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二章 催收 (第1/1页)
,正阳门下四合院,我成了韩家老六 诗风这次活动非常的成功。 在集团内部更是讨论热烈。 特别是运营企划部,更是把这当成一份经典案例研究。 一个月的时间盈利了不少。 这几天的时间,韩春风也是一直在卖场到处看看,看下效果。 “春风,真不知道你哪来的这么多点子。很多事情甚至在国外都找不到案例。” 陈默是真的挺佩服韩春风的。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得跟你说一下。现在来诗风进货的服装卖家多达上百。大多数人还好,有着好一部分人的资金比较短缺。给了账期,通常都是到了月底再结。就是这样,逾期的商户依旧有着好些家。有着好些烂账。本来这一块也不归我管,只是跟你讲一下。” 还好诗风不缺钱,不差资金流通。 但是一直赖账,多少是有影响的。 越继续下去,造成的影响肯定也会越大。 陈默也深知这一点。 他可不知道韩春风有多少钱。 万一因为这些烂账导致诗风的运行不行了呢。 陈默继续说道:“我了解的情况,光是咱们京城就有着四五家欠钱的。多的欠了几万,少的也欠了千八把。欠款最多的是交道街的李老板,欠了七八千件服装的货款,金额总计高达十多万。逾期两个月了。” 这年头的老赖还算好。 不过慢慢的也要开始演变成欠钱的才是大爷。 一些催收的手段还比较少。 也没有闹的太厉害。 主要是诗风的账面上从来没有缺过钱。 但是也不能一直让别人欠着啊。 这年头钱贬值的多么厉害。 要是欠上半年,这个钱不就直接贬值了好大一部分。 也得想个法子才行。 韩春风:“我是这么想的,再拉出一点资源出来,专门组成一个催收部,就归财务管。术业有专攻,搞一些专门的人过来。老陈,趁着今天有时间,我两个专门去拜访下交道街的李老板。” 直接拉着陈默上了车来。 开着个大奔朝着交道街去。 没一会儿到了。 李老板的服装店看着规模很大。 店员也有着十好几个。 此时正在忙碌者。 看着生意还算不错。 韩春风下了车来,跟陈默一起走了进去。 店员马上热情的过来招待韩春风他们。 “老板,要看看衣服吗,这是诗风最新的男装款式,还有西装,非常适合您。” 韩春风直接开门见山,“我找下你们老板,李总。有点生意要跟他谈谈,麻烦去说一声。” 开着大奔来的,就是不一样。 员工还以为这两位是他们老板的朋友呢。 马上答应了,“您稍等,老板现在不在店里,我去给他打个电话。” 没多大一会儿,李老板就从外头走了进来。 “这位就是李老板吗,最近生意看着还行啊。我们是诗风的,李老板欠的钱打算什么时候还呢。” 陈默笑呵呵的说着,直接开门见山把自己这次过来干嘛的说的清清楚楚。 “你是?” 李老板心情有些不悦。 他没有想到是诗风过来讨债的人。 还以为是有别的什么生意伙伴呢。 陈默:“诗风业务部管事的,陈默。这次上门来是想问问李老板差的那笔钱大概什么时候结清。逾期太久的话,恐怕我们诗风不会再与李老板合作了。要知道我们可是签订了合同,没必要因为十万块钱对簿公堂吧。” “实在是手头拮据。京城的租金,员工的工资。诗风服装的卖家本来就高,其实也盈利不了太多。二位再宽限我几日吧。” 李老板可怜兮兮的说着。 还想把欠款再拖拖。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十好几万了。 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进货商。 韩春风不乐意了,看着他名牌手表戴着,大金链子戴着,也不像是个缺钱的。 “李老板,这话说的不对。您这个店子三层楼,地段好,看着今天的人流量也是很多,跟我哭穷,不合适吧。” “来,两位跟我来,咱们边喝茶边聊。” 这个李老板看着态度还算好。 把韩春风他们两个拉到办公室里。 关上了门开始慢慢聊。 也怕韩春风他们在外面闹,那么多人看着不好。 “今天确实生意还行,可是以前不是这样的啊,各有各的难处,希望再体谅体谅,缓些时日。现在的资金完全周转不开。” 他不止只搞了一家服装店,还有别的生意。 钱都投了进去,确实想要马上要现钱不是很方便。 或许是拖诗风的钱拖习惯了。 以前也没有什么人来催款过。 越晚付款对自己就越好。 能用来做别的生意,都是赚的。 不愧是做生意的,跟着韩春风和陈默聊了好一会儿。 可偏偏到要钱的时候,总是会说的偏一点。 自己的时间宝贵,懒得跟他再多说了:“李老板,再给你一周的时间,把欠款都给补上。否则,咱们两家就不用合作了,同时你还会收到法院的传票。” 话说完后,就出了门去。 他可不想再商量了。 这个李老板既然不诚心做生意,那就不用合作了。 反正又不差这么一家。 到了车上,陈默开口说道:“春风,这样是不是搞的太僵了。这个李老板可是我们在京城最有实力的一个进货商了。真不合作了多少会有点损失。” 韩春风可不在意这些。 但是做生意也不能由着性子来。 还是得用专业的人去。 创立个催收部门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能减轻一些负担。 诗风还算好,有着韩春风在,资金问题这一块完全不用担心。 要是别的那些企业,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坏账烂账一堆,说不准整个企业都要拖垮。 要钱不容易,自从有了商业以来便是如此。 光是京城就有几十万的账没有收回来。 再加上别的地方,大几百万肯定是有的。 特别是有几个老板,明明有钱,可偏偏也是要拖着。 不会第一时间结算掉。 成为了一种习惯。 特别是外地的进货商,诗风的员工有打过电话去要款。 随便敷衍了下,或者电话压根不怎么搭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