一开始许清宵也觉得,这是陛下的计谋,让自己硬着头皮接下这个案件,其目的是为了夺取兵符。 可现在细细想来,绝对不是这么简单,毕竟自己仗刑员外郎的时候,就可以出手制止了。 可偏偏一直等到自己要仗刑尚书的时候,才出手制止。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自己宣泄完,而是敲打六部。 让自己立出这个‘无法无天’的人设。 如此一来,陛下再把自己安放在户部当中,最起码户部就不敢找自己麻烦,给自己穿小鞋?那不是自找苦吃吗? 这才是陛下的谋算。 如今张靖张大人这么一说,许清宵就更加笃定了。 女帝当真聪慧啊,能成为皇帝的人,没有一个是普通人。 昨日发生的事情,许清宵倒不觉得什么,毕竟女帝也是人,有点个人情绪很正常,但大局上女帝不会出一点错。 有这样的皇帝,其实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任何事情都有目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国家,而不是个人。 “你明白就好,如果需要刑部帮忙,直接来刑部就好,自先帝北伐,户部一直都有些古怪,我虽与顾言大人是东明会之人,但刑部是刑部,户部又是户部。” “只要是为大魏,我一切无言,但若有人存私心,该如何查办,就如何查办。” 张靖说到这里的时候,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因为很多事情,他也只是知道一点点,需要许清宵自己去查。 不过张靖张尚书这番话的意思也很简单。 他是刑部的尚书,是朝臣,可以为大魏死而后已,党派不党派的,这是朝势问题,涉及到了国家根本,他绝对不会答应的。 “有张尚书此言,清宵便安心了。” 许清宵起身,朝着张靖一拜。 “得了,别假惺惺的了,这个月好好在这里待着,等禁足结束后,没事来刑部坐坐,查查案子,别想着偷懒。” 说到这里,张靖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起身离开,他还有事先走了。 “老张,慢走。” 许清宵喊了一声。 张靖楞了一下,最终没什么说的,走人了。 等人走后,许清宵的声音响起了。 “杨豹,持我手令,去一趟户部,让他们准备三十年来所有税收卷宗明细。” 许清宵开口。 既然这个月被禁足,那就老老实实坐在家里先备好功课再说。 一刻钟后。 杨豹回来了,不过是空着手回来的。 “怎么?他们不给吗?” 许清宵煮茶问道。 “不是不给,是太多了,大人,我得叫几个帮手。” 杨豹哭丧着脸说道。 不是人家不给,而是给的太多了,他必须要喊人过去。 “呃......” 许清宵不说话了。 不多时,杨豹喊着赵大赵二和李健李康四人去了户部。 来来回回,一个又一个箱子搬过来了,足足四十多个大箱子,里面是户部这三十年来的税收卷宗。 很显然户部很聪明,不敢给自己穿小鞋,但能给自己制造麻烦。 查税是吧?给你所有的,让你慢慢查。 四十多个大箱子,你当真要认认真真看,也得好一段时间,这是户部的小手段,比刑部要精明多了。 不得不说,这户部就是聪明啊。 按理说给点总和就行,可对方运来这么多资料,就是摆明着要让自己先安静一会。 喝了口茶。 许清宵倒也不在意户部这个手段,起身找到去年的卷宗,开始认真观看了。 许清宵看卷宗很快,他不是核算,而是了解户部现在什么情况,大魏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四十个箱子,里面有两千多份卷宗,许清宵保持一个时辰看一百份卷宗的速度。 而且许清宵一边看,一边开始列数据表。 户部不给自己总和,那自己完全可以算出来啊,用阿拉伯数字,再运用点最基础的运算方式,说直接点就是财务做表。 收入,支出,汇总。 任何看起来密密麻麻极为复杂的东西,只要列出数据表来,再加减一下,就能得出最终答案,如果算出来的结果不一致,那就再算一遍,如果还不一致,那就是有猫腻。 所以户部的手段,依旧是小儿科。 与此同时。 京都户部。 尚书房中。 顾言静静听着手下汇报,旁边坐着左右侍郎。 “大人,属下已经将所有卷宗给了许清宵,一共两千四百份卷宗。” “不过总和卷宗并未给出,目前也在核算中。” 户部的官员开口,顾言没有说什么,左侍郎率先开口了。 “这许清宵还没来户部,就要三十年的卷宗资料,当真是胃口极大。” “我等将两千多份卷宗给他,让他头疼去。” 左侍郎这般说道。 “恩,倒也不是针对这许清宵,只是他虽有查案的本领,可户部是财政税银,哪哪里是随便安排个人就能入职?” “陛下也是太心急了,让许清宵来户部。” 右侍郎点了点头。 而顾言却缓缓道:“不管他如何,他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除了户部总和卷宗以外,这样也挺好,让他消停一会,这两千多份卷宗,看需要十几日的时间,真要算出来个结果,至少需要两三个月。” “他能消停两三个月,对户部来说,对朝堂来说,对大魏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顾言出声,他也不是针对许清宵,无非就是让许清宵消停消停,总不可能一直搞事吧? 而且现在来了户部,身为东明会三首之一,他会让许清宵闹腾吗? 答案很显然,不会。 所以他用了这个办法,不让许清宵有机可乘,刑部的教训,大家可是看在眼里。 “行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吧。” 说到这里,顾言也没多想了,做自己的事情。 就如此。 两天后。 此时,许清宵将最后一份卷宗看完了。 面前摆放着一叠厚厚的白纸,这是他统计出来的结果。 如此大的工程,整个户部需要核算至少十天,然而许清宵一个人两天完成,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只是当结果出现后。 许清宵的眉头,也皱的很厉害。 这三十年来的财政,许清宵算清楚了。 同时也知道了,如今的大魏到底面临着什么危机。 三十年前,武帝第三次北伐,当时大魏的整体营收是九万万两白银。 而直到如今,三十年后,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