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九章 掩耳盗铃 (第1/1页)
对于章广的安排,众人意见不统一。 有人觉得此人既然能够反叛兴王,那也会反叛太子殿下的,因此此人不能重用。 有人认为,可以将其安排在太子身边为其出谋划策,太子身边的谋士还是太少,一些人都是朝廷中人,终究是要在官府做事的。 还有人觉得,可以将章广安置在大明江南集团,从事商业活动是没有问题的。 太子朱厚照决定,还是将章广留在身边吧。毕竟现在自己需要人手,东宫的这些人还是有些少。开展一些大型行动,人员就捉襟见肘。 其实,太子朱厚照的想法是建立一个人才培养、观察制度。可是鉴于目前自己的身份,他最后还是放弃了。 这要是传到弘治皇帝那里,父皇会怎么想。朝廷那帮人会怎么想。 再有一帮小人煽风点火,那就麻烦了。 所以,太子朱厚照就没有建立这套制度。不过他还是让唐伯虎注重在大明江南集团那里挑选人才,予以重用。 将章广留在身边一事,就这么定了。 章广也进入角色非常快,在整顿安陆州的整个过程中,为太子朱厚照献言献策。 太子朱厚照对于他的表现那是非常满意的。 锦衣卫押解兴王朱祐杬终于从安陆城出发了。 太子朱厚照率领众人亲自将押解队伍送出了城。 临分别,太子朱厚照特意向兴王朱祐杬表示,自己为其求情的奏折已经在路上了。在他们到达京师前,就会送到弘治皇帝面前。以父皇的性格,绝对会对兴王宽大处理的。 兴王朱祐杬现在也是全都放下了。他笑着说道:“那本王就多谢殿下了。成王败寇,本王既然败了,自然是要认的。即便是皇兄杀了本王。本王也是认的。” 兴王朱祐杬虽然败了,可是他敢作敢当,既没有矢口否认,更没有求饶。依旧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态度。 放眼整个大明,能够做到兴王这样的藩王,恐怕没有几个。 太子朱厚照亲自为兴王朱祐杬倒了一杯酒,并说道:“王叔。这一路上,您要多注意身体。我已经交代他们,不要为难您。” 兴王朱祐杬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殿下。本王几次派人刺杀你。你为什么还要对我这么好呢?”兴王对此始终是非常疑惑。 太子朱厚照解释道:“王叔毕竟是本宫的王叔,虽然安排人刺杀本宫,可是本宫不是好好的嘛。本宫毫发未损,就相当于此事没有发生。所以本宫并不记恨王叔。本宫只是希望王叔经此一役,能够改过自新。” 兴王朱祐杬向太子作了一个揖,恭敬地说道:“受教了。本王不如你呀。” 说完,就想太子朱厚照告辞,上了马车。 锦衣卫押解着兴王朱祐杬就上路了。 兴王朱祐杬他们是上午上路的。太子朱厚照率领众人下午就离开了安陆城,向荆州府进发。 之所以走的这么急,是因为再不去的话,辽王府就会毁掉更多的证据,再想查清他们的事情,就困难了。 太子朱厚照安排的人员在秘密调查的过程中,一不小心被辽王府知道了。 辽王朱宠涭当即安排人开始毁灭证据,妄图对抗太子朱厚照的调查。 太子朱厚照得到消息后,只能是抓紧赶往荆州府,早日彻查清楚辽王府的各项罪行。 整顿荆州府,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与辽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封地在荆州府的辽王,对荆州府的影响力那是相当巨大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荆州府第一大势力就是辽王府。 就连官府都要让其三分,更别说其他势力了。 藩王的身份,令辽王在荆州府可以说是说一不二。一些违法之事,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百姓对其剥削也是敢怒而不敢言。他们知道,就算是告到官府,官府也是拿辽王府没有办法。更可悲的是,极有可能被辽王府倒打一耙。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如此以来,谁还敢告辽王府呀。 辽王府的那些恶仆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太子朱厚照上次前来湖广进行改革,令百姓看到了希望。 一些人就向太子朱厚照反映了辽王府的一些违法之事。太子朱厚照自然是秉公执法,予以处理。 这让百姓兴奋不已。 可是好景不长,太子朱厚照整顿完湖广后,就走了。 辽王府依旧矗立在那里。 太子朱厚照走后,辽王府陆续知道了这些人举报之事。就开始对他们疯狂地打击报复。 辽王府的报复行动令百姓苦不堪言。有些人后悔自己一时冲动举报辽王府。 荆州府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状态。官府依旧是对辽王府采取宽容态度。 唯一的不同,就是太子在湖广的改革,令辽王府损失巨大。 对其在荆州府的地位,丝毫没有撼动。 太子朱厚照亲自登门告诫辽王朱宠涭,丝毫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相反,辽王朱宠涭对此根本就不当回事。自己家的地,自己想收多少佃租,那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又没有贪污朝廷的田赋。 兴王出事的消息传到荆州府,依旧没有引起辽王朱宠涭的注意。 在他看来,兴王朱祐杬那就是在作死。妄图杀害太子,篡取皇位。这是多大的罪行呀。 太子朱厚照收拾兴王,那是天经地义的。 此时,有人就提醒辽王朱宠涭,太子既然亲自等人警告,那就应该听从太子的意见,按原来的佃租进行收取。这也算是向太子示好。得罪太子那可就麻烦了。 辽王朱宠涭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样的劝解。 他始终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 直到手下人发现太子安排人在荆州府对辽王府进行秘密调查,他才有了一丝不详的预感。 既然太子安排人进行调查,己方只需要毁尸灭迹就可以了。让你无法查出问题,不就结了嘛。 不得不说,辽王还是想的过于简单了。如果毁尸灭迹就能解决问题,那各种案件岂不是无法查清。锦衣卫也好,官府也罢,还怎么查案,怎么破案。 辽王朱宠涭的做法,简直就是掩耳盗铃。 自己认为查不出来,那别人就真的查不出来了。chapter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