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八章、书院开课 (第1/2页)
送走两老头,易峰大大的松了口气。 提笔再次写了份告示,言及从明日开始,借读生报名,仅有三天时限,招生八百,多一个不招。 更狠的是,不收现钱,只收钱庄提供的千贯银票。 告示贴出去当日,西市的钱庄首先被挤爆了。 现今金银还不流通,千贯的铜钱足有八千斤的重量,要三四辆大车才能装完。 钱庄门前的队足足排出去有两里之地,毕竟每一家三四辆大车,太占地方。 皇宫中,李二都快气吐血了。 他认为易峰是在拿皇家的名头卖钱,关键是卖得这么多,自己还一文收不到,毕竟束修可不在朝廷征税的范畴内。 他很想让李承乾不去书院了,但说出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朝令夕改,估计孔颖达都饶不过他。 “陛下,易峰跟臣妾说了此事,其实刨除成本,他也赚不得许多。” 长孙发现李二的红眼病有点严重,在旁边轻声劝慰。 “哼,八百名学子,就是八十万贯啊,他那破书院要多少钱?地还是朕批给他的。” 八十万贯,相当于国朝岁入的三成,这些钱跟他没丝毫关系,他如何忍受得了。 “陛下,易峰建那书院是为何?” 李二被长孙问得一愣。 是啊! 依易峰的性格,如果纯粹是为了赚钱,似乎不需要花这么大的周折。 八十万虽然多,但他相信对易峰来说不算什么。 “易峰其实还是为了报仇,他知道如果冒然的针对世家,大唐必乱,所以针对世家他采取了温和的手段,易峰说这叫温水煮青娃,步步蚕食世家对国朝的影响。” 李二只是没想到此事,听长孙提及,立刻融会贯通。 “如此说来,书院朕更要大力扶持?” “正是,不过陛下将承乾放进书院,就是对易峰最大的支持了。” 这话易峰听不到,否则估计会喷长孙一脸,如此厚颜无耻的话,居然说得如此风淡云轻。 “至于八十万贯?” 李二听到钱,面上虽然古井不波,但两个耳朵还是支棱了起来。 “易峰并不是不知轻重之人,想来他会主动敬献部分。” 长孙猜错了。 易峰这笔钱还真没想着分李二半分,不过他也深知李二的小心眼,不说个四五六出来,估计自己将来的小鞋会穿不少。 第三日,他就上了个折子。 折子中,他将这八十万贯的用途一一列明。 其中最大的一项支出,就是造船,他说要造这世界独一无二的大船,未来寻仙觅道。 李二每次听到易峰说要去寻仙,他都有种压制不住的冲动,巴不得易峰即刻启程。 长生果、不死药,听着就让他神往不已。 听得易峰要造船,他当即就放弃了八十万贯的归属权,还递了个纸条给易峰,问及人员情况,看是否需要皇家帮忙的地方。 当然这份奏折是瞒着长孙的,李二也不会跟长孙说,否则长孙的怒火,也不是现今的易峰可承受。 八百名学生,仅只用了一个上午,就全部招纳完毕。 那些排在后面,没有领到名额的,当场大骂者有之,威胁者有之,哀嚎者亦有之。 易峰坚持自己的决定,只招收八百,多一个也没有。 这八百人考试的试卷简单的令人发指,孔颖达看到试卷就掩面退去。 只有数科和经科两项考试,经科也只有几道填空题,且还都是出自于论语开篇, 数科考的是一百以内的加减, 就这居然被刷了十七个人,易峰听到后也不禁挠了挠头,不是说大家族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吗?这算怎么回事。 而那些没钱,又慕名赶来的士子,贫穷人家的孩子,考试的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经科,要求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