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镇里采购 (第2/2页)
哥,我忘了问陈二娃(二子的名字)种子的事儿了。 我刚才在加工站打听了一下,小麦每斤1毛七分四呢。 虽然统供统销,但是咱们交完了公粮,剩下的价值也比苞米强吧。” “你懂个屁。咱们这也不是南边能种冬小麦的地方。 那小麦成熟要3个月。咱们这儿7月份才能种。 万一出点什么意外,一年的力气就白瞎了。 而且产量也没苞米高。到时候用啥交公粮。” 李晓伟见大哥主意正,而且拒绝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 他也不能说自己有挂,自己家的地肯定比别人家多产5%啊,升级以后增产多少还不一定呢。 “算了,等开春的时候自己动手种一块麦子地。等收成以后拿事实说话吧。” 心里想明白了。 要过大哥手里的鞭子。甩了个闷屁一样的鞭花,满载的雪橇一路疾驰往家赶去。 还差一道山梁就要到村子的时候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 “让牲口歇一会吧,等天黑了咱们再进村。” 大哥拽住了缰绳。骡子慢慢的停下了脚步。 李晓伟也正好下雪橇活动活动发麻的腿。 解开裤子,在路边方便了一下。 “MD,都冻缩回去了。” 李晓伟挤了半天才方便完,自己在那小声嘀咕。 “你说啥?” 他大哥耳朵尖,以为是跟他说话呢。 “没说啥,我就说这腿有点麻。” 听见他的话,大哥显然是不信,也没搭理他。 抄起今天买回来的面袋子,给骡子身上擦了擦。 他是怕骡子出汗,突然停下来再得病。 在寒风中哆哆嗦嗦的休息了一会。太阳就落山了, 眼见着天也黑了下来。 大哥扬起鞭子又出发了。 进村的时候只有少数几家亮着灯,其他人家都睡觉了。 哥俩悄悄的赶着车到了自家院门口。 李晓伟下车把大门打开。 等雪橇进了院子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听见动静的三个哥哥都走了出来。 没用大哥说话。三个人解绳子的解绳子。卸东西的卸东西。没用五分钟,哥四个一顿忙活,雪橇上的东西都进了屋。 “大哥,我先把骡子还回去。再晚我怕大伯躺下。” 李晓伟牵着骡子对大哥说道。 “嗯,去吧。我们等着你吃饭。给大伯家拿几根油条。” 说着,指挥老四去屋里拿油条去了。 李晓伟牵着骡子到了大伯家的时候灯还没灭,看样子是在等着他回来了。 “大伯,我来还骡子了。” 站在窗户边上,李晓伟喊了一嗓子。 “行啊,牵棚里拴上就行了。我这就下地。” 李晓伟也没等着,拉开牲口棚就把骡子拽了进去。 又给槽子里加了点铡好的苞米秸。 才出了棚子。 “路上顺利吗?粮食买到了吧。” 大伯从屋里出来就急匆匆的问道。 “大伯,这是给您拿的油条,明天热热吃了吧。粮食加工好了都进屋了。您不用担心。” “行啊,买回来就好,给我拿这个干啥,你们哥们自己吃去。 我还差你们点东西,再跟我扯吧以后别进院了。” 大伯一看李晓伟拿的纸包,顿时就开骂了。 “大伯,侄子孝敬您不应该的吗?我爹走了。您就是我们哥五个的长辈了。” 李晓伟一句话给他整没电了。 “行吧,以后别乱花钱,攒着娶媳妇啊。 吃了没,没吃赶紧回去吃饭去,我这没留饭,就不跟你客气了。” 李国利没跟李晓伟客气。 直接赶人了。他知道,即使他张嘴留,这孩子也是百般推脱。 他那个爹就教孩子这个了,一辈子要强。 “行,那大伯我就回去吃饭了。冻了一道了。” “走吧。我也睡觉了。” 李晓伟跟大伯打了个招呼就回家了。 进屋的时候,四哥正守着灶台烧火呢。 “小五回来拉。正好,把油条端上去,咱们就开始吃饭。” 四哥说话的时候音调都带着欢乐的感觉。 终于吃上细粮了。还有油水。 晚饭又是在李晓伟sao话连篇的笑话中度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