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求见 (第1/1页)
牺牲。 这两个字,似乎有些太重了。但从明燎口中说出来,却是意外贴切、意外轻巧。 正如姜云所思所想——堂堂东宫太子,有何事不可为! 对皇帝与太子而言,每一次妥协,都意味着莫大的牺牲。 明燎看似放肆,但始终不曾逾越本分。说是放肆……实则也不过是故作姿态的放浪形骸。 他用自污自毁的方式诉说冤屈,使皇帝的愧疚渐渐加深。 而后,又以如斯惨烈的手段,向他的父亲祈求宽容。 “七年。” 姜云轻声说道:“这个局,殿下布了整整七年。” 七年前的江南,四年前的北境,乃至今日京城。明燎看似张扬,实则与天子同属一心。 整整七年光阴,他吞下君父的怀疑、愧疚、包容,分明长怀冤屈,却也始终安守本分。 然而,他也以最直率,最激烈的姿态,一次又一次地诉说祈求——求他的父亲宽恕贺周。 明燎言语直白,却让姜云越发难过。她得到了希求的答案,却得不到豁然开朗。 一句隐晦谏言,意在劝他放下过往,可明燎的强大仍在姜云意料之外。 他非但清醒,甚至冷酷。 在阴谋之中淬火而生,算尽每一分人情世故。这就是大雍太子,给父亲、给天子的回答。 姜云沉沉一叹。 明燎垂眸问道:“你想说什么?” 姜云顿了顿,终究直言:“我在遗憾,也在羡慕。” 明燎对贺周的信任可谓惊人,姜云钦佩之余,却也难免艳羡。 明燎难得惊讶,片刻之后,他卷起佳人的发尾,撩到她的肩后。 姜云瞄他一眼,没有出声。 明燎不失安抚地笑了笑:“不必。” 言简意赅,甚至有些太过敷衍。 然而姜云十分恬静,眉目之间盛满温柔。 似乎有什么东西悄然变化。 又是一个云光寂寂的无眠之夜。 三殿下明昭,又一次在万籁俱寂之时求见天子。 只是,今日的紫宸殿仍然谢客。 老迈的陈十安悠悠然地站在殿外,似乎并不意外于三殿下的突然造访。 尽管如此,陈十安仍然面有难色:“陛下吩咐了,不许旁人轻易打扰。老奴便是有心为您通传……也不敢呐。” 他晃了晃拂尘,埋怨一般地叹了叹:“三殿下,您这两回挑的时候……实在不巧。” 这位大太监,在皇帝面前有头有脸,放眼偌大宫城,也能算是地位超然。 即便面对天家子弟,陈十安也敢微微放肆,偶尔也会明里暗里地,说上两句稍显僭越的话。 素来好脾气的明昭轻轻颔首:“陈公公说得是。” 他直白也坦率地应下这句指责,甚至还露出一丝极为真诚的笑,几不可见地张了张嘴:“多谢。” 陈十安会意点头,也不推辞,一双浑浊的眼,几乎眯成了一条线。 和聪明人打交道,果然是既轻松也舒坦。 明昭未做多余的事,只恭恭敬敬地候在一边。 陈十安所言,看似埋怨,实为提醒。 宫中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帝王的眼。 上一次,明昭拜谒紫宸殿,最终无功而返。紧接着,他便去往东宫,求见太子明燎。 而明燎隐晦地告诉他,皇帝接见的,正是大理寺的裴少卿。 今日,他再一次选在夜深人静之时拜见君父,却也再一次地,被阻挡在大殿之前。 陈十安意在提醒他——殿内之人,正是裴济。 同时,陈十安也在暗示明昭,裴济的来意,与他有关。 老太监的眸子稍稍一转,恢复了平日的安闲。 该说的话已经说了,既然三殿下不躲不避,就也无需他来提点。 四野息声,无风无尘。 明昭与陈十安漫无目的地数着星子,数了足足一个时辰。 “咳。”年长的大太监抖了抖肩,抖落一阵缥缈微风。 明昭稍稍侧身,略有疑问地看着他。 陈十安嘴上喃喃,自言自语:“该给陛下换些新茶……” 三殿下并不插言,任他自顾自地装模作样。 陈十安也不尴尬,笑盈盈地转过身,与小徒弟耳语几声,命他寻人侍弄茶水。 而后,这位大太监的神色连番变幻,犹豫与坚定交迭而来。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他才终于下定决定,亲自将茶送入殿内。 这会儿,他倒是不提那一道来自天子的金口玉言,不提所谓的——“不许旁人轻易打扰”。 错身之际,明昭与他对视一眼,两人眸心皆有了然。 伺候天子,乃是本分,当然不算打扰。长夜漫漫,做臣子的,岂能默不作声地守在殿外,坐视勤勉的帝王劳心竭力,夜不成眠。 总要有人去劝一声。 再说一个时辰也足够了,与三殿下一道站了这么久,陈十安,该复命了。 “陛下。” 小步急趋,却也沉稳,陈十安举着累赘的托盘,轻声唤道:“殿下,时辰不早了。” 他就如同未曾看见一旁的裴济一般,从始至终,没有朝他瞥过一眼。 皇帝淡淡道:“有心了。” 陈十安低眉顺眼,目光深深坠着,避开案前种种,只做不知他的言外之意。 不过,皇帝倒也无意隐瞒。 他端过茶盏浅啜一口,见陈十安面有犹疑,便也沉声问道:“还有何事?” “三殿下而今正在殿外。”陈十安的背,似乎折得更深了,“已有一个时辰了。” 皇帝撩了撩眸,漫不经心地问道:“你为何不早些来报?” 这就是故意刁难。 不过,陈十安熟知帝王秉性,自然也有应对之法。 只听他轻声陈奏,如同感慨一般:“三殿下知您勤政,自然不愿惊动陛下。以三殿下之性情……老奴猜测,他怕是宁肯多等片刻,也不愿耽误国事,使陛下错过安寝之时。” 皇帝轻嗤一声:“既糊涂,也机警。” 陈十安笑着劝道:“三殿下少年心性,陛下不是最为清楚?” “罢了。”皇帝低声笑了笑,“让他进来。” 陈十安躬身道:“是。” 闻言,裴济稍稍侧身,朝一旁退了几步。 只是,他也不曾出言告退。 皇帝垂眸睨他一眼,眉眼之间似有深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