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调整作战计划 (第1/1页)
覃锦元虽然是有私心的,但是确实给清瑶提了个醒。 与覃锦元的闲聊彻底打开了清瑶的思路,她觉得自己有必要换一个新的作战计划了。 商人读书艰难的事,王耀祖跟她提过。 她原本是计划等到明年开办免费的蒙学,这也算是功德一件,扬名立万的好事,可是……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这事耗时太长,而且也不能让所有人都感谢自己。 万一有脑袋有病的,觉得自己为啥不让他家的孩子来上学,诋毁自己怎么办? 不患寡而患不均,赵家村建设好了,其他村子的红眼病万一犯了怎么办? 不怕人比人,就怕人甩锅~ 还是修桥铺路好啊! 大路人人走,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可是……修路是个技术活,人工银子缺一不可。 在花国负责统一修路的部门是工部,这个部门的官员主要负责机关、建筑等器物利用的管理。 所以修官道就要向这个部门报备和捐银子,修哪里花多少都是人家说的算,虽然也会给清瑶颁个奖,但是这个跟清瑶计划的扬名立万还是有差距的。 那么就只剩下私人修路这一条了! 人工现成的,只要银子给的足足的,不怕没人来干活,银子一边賺一边投入,也不算差的太多。 选材反而成为最难的事,现在的路面都是用土砸实的夯土,有的地方还要使用熟土和米浆,把土烧一遍,这样就不会生虫或草,用米浆的话则可以砸得更加紧密。 有的地方有地板砖的,不过这种道路通常都会修建在城内,修在车辆通行的城外是十分不划算的。 不过,不管这哪两种,清瑶都不打算用,因为她想建造不怕水不怕长草,坚固结实笔直的水泥路! 风吹雨打易损坏的土路怎么能实现通讯、行军、粮路、贸易等。 要做就做到最好!同样是费一回脑子,小打小闹的耽误时间,而且她还想凭借这个敲开科举的大门~ 为了未来见官不跪这一条福利!她拼了。 清瑶开始翻阅大量的书籍,还死皮赖脸的求萧景瑜往本家借了类似的书,这类的书十分冷门,萧景瑜颇费了一番功夫。 清瑶……拿了一张首饰设计图换的! 萧景瑜本家的老祖宗正好过六十大寿,他正愁送什么出彩些,清瑶就送上门了,还送了一份大礼,萧景瑜当然要投桃报李了。 清瑶把自己关在房里挑灯夜读,细细研究,终于让她找到了办法。 水泥的原料很简单,石灰石、粘土、炼铁矿渣。 花国是有成熟的石灰烧制技术的,所以这一块没什么技术壁垒。 只要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后再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成粉就可以了。 最主要的是高温炼炉,烧制玻璃、水泥、钢铁,都需要高于这个时代的炉温,烧柴火肯定达不到这个温度的,所以必须选择昂贵的煤炭。 气囊鼓风也达不到氧气助燃的目的,还得建几个她那个时空,明朝发明的新式木风箱。 水泥或者说混凝土发明出来了,还不能直接用,必须加钢筋,钢筋混凝土才能用来搞建设。 因为纯混凝土,也就是素混凝土很容易、非常容易、特别容易开裂,开裂是混凝土的特性。 清瑶不得不用其他的材料代替,比如麻刀,就是一种纤维材料,掺杂在石灰里可以增强连接,防裂,提高强度。 有了完整的计划,接下来就是下一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