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六章 直播核爆的决定!(中) (第2/2页)
“......” 安然闻言,眉头蹙的更紧了: “徐云同志,你的确实有点道理,但是正如你话里的那样,毛熊只是不会‘轻易’过激而已。” “换而言之,即便是有快乐水和驴浆薄膜来做兜底,毛熊那边也依旧有掀桌的可能性。” “况且在核武器这种问题上,我不认为这两种物资能够具备足够的价值让毛熊的那位保持克制,他的性格也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听闻此言。 台下不少学者们也点零头。 毛熊对于快乐水的依赖毋庸置疑,这点从后世他们用舰队换可乐就可以看出一二。 没办法。 毛熊在轻工业方面的技术水平就是这么离谱,不健全到了堪称畸形的程度。 但另一方面。 尽管毛熊对快乐水和驴浆薄膜的需求量很大,但光靠这两种物资就想束缚住他们还是有点风险的。 这种事情上要是没有万全的把握最终导致毛熊掀桌,那他们可以做的事情可比海对面多得多了。 看着满脸顾虑的安然,徐云却笑了笑,开口道: “安然同志,你有些着急了——我话还没完呢。” “如你所言,即便是考虑到快乐水和驴浆薄膜,毛熊方面也仅仅不过是轻易不会掀桌而已。” “但是....如果在这种基础上,国际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呢?” 安然顿时一愣,下意识道: “国际形势?徐云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 徐云闻言脸上逐渐显出了一丝凝重,将目光投向了李觉刚才用来画导弹实验区域的世界地图: “安然同志,你不觉得现在的某些地方......局势日趋诡谲吗?” 安然又怔了几秒钟,顺着徐云的视线同样看向霖图。 作为部队体系中偏向保密阵线的同志,他对于国际形式的了解还是很深的。 加之徐云此时关注的明显是国际地图偏东...准确来是偏右的某个区域,安然很快意识到了什么: “徐云同志,你是甘蔗国?” 徐云重重点零头,整个人深吸一口气,道: “没错,三年前的一月一日,甘蔗国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巴蒂斯塔是海对面一手扶持起来的傀儡。” “去年的一月份,海对面正式与甘蔗国断交,三个月后甘蔗国的流亡分子忽然捡到了野生b-26轰炸机,对甘蔗国进行了两的轰炸。” “虽然如今甘蔗国还没有正式向毛熊提出合作协议,但它显然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 安然沉默了几秒钟: “然后呢?它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徐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安然同志,如果我所料不错....毛熊应该很快就会同意他们的合作协议,然后......” “秘密在甘蔗国建立一座导弹基地。” 这番话的时候,徐云的语气透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甘蔗国。 这个国家在人类历史上所占的篇幅实话并不大,但任何提及人类近代史...尤其是20世纪近代史的研究文献中,它都是一个无法忽略的显眼包。 因为围绕着这个国家,曾经发生过一件堪比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大事。 也就是...... 甘蔗国导弹危机。 大概在三年前吧。 海对面在土鸡和意呆利部署了朱庇特导弹基地,这对毛熊的影响可以参考后世棒子们的萨德。 与此同时。 毛熊拥有的中程、中远程导弹和航程更短的可携带函的轰炸机,可以直接威胁到欧洲国家,但是无法打击海对面本土,缺少对海对面本土的有效打击力量。 换而言之。 海对面具备对毛熊本土进行全面核打击的的优势,而毛熊在这场核竞争中处于下风。 这种情况下毛熊走了一步险棋,联系上了海对面的后院,也就是甘蔗国。 按照历史轨迹。 毛熊将在今年2月开始在甘蔗国部署防空导弹——这看起来其实没啥对吧?但实际上毛熊是藉此之名将将核武器拆解后,分批运送到甘蔗国进行组装..... 等海对面发现这个情况的时候,甘蔗国已经有了接近三十枚的原子弹..... 眼看原神可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启动,海对面这怎么受得了? 于是一场甘蔗国危机就彻底爆发了。 当时海对面调动了180艘舰船,68个空军中队,战略轰炸机携带函升空、战略核潜艇出海,另有5个师的部队集结在佛罗里达,全部军队处于核战备状态。 毛熊对此同样不甘示弱,双方彼此对峙了足足有十三,才以双方和解告终。 当时海对面为了毛熊的面子,还特意派了一架U-2侦察机飞到甘蔗国,“意外”的被毛熊给击落了。 当然了。 徐云并没有任何改变或者影响这段历史的想法,他提及甘蔗国危机的目的,主要在于毛熊因为这场危机发生了一些态度上的转变: 在这场危机之后,毛熊对华夏拥有核武器的看法缓和了许多。 因为当时海对面有高卢和英国两个核大国做盟友,毛熊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真打起来的话他倒是不虚,但如果是将打未打的嘴炮威胁阶段就显得有些无力了。 这也是为啥后来兔子们准备试爆原子弹之前毛熊得到了海对面的通知,但他们依旧没有动手的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 尽管没有明确的资料记录。 但至少徐云个人看来,海对面都能将兔子们试爆原子弹的时间精确到周,毛熊不可能连兔子们已经搞出实弹的消息都不知道吧? 毛熊克那啥的业务能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这么拉胯才是。 另外根据后世的上帝视角来看,甘蔗国危机虽然看似险之又险,但双方其实更多还是在虚张声势。 与此同时。 危机期间双方的舰队都聚集在了佛罗里达附近,南太平洋方面可谓是一片坦途。 因此在和组织方面进行过详细讨论后。 首都方面便决定..... 趁着这个绝佳机会,来一次火中取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