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引领新时代 (第1/1页)
我种地种成了世界首富正文第二百一十一章引领新时代许多黄牛都懵了。 按理说,他们的程序仪器完全没也问题啊。 咋可能一单都抢不到。 “机器没坏啊。” “有同行大佬出手了吧。” “谁啊,这么狠,秒空啊。” 他们很痛苦,觉得错过了一个亿。 根本不知道这抢单根本就是假的。 反倒是许多农民,正在慢悠悠的点着,购买了商品。 他们并不熟悉网络,好在儿女在家,能够帮弄。 也有许多孩子,发现了其中的不同。 “爸,你手机就你抢到,还有很多,而我的就不能抢。” “这好奇怪。” 很快,便有人已经开始交流这种奇怪的情况。 大家也总结出了原因。 “这应该是进行了精准投放,只有农民,才能购买这西瓜种子。” “也是有心了。” “城里人就算买了,也根本种不了。” “这种子的价格太低了,应该会有人转单。” 网友们议论纷纷,觉得这件事做的很好,可以让农民变得更加富裕,有效防止了某些人钻空子。 当然,这也得益于短视频平台的大数据,几乎每个人都拥有精准的标签,可以进行数据筛选投放。 “南神这做的是大好事啊!” “真的很厉害,我点了好多次,没想到其中竟然会这样。” “南神扶持农业,是认真的。” 许多年轻人,对林一南更加的崇拜了,认为他这是在踏踏实实的做事。 相反许多科技公司,却是在真正的耍猴,产品出了最终都被黄牛给买去了,最终高价销售。 可实际上呢? 许多黄牛公司,就是他们自己。 网友们已经受够了耍猴。 倒是林一南这种将种子给予真正需要的农民手中,容易引起称赞。 大部分觉得抢不抢得到无所谓。 以后价格下来了,能够好好尝一尝,才是最关键的。 倒是黄牛们不乐意了,感觉错过了几个亿。 有些人粗溜溜的在网上发文,声称林一南不公平,是瞧不起他们,才这么做。 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开始玩脏活了。 可以说,圈子大了,几乎什么鸟都有。 但很快,他们就在一片骂声中熄火了,压根不敢挑事。 许多网络监督员也很遗憾。 “本以为能抓到一些大鱼儿,可谁想这么快就被压下去了。” “南神的粉丝们实在太强了,战斗力生猛。” “但凡低调些,引出更大的鱼,就可以连这些黄牛一起抓了。” 他们很遗憾,觉得错过了许多。 此时的直播间中,林一南已经正式拿出了提倡的商品。 “这件烟署25号,来烟州农科院弄的新品种,最好吃的红薯,也并非太贵。” 林一南上来就拿上两个红薯,直接开吃。 “这种红薯,最适合烤着吃,这里面的颜色很好,相当的甜,跟吃蜜一样。” 林一南本身就很喜欢这种红薯,吃起来味道是真的好,没几口,就直接吃没了一个。 在身体素质变得强大的同时,他的食量,也是惊人的。 反观杨锦鲤还在那扒皮,小心翼翼的品尝着,眼睛泛着光,顾不得其他。 “是真的好吃。” 林一南笑了笑。 这种红薯,还是温老跟他推荐的。 “这种红薯很软,最适合年纪大,牙口不太好的老人吃。” “上架吧,这东西有很多。” 林一南说了声。 这东西,是纯粹的农产品,至于包装啥的,很简陋。 就那么纸壳箱子就上来了。 还是很劣质的那种。 “我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做包装,但显然包装好看,成本也就上去了。” “这种红薯的价格,是真的不贵。” “购买也算支持这所农研机构了。” 林一南让秦素素将链接挂上去。 然而没过三秒钟,足足八千吨红薯,全部被秒光了。 这也让他感受到了直播带货,究竟有多么的可怕。 怪不得已经成了潮流了。 这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物流库存成本,好处多多。 哪怕林一南,也不得感慨互联网的强大能力。 其实网友们也感觉怪怪的。 “感觉南神卖的东西都很昂贵,怎么突然间就这么便宜了。” “这些显然不是青山村出品的,但南神推荐,值得保证。” “烟薯25号的确很好吃,我爷爷特别喜欢,每年都要买很多存下来。” 这些好的农产品虽然小众,但是终究有人品尝过,知道其中味道。 当然,更多的网友,都相信林一南的信誉。 烟州农研院,众多教授跟博士接收到这么巨大的一笔订单后,所有人都激动了。 “我们准备的,是不是少了点。” “好像再多准备十倍,也能被消费掉啊。” 这所农研院的人都很激动,认为开门红,名声算是彻底打出去了。 “在红薯的研究上,一定要贯穿到底!” “争取研究出世界上最好的红薯。” 这一刻,他们拥有了目标,群情激奋。 实际上,这种卖红薯,并非是关键。 关键在于,这种红薯品种,在来年开春,会得到巨大的普及,有更多的农户选择他们的种子。 他们没有更多的红薯了吗?显然不可能。 那些种子,全都是他们留下当做种子的! “到了明年,咱们这,就能获得略微盈利了。” “再也不用苦着脸,去求研发经费了。” “我这辈子都不想再喝酒了。” 这些研究人员,弹冠相庆,开心的不行。 大家明明学历都不低,研究的东西也很有成果。 怎么每天非要过的跟苦哈哈一样。 只有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才能静下心,去研究出更高的东西。 当然,今日不单单是利于他们一家农研机构的。 “接下来,是西域农研院的东西,鹰嘴豆粉。” “这东西,是那边吃了两千多年的好东西,绿色天然有营养。” “无论冲水喝,还是拌牛奶,都相当不错。” “有种浓郁的板栗加豆子的香味,蛋白质含量很高。” “这么一大包才25元,喝两个月应该问题。” 林一南看了看包装,相当感慨。 这玩意…… 咋就这么便宜。 当然,包装也很简陋,不太好看。 但味道,却是真的好。 “这东西量很多,好几个库房,应该都够。” 林一南算是敞开了。 西域那边虽远了些,但能够火车皮运输。 直播前,他就运过来了两节火车厢的豆粉。 能不能卖掉没关系。 反正这些东西落在他手里,消耗掉相当容易。 而现实,也完全让他惊讶了。 “还是三秒不到,全空了。” 这一刻,他真切的感受到了网友们的购买力。 然而这种属于农研人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