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6【赚钱的辅导班】求月票 (第1/2页)
把带回来的礼物全拿出来后,李燕歌与家人聊天的过程中,又将自己在罗马拍的一些照片拿出来给家人看看。 董秋华看了几张相片,突然眼前一亮,拿起一张相片,说道:“燕歌,你这张照片拍的好看,这是在哪拍的?怎么这房子造型这么怪的?” “这是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拍的。”李燕歌瞥了眼,相片上是自己穿着黑色风衣站在圣彼得大教堂门口的广场上,这张相片是宁瀛帮忙拍的。 “圣彼得大教堂?这地方不错,看着够大气的。”董秋华不知道这是那,不过光看照片上的建筑,倒也是知道这地方应该是个好地方,否则那能有这么大的教堂。 爷爷听到这个地名感觉有点耳熟,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倒是想到了在那听过的,接过照片左右看了看,“原来这就是圣彼得大教堂啊!” “爷爷你听过这?” 看老爷子这语气,好像是听过,李燕歌好奇的问。 爷爷点点头:“当初那些过来传教的洋婆子嘴里说过这什么圣彼得大教堂,那会儿我还领了好几块面包呢。”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记起来小时候我也领过面包。” 奶奶回忆道:“我记得那还是民国的时候了,我那会儿也才八九岁,平安桥天主堂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日子发放面包,我那时候经常跟我邻居家的小孩过去。只要跟着他们念会经,祷告一下,就能拿到好吃的面包还有个十字架,我记得当初嫁过来的时候还带来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扔哪儿去了。” 董秋华一听,恍然道:“我说上次家里面怎么还翻出一个小铁十字架,原来是妈你的啊。” “你还找到了?放在那了?丢了没?” “没丢,我放到燕歌房里的柜子了,等会儿我去找给你。” “算了,就放在燕歌的屋里头吧,都几十年的老东西了,没什么好看的。” 听到十字架还在,奶奶笑了笑。 一家人聊了好一阵子,一边看着照片一边听李燕歌讲在意大利的所见所闻。 “看我这脑子,燕歌你饿了吧?妈给你去下碗面条吃。” 董秋华突然一拍脑门,就要往厨房走去,李燕歌见状连忙拦下来道:“不用了妈我不饿,下车前才在车上吃了点东西。” “车上能有什么好吃的,妈昨天刚买了几斤好rou,下一碗rou丝面给你吃。” “真不用了妈,等晚上一块吃……” 李燕歌还想说点什么,就听李建国道:“行了燕歌,你妈要弄就让她弄,你这大半年没回来了,她心里高兴着呢。” “那是,我儿子回来当然高兴了。”董秋华呵呵一笑,转身走出了客厅,高兴的连走路都觉得轻飘飘。 见此,李燕歌也只好让母亲去厨房弄面条。 等董秋华下好面条,已经是十几分钟后了,李燕歌本来不是很饿的,但闻着那香气喷喷的辣子rou丝面,在意大利吃了那么久的面包,火车上的食物味道也不咋地,顿时令他咽起了口水。 接过碗筷,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火辣的辣子酱,是母亲一点点碾碎了辣椒,加上花椒一块,用香油翻炒而成,不仅香气扑鼻,辣味也十分的正宗,刚吃了一半,李燕歌就辣的满头大汗。 董秋华看儿子大快朵颐,高兴的笑道:“燕歌好吃不?” “好吃,就是辣了点。”李燕歌擦了一头汗水,嗦着舌头喘气道。 “辣了点?没呀,还是跟去年一样的做法。” 董秋华皱了皱眉头,她刚刚尝了下辣子酱,辣味正好。 “可能是太久没吃正宗的川省辣酱了。”李燕歌不在意的说了句,便又开始快速吃起了rou丝面,辣是辣了点,不过在冬天吃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出了一身汗,身体也暖暖的。 闻言,董秋华点点头,猜想可能是儿子在北京那边很少吃辣的,随即笑道:“去年你走得急,我没来得及准备,今年你在去北京上学,记得带上妈给你做的两大瓶辣酱,到时候要是吃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对口,就挖一勺拌饭吃,绝对下饭!” “那可太好了,我在北京的时候就想吃妈你做的辣酱。”李燕歌索拉一声把汤水全喝干了,满足的打了个饱嗝,说好不饿的,一下子又干了一大碗面条。 吃完面条,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