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郡县西域(下) (第2/2页)
,若朝廷长期对那里采用此优待政策,日后他们难免会把这种优待当成是理所当然。只要朝廷开始收税,必然会激起民变,从而再生动乱。” 朱高煦接着道:“不仅如此,补助农具,修路修渠等,是需要花费国库银两的,可朝廷却不对那里征收田赋或商税,这对大明腹地的百姓来说,极不公平。父皇,依儿臣之见,可减免西域三年赋税。三年之后,一切规制再恢复到与大明腹地相同。” “总之,儿臣认为,从汉唐治理西域的故事可知,对于西域之地,只能采取移民戍边和屯兵屯田戍边之策。等将来那里的汉民数量增加到数百万的时候,儿臣相信,届时西域也就不会是大明的边疆了,而是会成为现在的腹地。” 朱棣颔首道:“好!好一个会成为‘现在的腹地’!” “陛下,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若不是殿下察觉到不妥,将来朝廷采用臣献的计策,必然会酿成大祸,臣思虑不周,请陛下责罚!” 齐泰躬身出列,跪地叩首道。 朱棣道:“齐卿也是一片报国之心,朕为何要责罚?起来罢!” “谢陛下。” 待齐泰起身退回班序后,朱棣看向殿内众臣,高声问道:“太子对齐卿的三策进行了补充,朕觉得可行,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臣无异议。” 吏部尚书张紞率先答道。 礼部尚书郑赐道:“陛下,太子深谋远虑,老成谋国,对于太子补充之策,臣表示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夏原吉、卓敬先后出声道。 就这样,朱高煦提出的几点补充,得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通过。 “既然无人再有异议,那郡县西域之事,就这么定了。” 朱棣对本次议论做了最后的定论。 他顿了顿,看向方孝孺、黄淮等内阁顾问,吩咐道:“内阁结合太子与齐泰所献之策,替朕草拟一份治理西域的方略。” “臣等领旨。”方孝孺等人齐声道。 散朝后。 会同馆。 “各位使者,现在大明皇帝陛下已经撤了王景弘巡洋正使的职务,让他赋闲在家。可见已是天威震怒。” 渤泥王缓声道。 柯枝国使臣道:“是啊,让人摸不着头脑。” “若王景弘不再担任国使,大明对外的国策恐怕会改变,我等小国该如何是好?西洋岂不是又要乱了?” 满剌加使臣接话道。 渤泥王道:“这都是让亚烈一事搅合的,王国使不能换。这些年,正是大明船队日夜航行海上,强不凌弱,大不欺小,才有如此安享太平的局面。若换了国使,对外政策一变,整个西洋必将再次陷入混乱,我们便无法在海上与各国和平贸易了。” 柯枝国使臣道:“渤泥王说的对,我等应力争大明船队不更改主帅。” “让大明不改变友善万邦的国策,才是最重要的。”满剌加使臣道。 渤泥王道:“因此,我愿以弱病之身,与诸位一同去求见大明皇帝陛下。” 半个时辰后。 本想去求见朱棣的渤泥国王,竟然在房间里见到了朱棣。 “陛下。” 渤泥王作势就要起来行礼。 “你有病在身,请勿多礼,快躺下。” “小王怎敢悖礼不尊?” “无碍,朕散朝后,刚得到禀告,来迟了。” “陛下严重了,小王偶感风寒,岂敢劳动陛下万乘之尊。” “你们渤泥国远在炎热之地,想必是不习惯京师多变的气候,应该是今年倒春寒着了凉气。朕给你带来了大明最好的御医。你放心,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好起来的。” “不瞒陛下,小王从去年冬季来到大明京师朝见陛下,后来因为染了风寒,没能回国,一直养病至今。在京师住了这么久,小王已经习惯了,还真有点不想走了。” “好啊,那就安心的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多谢陛下关切,小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安心养病,需要什么,尽管吩咐。” “陛下,小王有一事悬在心中,不吐不快。” “讲。” “大明朝廷如何处置亚烈,已经引起了海外各邦国关注,未免多生事端,让海外诸邦安心与大明通商贸易,小王恳请陛下及早定夺。” “朕知道了。” “你好生休养,朕去看看其他邦国的使臣与王子。” “朕今日带诸位来皇城转一转,散散心,怕你们久居会同馆,闷着了。” “陛下,大明皇城的辉煌,着实让人赞叹,古老的文明更让人高山仰止,所以我们有一个请求,请陛下恩准。” “请讲。” “我们这些国家都想请王景弘大人再去走访,加强两国间的交往。”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学到大明的文化,又能够彼此互通有无,可谓一举两得。” “与王国使率领的船队交往,我们觉得与大明亲密无间。” “那边还有更好的景致,走,朕带你们去看看。” “一夷而见逃,剖其心而碎其脑,粉其骨而涂其膏,强壮就戮,老稚尽俘,若土崩而火灭,犹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猪其宅,杜其xue而空其巢,旬月之内,虏境以之萧条。固已犁其庭,扫其闾,当置之以郡县。” “一夷而见逃,剖其心而碎其脑,粉其骨而涂其膏,强壮就戮,老稚尽俘,若土崩而火灭,犹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猪其宅,杜其xue而空其巢,旬月之内,虏境以之萧条。固已犁其庭,扫其闾,当置之以郡县。” “一夷而见逃,剖其心而碎其脑,粉其骨而涂其膏,强壮就戮,老稚尽俘,若土崩而火灭,犹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猪其宅,杜其xue而空其巢,旬月之内,虏境以之萧条。固已犁其庭,扫其闾,当置之以郡县。” “一夷而见逃,剖其心而碎其脑,粉其骨而涂其膏,强壮就戮,老稚尽俘,若土崩而火灭,犹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猪其宅,杜其xue而空其巢,旬月之内,虏境以之萧条。固已犁其庭,扫其闾,当置之以郡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