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落日皇宫 (第1/1页)
已近黄昏,易峰知道急也没用,被老管家带至一间客房休息,这一天心神俱疲。 “叮咚,宿主收获房玄龄声望值1点;” “叮咚,宿主收获孙思邈声望值1点。” 他正在愣神间,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系统居然可以辩别声望值来自何人? 易峰大喜,这功能牛逼大了,等于是间接有了读心术,谁对自己认可,一目了然。 ………… 李二正在用膳。 下午与长孙无忌梳理民部之事,眼见天色不早,就留他一起用餐,又叫来了长孙皇后,刚好一家人小聚。 现今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所以殿内很安静。 一个小黄门跑了进来,躬身禀道: “陛下,房相请见,已候在殿外。” 李二一愣,看看殿外天色,已然近黑,难道有何急事?否则房玄龄不会此刻请见。 “请他进来。” 说着转头对着起身欲退的长孙无忌和皇后道: “都坐下,听听玄龄有何要说?” 不一会房玄龄进入殿内,拱身行礼。 “玄龄有何急事?” 房玄龄适时露出一个尴尬之色,如同便秘一般,又似有难言之隐。 李二看看左右,才道: “但说无妨,辅机和皇后不算外人。” 房玄龄听到这,扑通一声跪下,语带哭腔道: “陛下,老臣有罪。” 这一番动作,搞得李二有些懵,心想着房玄龄把哪家的闺女祸害了?想到房家后院的醋坛子,似乎还真有这个可能。 “你且说说何事,朕自会裁断。” 说着让黄门将房玄龄扶起。 “陛下,臣长子的肠痧被人治好了。” 李二听后又惊又喜,房遗直颇有乃父之风,李二甚是喜欢。 “那孙神医果真是医术高明,可惜其不愿入职太医院,也罢!留得在外间,多救治几个百姓,也是大唐之福。” 李二说完,见房玄龄脸色又变得如刚进来般,好奇问道: “此事另有隐情?” “不敢相瞒陛下,救治我儿的并非是孙神医,而是一个未及冠的少年。” 李二更是惊奇。 “哦?哪家的少年如此惊才绝艳,医术高超?” “乃是…乃是…” 房玄龄似是用力的咬咬牙道: “乃是御史中丞家的三子,名唤易峰。” 李二顿时脸色阴沉,声音也不像刚刚那般热情,很是平淡地道: “朕所记不差,大理寺应是封了易家,所有男丁皆在牢中,房卿从牢中请的人不成?” 房玄龄听李二对自己的称呼变化,心中暗暗叫苦,且他追随李二多年,深知他语气平静,就代表着他已开始愤怒。 “老臣就是再有胆,也不敢未经陛下允许,从大理寺要人,此事……” 他将易峰昏迷假死丢至乱葬岗一事解释一通,李二的脸色才缓和下来。 不过似是想到什么,李二的脸色再次阴郁。 “房相这是感念易峰救你长子,来为易府求情吗?” “老臣就算再昏聩,也不敢为易家求情,易家三子在救活我儿后,手书了一封信,托我承于陛下。 老臣想着,此并不违逆陛下之意,如此子信中只言片语能入得陛下之眼,那也是陛下圣心独断。” 房玄龄再次跪倒,接着道: “此事老臣有私心,望圣上看在老臣辅佐的寸末之功上从轻发落。” 房玄龄主动承认自己是没办法,毕竟人家救了自己儿子,况且自己只是传封信,并不违逆李二的意志。 李二听完,脸上松驰,再次让他起身。 易峰如果在此,肯定会对房玄龄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才是官场智慧,他那种动不动写信,放豪言,就是个靶子,迟早被人射了。 “信已送到,天色已晚,玄龄早些回去休息吧。” 房玄龄躬身准备退下,旁边的长孙皇后却适时插了一句: “皇上不想看看,那易家三子信中说什么吗?” “还能是什么,无非为他父兄鸣冤叫屈,略有些本事,就天高地厚认为自己有苏秦之能,荒唐之极,朕自会让大理寺处置。” 长孙皇后其实已知易家之事,她知对易家的处置李二有些草率,但也知此事为他逆麟,轻易触碰不得。 一封信虽然机会渺茫,但她认为自己有必要争取一下。 “陛下不看,我倒是好奇,不知能否看看。” 李二哈哈大笑,十来年的夫妻了,他与长孙感情至深,且深知长孙是贤内助,顺手将信递了过去。 长孙打开后,只看了一眼。 “吖,此子之字,大是奇怪。” 她刻意提高音量,就是想引起李二的好奇心。 李二自负文武全才,听到长孙如此说,也撇了一眼信。 只见信中字体,非行非楷,横笔带钩,竖笔带点,硬瘦坚挺,却又不失圆润,果真是一笔好字。 “倒是有那么一二分才学,也罢,让大理寺放过易家三子,不必再追究。” 似乎还有余怒,李二只看了第一句: “草民易峰恭请陛下安。” 后面的内容他连看的心情都欠奉。 长孙无忌对于令妹的心思可谓是明察秋毫,此刻也站起道: “果真稀奇?请陛下赐臣一观。” 不待李二回答,皇后就将纸递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接过看了一眼,虽然字体让他眼前一亮,不过他收摄心神开始看起内容。 片刻后,他哈哈大笑起来。 “易柏这三子,当真是狂妄,不过倒无片语为其易家鸣冤,倒是奇了。” 长孙无忌见李二似乎来了兴趣,就清声念道: “草民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魂,自认为大唐一份子。今为待罪之身,再不进言,恐再无时机。今有三问,为陛下虑之。 一问:卧蹋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渭水之盟耻辱否? 二问:贞观盛世否? 三问:历朝更迭,陛下如何杜绝否? 草民不才,可在一年之内灭突厥; 可在五年之内,让一方百姓富足,让国库充盈; 至于第三问,信妨他人之手,草民不敢作答。” 长孙无忌一口气念完,再次哈哈笑起来。 “易峰实不为人子,如此华众取宠,虽有薄才,陛下也要略惩治一番为好。” 李二眉头紧皱,似是没听到长孙无忌的打趣之言。 许久,就在他要开口时,太监进门禀报,孙思邈求见。 李二当即下了台阶,亲至殿外迎接。 老孙很干脆,直接将来意一说,也不进殿,就返身走了。 李二沉思片刻,开口道: “宣易峰进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