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3~317:完结篇与感言 (第1/5页)
四合院的闲鱼生活正文卷第313~317:完结篇与感言天气转暖,郑晓宝再包了一辆中巴车,来到了红星村。 一圈红色的砖墙,几排红砖房子,铁皮大门口,还站着两名保安人员。 “嗬,我们这都是大干部的待遇了!”阎埠贵显得很兴奋。 依次进入到院内,大家查看着一栋栋坐北朝南的屋子,再看看屋前:连休闲用的小块菜地都有。 院里的面积很大,还有散步的场地;屋子的功能很全,另有活动室、阅览室等房屋。 一应俱全,大家都很满意。 “郑总啊,我应该感谢你才对!”红星村村长朱玉可——也就是秦京茹的丈夫朱二狗,走进来说。 他的身边,就是先前的那位进城晃了两年的秦京茹。 相互客气几句,朱玉可握着郑晓宝的手:“你还帮我们村里解决了五保户的问题,真是感谢,感谢。” “相互关照、关爱,这是应该的。”郑晓宝客气地说。 许大茂见到秦京茹,眼神显得很不澹定。但这并没有什么意义,秦淮茹就站在自己的身边。 另外,秦京茹为了避嫌,肯定也不会再承认两人原来搞过对象的。 秦淮茹见到堂妹,彼此问了好。两人现在既不会有过分的亲情热度,也不会再有什么争斗了。 秦淮茹的丈夫许大茂,目前做着房屋买卖的掮客,外快随时会来; 秦京茹安心辅助丈夫朱玉可的事业,也过得很舒心。 大家说笑了一会儿,食堂的人员招呼着说:“开饭了,快来吃饭吧。” 环境很好,不知道饭食怎么样。刘海中、阎埠贵等人,急匆匆地赶去了食堂。 明亮、宽敞的屋子内,一排排整齐的餐桌上,摆着亮晶晶的钢制自助餐盘。 大家坐好在餐位上,看着厨师推着餐车,亲自走到身边来。 白菜豆腐。红烧rou炖海带、素炒小白菜,另有一碗紫菜汤。主食,依据个人喜好,或者是馒头,或者是米饭。 一边吃喝,阎埠贵一边称赞:“没花一分钱,吃得还真顺口儿。” 大家纷纷附和,对这样的饭菜质量表示很满意。 吃过饭,郑晓宝再带着大家向院外走去。 “这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啊!”刘海中开心地说。 “带你们去看看养猪场!”许大茂豪气地说。 两边肯定不能直接挨着,这边是养老院,中间隔着一块菜地。下风口的位置,就是一片开阔的养猪场了。 “这是跟村里合办的。”郑晓宝边走边介绍着说。 “以后吃rou可不发愁喽!”阎埠贵说完,觉得鼻子泛酸,不禁抬手抹了抹眼角。 三大妈在一旁,掏出手绢后自己先擦了擦,再递给老伴儿:“可是比跟着解成他们一块儿好!” “哈哈哈!”许大茂笑得很豪放自在,“那几个混账小子,还不如猪呢。” 不管怎么样,无论是在大院里没房的,还是房的,只要是够了年龄的老人,就自主地住进了这个养老院。 为了避免老人们寂寞,郑晓宝再出资购买了几台电视。 这下,养老院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或者下象棋、下围棋;或者打乒乓球,再就是看书看报看电视。 总之,这些老人在这里,既有专门的厨师,以及服务人员看护着,又能做申请后,到外面熘达熘达或是被子女接回城里住几天——只要双方乐意的话。 郑晓宝站在河岸边,看着反射着阳光的水花跳跃着流逝,再打量了一下四周。 这里,未来将会毗邻五环路,不会再有这样清闲的场所。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经历颇多的老人,将会安心在这里养老。 许大茂站在他的身边,心里开始打起了小鼓:我安排好了啊!怎么这小子没有被紧缺的资金打趴下啊! 这话不能直接问,他只得换个方式:“晓宝,最近公司那边经营得怎么样,还顺利吗?” “托您的福。”郑晓宝微笑着说,“是紧张了一段时间。但都还好,我卖了几件老物件儿,把难关顶过去了。” “那么容易挣钱啊!”许大茂眼睛瞪得老大。 “你别掺乎。”郑晓宝劝告着说,“做这个压资金,又不好保管。” 许大茂也知道,这事儿对他而言势比登天。但见到别人,尤其是年龄比自己小很多、又有旧仇的郑晓宝这么容易地挣钱,他肯定心里痒痒,心里不服气。 “哎,”叹口气,他无奈地说,“总觉得钱紧。” “钱紧?你随便问一个人,看谁不都有这个想法?”郑晓宝劝说着,“安心过好日子就得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事。总不能去偷去抢!” “这倒是。”许大茂眯着眼睛,看着河水发呆。稍后,他就顺着郑晓宝的话往下多想了:就是啊。做掮客虽然挣得不少,但总是慢啊。 许大茂也算是在社会上混的人,对于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玩意都熟悉。 近几年,无论是提前挣到大钱的人,还是没钱跟着起哄的人,都开始了较大金额的赌博活动。 开始是一块几块,后来就是十几几十块,再就是成百上千。 许大茂也参与过,但不敢玩的太大。可看着别人玩,对于他来说真是惊心动魄,真是酣畅淋漓。 一沓子钱,一会儿跑到这个人手里,一会儿跑到那个人怀里。 比干什么来钱不快! 心里打定了要参与一把的主意,他浑身都觉得舒泰了。 养老院这边安顿好了,郑晓宝再跟大院里留下的住户,商量换房的事。 无论是搬到前院集中居住,还是换到中院居住,争论到最后无非就是钱的事,因为房子的质量和朝向,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 郑晓宝先是甘愿吃点亏,但还是不能解决核心问题:都要提高居住面积。 狠狠心,他把这七八户居民的代表,聚集在了自己的家里。 不用多说,他直接发了话:“现在的面积,我给你们每人加五平米,另外再补一千块钱。” “也没这么大空地儿啊。”代表们说。 “我买下来隔壁的院子,已经计算过了,足够。”郑晓宝漠然地说,“条件就是这条件。行,咱们就痛快做换房的手续;不行,这事儿我永远不提了。” 第314章: 话说到这份上,谁也不跟钱有仇,谁也不跟白来的利益较劲。 大家再到附近的院子查看一番后,也没什么意见可提的:院子里,从地面到房屋,已经被郑晓宝提前修葺一新了。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大家开始走手续。 忙乎到八二年的秋天,榆树胡同四十号院子,落在了郑晓宝的名下。 冉秋水站在除了自家人再无旁人的院落里,感到身心极为放松。 仰头看着京城湛蓝的长空,激动的泪水从她眼角滑落。 抬手帮她拭去了眼泪,郑晓宝安慰着说:“秋水,日子会更好的。” 点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