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警报 (第3/4页)
钱不够。 脑子里回响着他刚才那句:“哦,所以你觉得一千很便宜…?”这句话什么意思呢——难道他认为我不应该觉得一千很便宜么?那说明他要价其实也不至于特别离谱才对?或许,要价十万难道只是想出个不可能的高价唬我,然后赶走我么。 那他的底价应该是多少……一万以上,十万以下? ——好吧!我直接砍价说六万行不行,如果他不答应砍价,那我就说先给一半,到了之后再给另一半。虽然我根本没有另一半。 我又走回来,敲了敲车窗: “六万,可以吗。” 司机拉下车窗,怕他没听见,我又重复说了一遍: “六万,可以?” 没想到他愕然地看着我—— “可以。” 哎呀!真后悔没砍低一点……我正要开门上车,门把锁住。 “——你先让我见到钱。” 他好像不信任我……钱在书包最底下。我拉开书包,走到窗前,用手机开闪光灯照进去,拿手别开一堆文件,给他看了眼。 随后他食指动了动,示意我上车。 上车后,车开始动了起来,真是松了口大气——瞬间就觉得这车里的空调比刚才休息室里的高级空调还要舒服。 “你哪来这么多钱啊?司机边开车,边问。 我认真地说:“捡的。” “你就吹吧,现在恨不得一块钱能生出一千块钱,你还能捡钱? “公园捡的,还有一部分是赌来的。哎,不信拉倒。” 他右手竖起一个大拇指:“你是我见过的最牛逼的未成年。” 就这样,我即将花费现存所有的钱,乘着高价黑车回去路上。过程中不浪费时间,535720,打开马国千的手机,快速查看相册,短信,微信,各种记录…… 马国千朋友圈的背景封面,跟手机壁纸一样,都是那个女的和一个小男孩。应该是他老婆和儿子。 家庭群:“手续办好了,你们先住进去,等忙完我就一块过来……” 房地产投资群聊:“地下堡垒签住通过,业主马先生,请您……!” 政府邀请短信:“诚邀马国千先生……” 无备注的陌生人:“放心,这事没人知道,你把……” 渠道供货商总部群:“今日工作汇报,货物丢失率稳固提升……” 陆续发现了更多疑似或确凿行径龌龊的消息,我打算拍几张照片,留作证据。不料——退回手机界面,再进行触屏cao作的时候,手机弹出系统提示:“系统已被锁死,请就近到手机店进行解锁。” ——不好!——他应该被人救了!——又想到,这台手机会不会有定位追踪功能?我稍作犹豫后,将手机丢出窗外。 司机可能是听到动静了,在车内后视镜看了我一眼。见他只看而不作声,我便也装作没事发生。随后拉开书包,拿出刚才放进去的两摞文件。 开始在车上翻阅: ▲高强度酸雨频发,红云“阴魂不散”! 近日,城州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罗安迪团队在《地球与环境》发表题为《平流层弱极涡条件下遍布各地的红云事件倾向于促进全球气候环境变得更为剧烈》,文中指出在平流层极涡减弱条件下多地区红云事态加剧…… 好长,好多看不懂,跳着看吧。 ——危型酸雨发生频次增加660%,适度型酸雨发生频次则增加400%——酸碱雨事件给人口密集地区造成大范围的升温甚至灼伤——若平流层极夜急流由西风变为东风,则红云造成的破坏影响更为明显——对交通、农作物经济甚至部分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卧槽……这么恐怖。 赶紧下一份。 ▲气候变暖,异常降水急剧增多! ——各地降水变率随“红云现象”出现而大幅增强——复杂的中和反应合成大范围产热,导致气候增暖,大气持水能力增加,推动全球水循环将持续增强——全球湿润区降水时间变得不均,波动更为剧烈——全球每增温1℃,各地平均降水变率将增加约5-8%——气候系统变得更为多变和趋向极端性,对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下一份。 ▲红云促成气象灾害极值化! ——由红云自放热效应增温所引起的大气水汽含量增加起主导作用——在水汽和环流共同变化的非线性效能的协同下——全球约三分之二陆地未来将面临“更湿润且波动更大”等水文状况——各地气象灾害事件预测以“热浪”、“暴洪”、“植物原地枯萎”、“动物迁途濒危”等两极化、复合化的危难形式呈现—— 下一份。 ▲城市气象灾害系统趋于复杂化! ——受红云遍布影响——气温与降水等气候要素均呈现极值化的演变趋势——“高温穹顶”形成,使得热浪、干旱与洪涝等气象灾害事件发生频次极大幅上涨——城市公共安全受到严峻威胁,恐导致城市地下空间淹没、公共交通设施瘫痪、电力通讯中断——相继发生严重灾害事件,逐步形成由气象复变形态组成的多灾种级别灾害链系统—— 下一份。 ▲红云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云层冰晶成分抽检结果显示,“红云”普遍具有烈毒性和腐蚀性——秃积雨云或鬃积雨云——心云层ph值接近1~3,普通强度酸雨最高极值,极少数地区上空红云达到ph小于1的极酸程度——边缘云层呈弱碱或极碱性(ph大于8,极少数部分地区上空的红云达到了ph大于12.5的极碱程度)——降雨过程,落地前后并合完成中和作用产生巨大热量,致使降雨区域建筑、农作物、居民安全等带来难以估量的危难风险——距截稿期前,更多关于红云云层结构、“储水隔离”与其自洽生成机制尚未定论,且不同强度的红云降雨频次等风险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