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的篇章 (第2/2页)
,大璟不会如眼前这般繁华富足。 没有诸公效死,大璟不会如而今这般,称雄于世,兵威八方。 可朕不懂! 为何昔日先辈或自己,为这大璟效死,为这大璟繁盛竭力的人,屡屡要在这片山河上,洒下自己人的鲜血! 朕也曾为军伍、为戍卒,朕知何为袍泽之情,何为兄弟之义! 诸公在朕眼中,皆为袍泽!兄弟!可以共同与朕一起,将这大璟的繁盛继续、乃至更进一步的袍泽兄弟,而非仇敌。 朕不知是否是朕错了。 今日便谨问诸公。 若朕有错,请诸公言明,朕必当下诏罪己禅位,以正天下! 若诸公也觉朕无错,大璟无错,望这场血雨可以警醒诸公,大璟再无这亲者痛仇者快的恶举!与朕勠力同心,护卫这大璟山河安稳,繁盛这大璟天下太平!” 隆彰帝继续朗喝开口。 宫城、皇城,这城墙阔道之中,似乎一个巨大的回声筒一样,寂静无声的氛围下,隆彰帝的声音传荡久远。 “吾等与圣上同愿!至死不敢或忘!”宫门前此刻少说得有三五万人,回应之声轰然响彻整个长兴城一般。 “传朕旨意,今日起,撤裁诸州刺史府,刺史府上下官员,即日起返京述职。 着京北巡察使、齐国公萧无 涯,雍凉及京兆巡察使,严查雍凉、京兆各地官吏、军将,有违大璟法纪者,严惩不贷。 着北安郡王,鲜州及铁延、奚兹两地巡察使…… 着大理寺少卿牛耀,燕州巡察使…… 着御史大夫安养皓,冀豫齐三州巡察使…… 着……” 隆彰帝随即再次开口,一口气就是委任七位巡察使,取缔了九州刺史府,由七位巡察使代行巡察天下。 巡察对象,不再仅是各地官员,而是整个大璟境内的所有文臣武将,甚至将胥吏等也一并囊括在内。 所有人这一刻,都看到了隆彰帝的决心。 自这一刻开始,大璟将全面展开一场清楚冗杂官吏、清除贪官污吏的,前所未有的大动作。 而且不仅如此,六部也将有随之而动。 礼部将临时开科取仕,填补各部、各地将损缺之位。 此次也是大开先河,礼部、国子监、御史台等各级官员将被分派各地,共同以郡为单位,统一举行考试,选录各地优秀学子,入京赴试。 吏部的主要工作,便是最大限度的配合各巡察使,以各地历年考绩审核记录为基准,更有效的完成这次天下清查。 同时,三司留京人员,还将先展开自查,彻查六部九寺等各部官吏。 其他各部等也别想闲着,都将各司其职,最大限度的配合这一次的清查。 动荡会有,甚至会有比今日更多的鲜血流淌,但这一次,隆彰帝的态度极其坚决。 想反对者,不是没有,但没有人敢。 这一日的血流成河,吓破了好些人的胆。 夏侯灼等人,军中诸多将领,这一日开始,将展露他们的刀锋,展露这二十多年,乃至更长时间,隆彰帝积累的锋芒。 在有些人看来,这是疯狂的,甚至是自取灭亡的。 也有很多人想看着这场清查,无疾而终,或者错漏百出。 但此刻,无人敢言。 他们只能等。 同时他们也将心中惶惶,担心查到自己头上来,担心这把刀杀的自己死无全尸。 满地沉寂中,席卷整个大璟的波涛,汹涌而起。 大璟是就此破碎败亡,还是再起兴盛更进一步。 无人可知。 哪怕隆彰帝、哪怕夏侯灼、林佑芝,也同样不知。 他们能做的,也只是静待。 静待一个个问题出现,然后拼尽全力去将之解决。 但不论结果如何,大璟的崭新序幕,在这一日拉开了。 或亡或兴,这中原江山都展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