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你们不要这样 (第1/2页)
一下来那么多经销商,弄得秦川都没心情继续写节目策划了。 他给陈秋桦打了个电话,把情况告诉了她,让她尽快回来商讨如何审核经销商的事情。 过了半小时,前台小李,给那群人都登记完毕,把资料都收集好,全都送到秦川办公室来了。 秦川就开始一个一个看着这些经销商们的资料。 看了没一会儿,陈秋桦就赶回来了。 “三哥,抱歉,他们搞突然袭击,我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直接全到公司来堵门了。” “没事,秋桦。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些老板们的资料,必须要定个章程出来,可能不什么人都要。” “三哥,是不是根据实力来定个标准?实力不强的,就不合作了。” “实力只是其中一项,但不是最重要的。还有他们过往合作的唱片公司,他们本身对于音乐市场的理解。这些都要评估一下。” “这是为了什么呢?一般实力强,他们的销售网络不就越大吗?这样分销实力肯定也最好啊?” “你说的没错,不过咱们公司以后的路线不一样。以后不会和那些大唱片公司一样,贪大求全。 我们只要最优秀的歌手,只做最精品的专辑。 你也知道,音乐风不同风格,受众其实是也分不同群体。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有市场,而且多数时候,下里巴人的受众更广。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口水歌的歌手,更容易出销量的原因。 但这些口水歌手,一般音乐生涯都很短。 从培养到爆火,再到过气,说不定一两年就没了。 咱们公司不会去做这种音乐,也不会培养这样的歌手。 只做最精品的音乐,只要最优秀的歌手,这是盛世文娱做音乐的理念。 我希望公司以后的歌手们,都能事业长青,多年不倒。 虽然这是个美好的幻想,没有谁能真正做到,毕竟是艺人都会过气,但我也希望这个周期越长越好。 因此,对于分销商来说,我们不需要贪大求全,不是渠道网络越大越好。 只要渠道网络足够精准就够了。咱们公司以后的乐迷们,未来仍然会以上班族、学生等为主。 只要满足这些乐迷群体覆盖的销售渠道,都符合要求。” “那些大分销商,他们也符合三哥你说的乐迷覆盖啊,实力强不是更好吗?” “嗯,我没说排除他们。我是指销售渠道满足覆盖条件,只是最基本要求。 咱们还得审核一下别的,比如他们在业内口碑怎么样?和哪些唱片公司合作过?对音乐市场的理解,是不是和咱们理念一致?这些其实更重要。” “我懂了三哥,你是怕以后他们闹出点什么幺蛾子出来对吧。” “是这样的,生意人嘛,为了钱,有时候什么事都做得出。 咱们公司发展壮大后,难免也会挡了其它唱片公司的财路,竞争对手必然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下绊子,使阴招,都是常有的。因此必须要和咱们一条心的分销商,才能一起面对困难。” “我明白了,三哥。那咱们先筛选出渠道覆盖符合标准的,然后再从里面筛选值得培养的唱片经销商。自己培养出来的,更容易一条心。” “没错,不过浪潮唱片过去合作的分销商,可以优先考虑。 老程这些年也不容易,靠着做一些乐队的唱片,在音乐市场站稳脚跟,这些分销商应该是出力极多的。 我想浪潮唱片过往的经销商们,大部分应该都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是的,程总做小众音乐,能坚持下来,浪潮唱片的经销商们确实给力。这些经销商们,是咱们值得发展的对象。” “那我们抓紧把这些人的资料审核一下,到时候一对一的约谈,争取这几天把大部分区域的分销商,都定下来。” 秦川说完把资料,给了陈秋桦一部分。 开公司,做生意,不是小朋友过家家。 那种抄几首歌就可以横推的事情,只会出现在前世的网络爽文中。 秦川可不是小白,怎么会觉得事情有那么容易呢。 一步一步走,基础打牢,才有可能一飞冲天。 否则根基不稳,再大公司也容易分分钟倒闭。 秦川前世虽然没有开过公司做过生意,不过前世视频网站发达啊。 多少财经达人做视频号,科普财经和经商的知识、案例,没吃过猪rou还没见过猪跑吗。 分销制度,渠道网络,不过是最基础的商业常识罢了。 打从人类有商业开始,分销制度就随之诞生了。 契约精神,合同立法,更加促使了分销模式的发展。 这才是商业的最大构成,而所谓的直营模式,其实是少部分巨无霸企业才有的。 大部分厂商、公司、企业,其实还是用的传统的分销模式在推广市场。 即使是前世互联网最发达的时候,电商全民普及的时候,分销模式仍然是主流。 别说传统行业了,就互联网行业本身,很多企业都是用的分销模式。 有一个词叫“城市合伙人”,就是一些互联网行业的企业,魔改出来给分销商的新名字。 秦川现在弄这些,也算是前世看那么多财经视频的学以致用。 也不是什么高级的玩法,只不过是想把公司基础建设的稳固一些,仅此而已。 在秦川和陈秋桦审核资料的时候,前台小李不时的还在接待着各地来的经销商。 一天下来,小李接待了40多位各地做唱片生意的老板们。 前天开始,光陈秋桦亲自联系的经销商,估计就有30余位了。 还有安排助理打电话通知的,估计全国加起来,联系了超过一百位了。 这些在音乐唱片行业经商多年,谁还没点人脉和好友啊,相互一转告,估计得到消息的人就更多了。 这些人如果都不加审核,直接成为分销商,起码能铺满全国市场的60%。 但秦川是不可能那么做的,情愿起步慢一些,铺的少一些,也要提高筛选标准,选最适合的分销商进行合作。 秦川这边审核着经销商资料,没有给他们任何说法,就让他们回去等消息,让这些人有些心里没底。 好赖给个说法啊?怎么才能合作?什么标准公布一下啊? 好赖搞个公开招投标啊?难道想搞暗箱cao作? 不会吧,奇点乐队虽然牛,但公司一开,不至于这么得罪所有人吧? 不少人心里在暗自琢磨,盛世文娱公司,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朱德才,老朱,浪潮唱片的老经销商了。 在做完登记,把资料提交给前台小李后,就离开了盛世文娱的办公室。 他可没有直接就回酒店休息,被动的傻等消息,不是他老朱的风格。 经商多年,他唯一悟到的行事准则就是主动出击,争取一切可能。 他刚离开盛世文娱,扭头就往浪潮唱片去了。 老朱打算找程嘉阳打听打听,探探风声。 来到浪潮唱片,程嘉阳也正忙着呢。 继上个月奇点乐队的那首《Yellow》在米国登上公告牌排行榜以来,舆论战场绝地反击,新专辑销量惊天逆袭。 上周900多万张的销量,又把库存快耗空了。 程嘉阳,又忙着联系工厂继续追加产能,调配各地铺货。 各地经销商又有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