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筑城利器 (第2/2页)
的李兴,恰好遇见了朱高煦的车驾。 李兴道明来意之后,便加入了朱高煦的队伍。 一会儿后,朱高煦走进了武英殿。 魏国公、曹国公等人立即躬身作揖,行礼道:“见过皇太子殿下。” 朱高煦点头示意。 接着,他向朱棣行礼道:“见过父皇陛下。” “可是有好消息要告诉朕?” 朱棣见朱高煦神采奕奕,面露喜色,当即笑着问道。 “父皇,墨巧司传来消息,用石泥筑造的石室成功抵挡住了将军炮的轰击而未裂开!” 朱高煦将手中信件呈给了朱棣,同时说道:“儿臣让任自垣亲自带人在城西校场上修建了好五座石室,已备炮击实验演示之用,只待父皇下令,便可进行下一轮的炮击实验。” “诸卿,哈密边境筑城之事进度缓慢,一是有吐鲁番人时常sao扰,二是因修筑城墙所用材料皆是传统石沙,建成后的前几日并不稳固,因此容易被投石车轰击出缺口。” 朱棣将手中的信丢在御桌上,转身环视殿内众人道:“而墨巧司研制出的石泥,可以在十二个时辰内快速凝固,坚硬如石,故名石泥,乃是一等一的筑城利器!” 他见众人面面相觑,不明就里,遂向李兴吩咐道:“摆驾城西校场,朕要带诸卿看一看我大明的筑城利器!” “奴婢领旨。” 李兴躬身领命,然后开始下去筹备朱棣出行。 一个时辰之后。 城西校场。 徐辉祖、李景隆、刘璟、金忠、齐泰、任自垣以及其他随同官员如郑和、赵俊臣、韦贤等,走在坚硬的石泥地上,簇拥着朱棣、朱高煦二人来到了不久前刚被炮击的那座石室前。 “任司正,刚才炮击石室的火炮,所用铅子重几斤?” 朱棣望着石室墙壁上的凹陷痕迹,随意的问道。 任自垣躬身作答道:“回陛下,刚才将军炮发出的铅子重七斤。” 他口中的“将军炮”,实际上是历史上嘉靖年间才出现的车载大将军炮,不过在朱高煦的指点下,已经提前问世,乃是上好的攻城利器。 此炮属于大型火炮,身用生铁铸造,长三尺有余,重几百斤,前有照星,后有照门,装药一斤以上,铅子重三至五斤,射程可达一里之外,有多道加强箍。 此炮分大、中、小三种,发射七斤、三斤和一斤的铅弹,皆用一辆车运载,车轮前高后低,可在车上直接发射,具有较大威力。 朱棣见众人的目光被车载将军炮吸引,笑着道:“诸卿想必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火炮,既如此,那今日就让你们开开眼界。” 他说到这里,看向朱高煦道:“太子,你去安排。” “儿臣领旨。” 朱高煦躬身领命道。 随后,他分别对韦贤、赵俊臣、郑和三人吩咐了几句,三人依次离开了人群。 大概一刻钟之后。 韦贤带人赶着一群牛来到了校场上,郑和则带着拉着一车车的大石头,在不远处堆了一座小石头山。 至于赵俊臣更离谱,他在赛哈智的陪同下,押着一队身穿囚服的死囚,来到了校场上。 “炮车拉到一里之外,先从石头堆开始,然后是牛,最后是死囚。若有死囚侥幸不死,朕便开恩,发配其去努尔干垦殖种地。” 朱棣向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下达命令道。 紧接着,蒋瓛亲自去传令,然后有旗手打出旗语,远处的炮手接到命令,开始装填铅子。 片刻后,只听数声炮响,一里开外的石头堆被轰得七零八落,那群被棉花堵住耳朵的牛与死囚,凡是被炮击中的,当场炸的血rou横飞。 至于没有被火炮击中的死囚,皆被吓得屁滚尿流,随即却又庆幸不用被斩首而逃得一命,激动的跪地大喊“陛下仁慈”、“谢陛下开恩”之类的感激之言。 “诸卿觉得这火炮威力如何?” 朱棣满意的抚须问道。 徐辉祖恭声道:“陛下,若在战场上安置千架此炮,人人能放,则可所向无敌。” 李景隆道:“洪武初期,大炮太重,难以机动,而今用车载运,便可登高涉远,山地平原皆宜。臣估计,若是北元人见了,怕是无不胆寒。” 车载炮有许多优点,首先是便于机动,炮手既可推拉炮车,又可临敌发射。 其次是提高了火炮的参战速度,赢得了战机。 最后是兼有挡敌和击敌之用,炮车既具有一般战车阻挡北方彪悍骑兵快速冲击的作用,又可建立军营,使用火器和叠阵,击杀敌骑。 历史上明中期的火炮虽然在杀伤威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有一大缺点,那就是没有瞄准装置,而且在发射速度、机动性等方面也不尽人意。 兵仗局奉朱高煦之命,重点改良火炮的瞄准与机动性,以及发射速度。 众臣见到火炮威力如此巨大,不禁对接下来的炮击石室实验充满了期待。 “诸卿,且随朕到远处观看这炮击石室。” 朱棣抚须道。 言罢,他率先向远处走去。 一刻钟后。 只听数声炮响,远处的几座石室被铅子击中,竟都安然无恙,无一座墙壁被轰裂开。 徐辉祖、李景隆等人惊呆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用石泥做出来的石室,竟然真的能够抵挡火炮的轰击。 “石泥使用时加细沙拌水,干燥后坚硬如石,故而得名石泥。此物可用以铺筑街道、地板或墙壁等。” 朱棣低头俯视脚下的水泥地,问道:“诸卿脚下踩着的硬石路,便是用石泥筑造而成,如何?” “有此筑城利器,西域可平矣!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诚意伯刘璟第一个跪地拜道。 其他人见状,纷纷跪下,行大礼道:“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实际上,众臣并不知道,那五座石室之所以能够抵挡炮击,除了石泥起了作用外,还有内部盘根错节的钢铁构架在起作用。 而这,才是筑城利器之所以成为利器的关键,如此核心机密,朱高煦与朱棣都心知肚明,却不会在此场合下说出来。 任自垣等知情者更不敢泄露,因为墨巧司保密条例规定,凡是泄露司内机密者,会被满门抄斩。 “诸卿,朕之前命令北方各都司增兵七大要塞,又诏令惠民工建局招募边塞百姓,协助官兵建造基地,一为攻伐草原做准备,二为抵御北方部落侵扰做后盾。” 朱棣朗声道:“而今石泥成功研制出来,可运去哈密与北方七座要塞筑城。” “陛下圣明!” 众臣高呼道。 “明年开春后,朕决定巡视北方与辽东,既可督促七大要塞的修建,又可就近指挥西北大军,扫平关西不服势力。” 朱棣接着道:“朕巡视北疆,就是要让北方的臣民明白,朝廷没有忘记他们!” “陛下英明,臣等遵旨!” 众臣再次高呼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