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公叟 (第1/2页)
武德五年三月初九,金城新设的改土使衙门公堂上。 芈途带着几个官员来到了这里,此刻卫方等人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在各自案几上优哉游哉的闭目养神,给人的感觉就是:“我等着你呢,你肯定要来。” 芈途上前语气谦和的道:“芈途见过改土使。” 卫方不慌不忙的端起面前的茶杯,从容的饮了口茶,表情漠然,语气傲慢的道:“唔,四公子来了,卫某要的东西带来了吗?” 见对方如此无礼倨傲芈途也不以为意,仍是谦和的道:“军权交割的方案带来了,有劳您过目?” 卫方慢慢悠悠的饮着茶道:“毕竟是你定西公府议出来的方案,还是劳四公子宣读解释一番为好。” 卫方竟然要求堂堂定西藩国公子行书吏侍从做的事,公堂侧座的秦笛不禁皱起了眉头,而芈途自己却是毫不介意,他爽朗的道:“也好,那就由我来给朝廷来的诸位讲读一番吧。我定西公府按四个方面将定西卫的详细情况写在了这个方案里:第一,兵力统计,我定西卫有精兵十万,辅兵五万,辅兵包括各地城防营、巡城营、运输营、伙夫营等等;第二,兵力部署,我军主力在金城有精兵五万,辅兵一万,其余分布在我藩国境内各地,方案上有详细的分布图;其三,器械概要,我军的军备器械都归总记载在了里面;第四,军资分布,我军的所有军粮物资都写在了上面。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列好了交割的行动步骤,如此方案算是完全配合我蜀宁朝廷的指令了,我定西公府已做好了军权交割的准备了。” 卫方还是那副傲慢的样子,他慢悠悠的道:“什么步骤?” 芈途谦和有礼的回应道:“正告改土使,我们决定将金城所有部队十日内与朝廷交割,其余地方部队一个月内配合朝廷做完交割准备。军械物资等还请朝廷早日派人清点吸纳。如此部署改土使以为如何?” 卫方眼神一亮,他略带欣喜的道:“希望尔等说道做到。” 芈途微笑着道:“那是自然,公父有言:蜀宁诸侯林立,政令不一,军力散乱是国力衰弱的根本原因,对我皇芈子弟来说社稷稳固、江山万年才是最重要的,一些个人的权利是可以放下的。” 秦笛听到这里欣喜的赞叹道:“公爷高义,此事若成确乃我蜀宁之福啊,秦某这里是万分佩服呐!” 卫方却冷哼着道:“哼,口吐芬芳也不若脚踏实地,卫某拭目以待。” 芈途仍是不恼,他微笑着道:“那途有请改土使早日敲定方案,我们定西公府用实际行动说话如何?” 卫方眯起了眼,他面无表情,语气淡漠的道:“我等还有要事相商,四公子请回。” 芈途微笑着回答:“好,途静待佳音,先行告辞。” 此时圣都上书房。 芈临此刻站在龙案前拿着一纸奏疏在观看,上书:“吾皇万年无期,臣源奏疏:源常遥望圣都,独自涕泪,思吾皇圣恩唯尽瘁以报;今闻陛下启削藩之意,臣远在天堑亦欣喜万分,然臣有一事相告,望陛下明鉴。定西公芈旭,臣西来时曾有一会,此人看似皓发体衰昏聩暗弱,实则英明不凡深不可测,定西削藩事望陛下一定要择贤明晓理之人主持,若所托非人恐生起激变。臣身负圣恩,不敢不言,望陛下祥查。源身在天堑,遥望中枢,思君涕零,愿吾皇圣体康健,福寿万年!” 看罢,芈临微微皱眉暗自想着:“赵卿此书若是早点送来,或许朕会考虑一番再另做打算吧,可惜此事办得有点cao之过急,如今为时已晚矣。” 芈临将赵开源的奏疏轻轻放下,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这事。 十日很快就过去了,确如芈途所言定西公府将金城所有部队的兵符印信在没有任何推脱搪塞行为的情况下都交给了改土使衙门。 在改土使衙门的商讨会议上,秦笛欣喜的道:“哈,这定西公爷果然守信,真乃晓理大义之人啊!” 卫方冷哼一声,很是不屑的道:“哼,什么晓理大义之人?在卫某看来这昏聩老叟自知不敌,如此爽快不过是惧怕我朝廷天兵罢了,什么定西公爷,公叟一个罢了。” 秦笛也不跟这铁头钢脑的呆子计较,他笑着道:“我的正使大人,管他自知不敌也好,晓理大义也罢,我们收了这几万人马再行削藩就毫无阻力了,这是天大的喜事呐!” 卫方这才点点头道:“嗯,秦副使负责接纳部队,我要着手第二件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