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大唐诺门罕之战(上) (第2/2页)
。 普通的部族骑兵能够探出五十里而不迷路那就是极为优秀的存在了,但拔野古人就能探出八十里! 此时的游牧部族对于时间、方向、距离的把握完全使用了汉人那一套,不过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罢了。 三十里,八十里,对于拔野伦来说,一场战斗立即在脑海里形成了。 三十里,自己的骑兵半日可至,抵达后还能坚持战斗半日! 而八十里,就算宇文部后面还有援军,拼命赶到战场也是筋疲力尽,何况还不一定赶得到。 “干了!” 本来羽缺的跑掉就让他火冒三丈,若是还让宇文部骑兵跑了,自己南拔野古大汗的威名今后在附近绝对不好使了。 五千骑滚滚而下,刹那间,马蹄翻起来的湿润的泥土夹杂着新鲜野草的味道充满了南下的道路。 …… 得知拔野伦的大军正朝自己开过来时,宇文钦德顿时明白了孙秀荣的用意,此时的他并不知晓身后不远处还有饶乐军。 心胆俱裂之下,他掉头就跑。 可惜的是,宇文部在霫部名不见经传,显示了他在军事上的保守,宇文钦德出兵时,只在前面派出了三百人的骑兵“先锋”,但他得到拔野伦的消息时,就意味着拔野伦距离自己只有二十里了! 他的先锋与本部就是二十里的距离! 若是在平时,这个距离倒是游牧部落的合理安排,马匹奋力奔跑时,坚持一个小时还是可以的,一个小时大概是四十里,不过那时也没有多少战斗力了,必须要停下来歇息一下。 全力奔跑二十里后倒是仍有余力,这也是前锋奋力跑回来以及本队奋力追上去后能继续坚持战斗的极限,当然了,前提是敌人与己方相差仿佛才行,若是敌人太过强大,这二十里的距离就是自己的逃跑时间。 于是宇文钦德跑了! 前面说过,霫部是整个大漠能够抚育最优良战马的地方,大唐的黄骠马就是从这里引进的,黄骠马实际上还是后世蒙古马一种,不过更加高大,耐寒、耐劳、耐旱的特性一点也没少。 故此,当宇文钦德打定主意逃跑时应该没有人追得上才是。 宇文钦德是沿着啜河跑的,若是一直往南跑,没多久他就能跑回自己的领地,在如今的情形下,宇文钦德相信自己只要跑到了自己的牧地,拔野伦是不会追上来的,因为他的大本营已经暴露给碎叶军了。 就这样,一个在拼命逃跑,一个在拼命追赶,宇文部的黄骠马最终还是占了上风,当日临近黄昏时分,宇文钦德终于跑到了一个独特的地方。 到了这个地方,大鲜卑山巍峨的身影就完全显出来了,从这里开始,啜河要穿过大约五十里的山谷才重新回到大草原,而此地以东是乌落候部落的势力范围,南边就是宇文部的牧场,西边则是以前是塞曷支部的领地。 后世,那里有一个城市——阿尔山市。 跑到此地后宇文钦德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到了这里后,就算拔野伦追上来了,大部队也施展不开了,何况他还能随身窜入森林密布的大鲜卑山! 于是,他放缓了步伐,准备以正常行军的速度通过这个山谷。 拔野伦追到此地后也犹豫起来。 不过一想到自己先前的目标,拔野伦便发起狠来,他让一部分骑兵继续快速绕过大鲜卑山向南行军,准备绕过大鲜卑山来到山谷的南端,从而将宇文钦德堵在里面。 “记住,宇文钦德逃到这里后肯定会放松警惕,速度也会慢下来,多半不会派出前出的侦骑,你等抵达山谷南端后,就在附近埋伏、歇息,不要一开始就进入山谷,否则宇文钦德惊惧之下多半会窜入大山” 这是拔野伦对绕道行军的两千骑的叮嘱,他能有这样的眼光,显示了他对这处地方并不陌生。 在派出绕道的军力后,为了不让宇文钦德惊惧,拔野伦亲率的三千人也放慢了追赶的步伐。 一日后,宇文钦德的部队终于出现在山谷的南端,见到前面辽阔的、绿油油的大草原后,宇文钦德简直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到了此时,就算后面还有拔野伦紧追不舍,宇文钦德也不会放弃回到大草原了,情形与在山谷中段又大不同。 就在此时,在前面埋伏的拔野古人突然出现了! 突然出现的拔野古军队自然让宇文钦德大吃一惊,不过到了此时就没有必要再窜入大山了,宇文钦德鼓足余勇下达了迎战的命令。 见到家园的宇文部骑兵在瞬间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一刹那绕道埋伏的拔野古人竟有些抵挡不住。 不过战斗结果如何,归根结底依仗的还是实力,在挡住了宇文部骑兵拼死的一击后,拔野古人终于稳住了阵脚,就在山谷南端,大山与大草原交界处大战起来。 一开始,宇文钦德还是对自己的部下信心满满的,因为他知道,只要到了自己的牧场,自己的骑兵就会顾念到自己的妻儿,自己的牛羊,没有不拼命的,何况此地四面都是开阔地,就算不敌也能从容跑掉。 但他忘记了,在战场上,胜负的关键在一刹那间就决定了,若他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拼命逃跑,没准真能做成,但到了眼下,拔野古人逐渐稳住了阵脚,还将其部队击得节节后退! 换句话说,到了此时,宇文部骑兵想要跑掉也不可能了! 更致命的一击来了! 得知自己的绕道部队截住宇文钦德后,拔野伦大喜,亲自带着三千骑加快了速度沿着山谷南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