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0章 沉重打击 (第1/2页)
“咚咚咚…” 北方军鼓声响起。 姜瓖估计着,应该是第二营的人来了,或许北边的清军已解决了。 随后,姜瓖派出人前往北边,要跟李智雀联络上,既是了解那边的情况,亦向他发出相应的命令。 祖泽润回到军中后,向瓦克达如实禀报谈判情况。 瓦克达、济席哈听着祖泽润的话,皆是惊讶、欢喜,终于可以摆脱困境了。 济席哈道:“姜瓖这个挨千刀的,竟开出封王的条件,胃口可真大!” 祖泽润叹息道:“姜瓖能让大清损失惨重,的确是人才,够资格封王!” 瓦克达恶狠狠道:“姜瓖杀了大清这么多人,连太祖亲子都死于他手,大清有很多人要他的命,就连皇上都或许会嫉恨姜瓖。他日姜瓖归顺大清被封王后,我定会联络那些恨姜瓖之人,想法子把他除掉。” 济席哈附和道:“没错,不能让这狗贼活着。” 祖泽润道:“只要我们能安全出关,那就谢天谢地了,其它一切,以后再说。” 此时的瓦克达,先沉思片刻,随即道:“姜瓖答应放我们走,会不会有诈?” 济席哈道:“将军所料虑甚是,万一真的是姜瓖使诈,等我们走到恶龙岭时,上面的明狗再扔下震天雷,我们就白白送死了!” 祖泽润道:“卑职回来时,曾在恶龙岭南边的山岭查探过,恶龙岭的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们北返去到恶龙岭南边时,要先派人上山查看,要确定恶龙岭上没有人,我们才能过去。若恶龙岭的明狗撤走了,那姜瓖应当没有骗我们。” 瓦克达、济席哈点点头,都觉得很有道理。 至于不能运送钱财回去,三人不傻,虽然不能用马车回去,可以把那些价值高、体积小的财物随身带走,比如金子、珠宝之类,可让每人兜里都装一点。 不久后,有人前来禀报,明军有人来了,说是奉姜瓖之命前往北边传令,让北边的明军放清军离开。 瓦克达下令,让这个明军通过。 随后,祖泽润再次来到明军这边见到姜瓖,双方约定清军明天一早出发,只能随身携带干粮。 墙子岭关那边便是满清地盘,只要带上一两天食物就足够了。 双方谈拢后,明军停止了攻势,墙子路上平静下来。 夜幕降临,明军军中灯火通明。 姜瓖、赵天麟、周遇吉、黄得功、兆辉、卢邦南六人聚在一起,吃着大鱼大rou。 这次晚餐,有道特殊的菜,那就是虎rou。 今天下午,专门有明兵上山打猎,满载而归,打了一只大老虎。 这老虎体型很大,估计是西伯利亚虎,在野生动物众多的古代,这种老虎分布范围广,包括了华北北部、朝鲜半岛。 姜瓖出征,带着高级厨子,用精湛的厨艺烹煮虎rou。 姜瓖第一次吃虎rou,味道还不错,再加上心情好,更是吃得有滋有味。 大家吃饱后,开始交谈起来。 卢邦南道:“清贼并不傻,说不定会多留个心眼,明日撤退时,会先派人查看恶龙岭,看到恶龙岭上没人才会通过。” 黄得功道:“对啊!要是这样,我们该如何办?虽说先救下了百姓,抢回被抢掠的钱粮,但也不能眼睁睁让鞑子跑了。” 姜瓖道:“那是当然。恶龙岭是绝佳伏击之地,但不等于没有其它地方可伏击。明日先救下百姓,再等着看好戏。” 他把这话说出口了,众将相信一定能办到。 想到明天又即将有大胜利,众人更是心情舒畅。 又再谈论好一会后,众人散去,姜瓖让黄得功、周遇吉留下。 姜瓖仰望星空,长叹道:“即将又有大胜利,我很高兴,却又有隐隐不安!” 对于这些话,黄、周两人均感诧异、不解。 黄得功问道:“贤弟,这是大好事,为何会不安?” 姜瓖道:“黄兄、周兄,可知‘功高震主’这词?” 周遇吉道:“这自然知晓,历朝历代,有许多功高震主的臣子,最后没有好结果。” 黄得功道:“贤弟的担忧不无道理,可是,就算‘功高震主’,也得是灭掉建奴和贼寇之后。” 之所以把两人留下,是姜瓖故意的,特意说一些话,要逐渐对两人潜移默化,让两人追随自己,哪怕是反叛大明亦追随着自己。 两人都对明朝比较忠诚,要是一开始就明着说出那些话,肯定会当场翻脸,只能逐渐改变两人的思想。 不仅是两人,姜瓖还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才,要让那些人才只追随自己,而不是忠于明朝。 姜瓖继续道:“两位想想,这二三十年来,大明的忠臣良将,有几个有好结果的?大明当今皇帝跟皇太极相比,哪个更为贤明?” 听着这些话,黄得功和周遇吉都沉思起来。 姜瓖没有打扰他们,静静地等待着。 不久后,周遇吉道:“这二三十年来,大明不乏忠臣,不乏有才能之士,可大多都没好结果。” 他指出许多事例,包括熊廷弼、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 比如孙传庭,虽然没有被杀,但也被皇帝关了两三年才放出来。 黄得功接口道:“不仅忠臣大多没好结果,朝中还jianian臣当道。温体仁、周延儒之流,皆是大jianian臣。哎…” 他深深地叹息。 周遇吉接着道:“建奴、皇太极,是我们的死敌,我恨不得亲手宰了皇太极。可是,若是按照皇太极继位后所做来看,的确是明君;反观大明当今皇上,继位后做出的许多事,乃昏君作为!” 他说这些话时声音比较小,生怕被其他人听到。 话音落下,周、黄二人皆是痛心疾首,郁闷之极。 黄得功又道:“若不是有姜贤弟带兵前来,建奴这次入关劫掠,还真的无人能挡,全部都会顺利返回关外。” 姜瓖道:“周兄、黄兄放心,只要有我姜瓖在,建奴、贼寇都猖狂不了。” 两人都感慨,姜瓖的存在,是不幸中的大幸。 第二天早上,墙子路上的百姓诧异起来,清兵有序地北上,却不像以往那般驱赶着他们走,而是置之不理。 直到所有清兵都走光了,也没人来理会他们。 “这是怎么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