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养家小农女_第一八五章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万字一章奉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五章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万字一章奉上 (第5/5页)

先借给我。”

    覃锦元眼珠子一转,“你借银子干嘛?你竟然会却银子?要我借你也可以,你得给我利息!”

    “哦!你要利息啊,那行,那我给你算算,你前阵子说要打造一把趁手的武器……”

    覃锦元“哎呀”了一声。

    “行了行了,你别算了,借借借,你拿你拿,你可别给我算了,回回一算我就倒贴你钱,我攒几个钱容易嘛我。”

    覃锦元不禁想起自己在府里的时光,这才出来多久,怎么有些想家了呢……

    想到这,覃锦元又从怀里掏出两张纸。

    “这个也给你。”

    “什么?”

    清瑶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两张银票,面值还挺大,一张二百两的,一张一百两的。

    这可不是小数了啊!至少在赵家村,短短时间赚不来这些银子。

    “哪来的?”

    覃锦元梗着脖子,“你管哪来的,反正是我的,你取了用吧……你别用在没用的地方哈,你拿来发展小胖人,争取开到盛京去。”

    他才不会说,他为了给早早看病,偷偷地把随身的玉佩托人当了。

    可惜钱是换来了,病却没有办法。

    村里的大夫被清瑶送到其他地方探讨医术的时候,也被重点提过早早的病,可惜结果不尽人意。

    早早是先天智力问题,根本没办法治好。

    这银票干脆就拿出来给死胖子用,不管怎么说,这人脑子还是很好用的。

    没准有一天开到盛京去了,他也就能偷听到覃家的一些消息了。

    清瑶看着元师傅难得这么感性的一面,就把“这银子不大够的”这句话给咽下去了。

    “行,我记下了,你箱子打开吧,银子借给我。”

    覃锦元就把箱子打开,半箱子成串的铜钱,覃锦元数了数,一共十二串,还有其他一些散落的铜板。

    “喏,十二两整数给你。”

    清瑶拿在手里,“你花的挺快啊!就剩这么点了,一月二两银子啊!”

    提起这个,覃锦元忍不住气鼓鼓的。

    “我为啥攒不下来钱,你不知道吗!”

    覃锦元指了指旁边两颊鼓鼓的早早。

    “你看看你看看,养这样的丫鬟,我能攒下来啥啊?一日三餐吃完了还要吃糕点,啥贵吃啥,一口吃不上都能追着我打!你问我为啥攒不下来钱?来来来,人领走,你领回去养,我看你能不能攒下来。”

    清瑶看着气急败坏的覃锦元,也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

    那时候覃锦元刚来,鼻子长在头顶,她知道俩人是亲戚的关系,才派了早早去整治他,可是覃锦元不知道啊,来了一个各种欺负他的小丫头,这个皇帝的亲外甥肯定有点憋屈。

    “那……行吧,我把早早挪走,去王月红那院子住吧。”

    覃锦元生气的脸色一僵,突然达成了一直以来的想法,怎么还有点不适应呢。

    他扭扭妮妮的,“也……也不用那么着急,我这人比较大度,视钱财如粪土,花点就花点吧,你借钱要干啥?拿了就赶紧走!”

    “哦,我喊全庄子一块出去逛街,那早早真的不用换屋子啦?”

    “不用不用,早早就别去逛了,出去了再跑丢了,我也不去了,穷乡僻壤的也没啥看的,我俩就呆在庄子上吧。”

    覃锦元不是说说而已,他上手就来推清瑶。

    早早看见了,杏眼圆溜溜的,忙扔了个核打在了覃锦元身上。

    “不许,胖胖!”

    覃锦元赶紧松开了推清瑶的手。

    “我不打大胖啊,你别拿东西砸我,吃东西时候不要说话,都说过多少遍了,呛到怎么办!”

    说完,他回头看了一眼还没走的清瑶。

    “走走走,别在这碍眼。”

    “那好吧,等我回来给早早买好吃的。”

    清瑶抱着钱匣子往外走,走着两步她扭头回来看了一眼,覃锦元正在给早早拨栗子。

    她看着看着觉得有什么地方好像不太对劲的样子。

    可是她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算了,想不出来的事先放一边,没准想着想着就忘了呢,先去逛街吧,燕儿该等急了。

    不过她走了两步又想起那个玉佩的事。

    “你回头新鲜完了,把那玉佩还我啊,我得给人家还回去,怎么能无缘无故收人家东西,要脸不要!”

    门里只传来了覃锦元的一声,“滚~”

    清瑶便去找燕儿,但是很遗憾的是,庄子里的人都不太想出门,镇子上他们几乎是隔三差五去一趟的,真没啥新鲜感,所以干脆宅在家里。

    最后想去镇子上转一转的只有燕儿,雨儿跟许久没逛街过的清瑶。

    清瑶就一手领着一个上了马车,两个小家伙趴在马车窗子上往外看。

    如果说阳城平均每三户都有一个人在笑胖人做工的话,赵家镇就是每一户都有人在小胖人上工,他们受清瑶的影响也最深。

    论板块大小,自然是阳城更大一些,但是论繁华程度,赵家镇比阳城还要热闹。

    不是有一句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赵家镇百姓的福利是最好的,离得近,淘到的好东西也多。

    很多人都来赵家镇找员工的家属订货,赵家镇百姓的消费能力也比一般的镇子要高出不要太多。

    所以一出一进的,来此的商队越来越多,渐渐的赵家镇就越来越繁华了。

    清瑶他们快进城的时候见到了一队一队的商队从城里出来。

    五匹骡马负重累累,前面的马夫把领头的牲畜赶向拐弯处的桥上,后面的驮夫用马鞭把驮队驱赶向前,从驮工熟练的驾驿,驮队的神情就知道他们是行走多年的老走商了。

    进了城集市上卖的东西也不少,像酒、醋、酱、皮革和牲畜、粮食、薪柴、漆器、木器,酒曲豆豉、漆、粗细布匹丝绸、干货、毛毯、竹竿……

    让人眼花缭乱的,清瑶在一个摊子前边站住了脚。

    有个男人正在表演戏法,只见他拿出了一个黑色的小石头放在了板子上。

    他想让这个石头往左,那石头就乖乖的往左,想让石头飞起来,那石头就飞起来。

    偏偏呢,他手里什么都没有,当真新奇的很。

    很多人围着看热闹,清瑶看着这男人的袖子眯起了眼睛,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