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七章 过于先进 (第1/1页)
我种地种成了世界首富正文第二百八十七章过于先进白花菜通体奶白,被嫩绿色的叶子包裹着。 其实这花菜,还有更好听的名字。 花椰菜! 不过林一南还是习惯最简单直接的叫法。 花椰菜这种说法,虽然很好听,但终究不够直观。 况且…… 万一真叫了花椰菜,恐怕市场上会出现大批量的假冒伪劣的青山村花椰菜。 这是必然的事儿! 甚至…… 不用等林一南种出来,市场上就能够出现了,趁机捞取大量的资源。 故此,林一南一直叫白花菜。 这名字,其实很有迷惑性。 因为叫这种名字的农作物,数量其实不在少数的。 “春耕有限的时间,其实就那么几天。” “必须赶上了才行,错过了,就失去了机会。” “好在这里的人,足够的多。” 林一南很感慨。 现在他手里掌握的土地,实在太多了。 若是自己来弄,根本处理不过来。 错过了日期,就没有机会再继续种植了。 好在,青山村分校的学生们都被动员了起来。 甚至…… 给他种地当做了学分评判的标准。 都算是免费的劳动力啊! “搞农业的学生,还是真的惨。” “只是今年劳作的数量,明显少了许多。” “还有些学生,必须要管理畜牧业,防止出现意外。” “在深山老林里搞养鸡养鸭的,胆子是真的够大了。” 青山村就在深山中,周围更是不缺乏没有开发过的山岗。 这些地方,绝大部分都是不适合种地的。 没有多大的开发价值。 虽说可以像桃园梯田般,进行强行开发,却终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林一南暂时还不打算那么做。 管理田地,终究是有上限的。 太多了,反而就看管不过来了。 故此,他觉得将青山村的田地,维系在一千亩上下,还是相当好的。 至于系统其他的土地,完全可以搞试验田,放在外地。 自己直接托管就行了。 反正钱是一样收入的。 可万万没想到,这些学生们的路子比他还野。 竟然将鸡投放到相当原始的山林环境中,让它们自由的生长。 这种鸡漫山遍野的跑,生长出来味道自然相当的好。 但问题是,损耗太大了! “这附近的野生动物终究太的,养鸡养鸭简直就是在给那些野生动物送点心。” “最终活下来的数量,恐怕根本不会太多。” “大自然的淘汰,往往相当残酷。” 林一南虽然很清楚这件事儿,但他不打算说出去。 事情总是要去尝试的。 万一成功了呢? 况且,失败也是在累计经验。 大不了自己平时多帮忙吃吃这些鸡鸭鹅之类的。 “今后吃rou,倒是更方便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那就是学生们盯得仔细了,防止那些动物们的捕猎,这样才有机会存活的多些。” “但所耗费的人力成本,已经完全不值得了。” “而最好的办法,则是利用这种农用机器人。” 林一南看着农用机器人,正在田里劳作。 论效率,的确要比最勤奋的庄稼汉子,速度还要更快。 毕竟是机器! “这农用机器人,如今已经运用了许多航天材料以及航天技术。” “已经达到了彻底应用的水平。” “可能唯一有的问题,就是这种机器人,成本太高了。” 林一南相当感触。 实际上,这种机器人出现之后,便引起了苏老等人的关注。 最终,被航空航天那边彻底盯上了。 觉得可以用于太空探索,月球火星开发之类的功能。 故此,跟江南农大进行了合作。 有了那些全球最先进的人才加入。 这农用机器人的速度迅速完善,曾经不稳定的地方,也变得无比安稳。 “现在这种机器人,继续连续工作一个月的时间,也不需要任何检查。” 林一南很感慨。 只不过那座隔空输电塔下,已经变成了农用机器人的基地。 里面放着各种配套用具。 一些防冻液、润滑油,还有许多农用耕作器具等等。 机器人自身简单的维护,这种农用机器人本身就能处理。 这已经相当智能。 “实际上,这种稳定性还是阉割了之后的。” “太空探索用的,材料更加先进,稳定性更高,已经能做到长时间的太空探索工作了。” “可惜就是成本高到离谱,不具备量产意义。” “反而这种农用机器人,最接近量产水平。” “不过单论价值,丝毫不亚于一架相对先进的战斗机了。” 最终,他还是做了决定,发出讯息。 “还是先做出六台,配套使用吧。” “一座隔空充电塔,大致够三台农用机器人使用。” “这正好是两套。” “这样量产下来,成本会低上很多。” “嗯,两套搞下来的费用,应该也就3亿左右。” 对此,他还是很在意的。 毕竟初始机的研发费用,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这还是在林一南拥有完整图纸的情况下。 若是完全正向研发,研发资金那就是个天文数字,所需要的时间年限更不知道会有多么恐怖。 好在…… 有系统在,换这种农用机器人,少走了许多弯路。 “现在一套大致也就只需要一亿五。” “若隔空充电塔继续量产,一座配三台农用机器人,估计成本能降低到一亿甚至更低。” “可惜……” “终究跟农用不沾边啊!” “目前而言,也就我用得起。” “若是其他的农场主使用,恐怕早就亏得妈都不认识了。” 对此,林一南相当的感慨。 只有系统的加持下,才敢这么玩。 “恐怕世界首富搞这种事儿,都搞不起来。” 对此,他还是相当肯定的。 也相当清楚,这种农用机器人最终能搞起来。 很大程度,是利用了更加先进领域的力量。 这是举国体制的好处。 若是西方的资本,各自为营,彼此领域内都不互通,想要用金钱来继续衡量,那不知道究竟要耗费出多大的天文数字,才能研发出这种农用机器人。 “只不过,这种农用机器人,普及的并非是农用。” “而是来自军方的订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